一种沥青洒布车用沥青罐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937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洒布车用沥青罐加热装置,属于沥青加热技术领域。其结构的特点是:在加热系统中安装有沥青罐、燃烧器、热油泵。在沥青罐内设有双层U形火管,沥青罐底部制有油槽,导热油由沥青罐内双层U形火管加热,并经过沥青罐底部油槽对沥青罐内沥青和吸油口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节约能源、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在沥青洒布车制造业中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热装置,属于浙青加热

技术介绍
目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热,一般是将加热火管设置在浙青洒布车浙青罐内下 部,距浙青罐底部200-300毫米处,且火管为单层。火管内火温通过管壁传递给浙青罐内浙 青使其升温。这种加热方式,一是火管外壁浙青因受温度过高易老化,影响路面工程质量。 其二根据热力学原理,火管上方的浙青较易升温,火管下方的浙青升温较慢。而浙青管吸口 都是设置浙青罐底部位置,吸口易被低温浙青堵塞,要使吸口的浙青温度达到施工喷洒要 求,就要延长加热时间。因此这种浙青洒布车浙青罐加热方式,既浪费能源又影响路面工程 质量和施工进度。2005年7月20日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711628Y公开了一种车用嵌 入式热载体加热装置,在浙青罐内设设置双层U形火管,该双层U形火管是在内U形火管层 的外表套有一外U形火管层,内、外两U形火管层的端部密封形成导热油腔;在外U形火管 的一端设置有与导热油腔相联通的导热油进口管,在外U形火管的弯曲部位设置有与导热 油腔相联通的端部穿出端板外的导热油管,在内U形火管进口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导流板。 该专利利用导热油传热,传热效率高、浙青升温快;但浙青加热并不均勻,且仍然没有解决 浙青管吸口易被低温浙青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浙青加热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浙青洒 布车用浙青罐加热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导热油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装置来加热浙青,设 计合理,加热均勻,传热效率高,且降能增效,浙青管吸口不易被堵塞。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热装 置,包括浙青罐体、导热油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装置;浙青罐体呈卧式方向放置,罐体壁 衬保温层;浙青罐体的右端设置浙青吸管,左端设置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的导热油加热 装置是由燃烧器、双层U形火管、火管烟@和油槽所组成;火管烟@和燃烧器分别连接浙青 罐内的双层U形火管的A、B端头;油槽位于浙青罐体底部,双层U形火管B端头的导热油腔 部分通过热油管连通油槽的左端;在油槽右端上面有沉积槽;所述的浙青吸管的吸口位于 沉积槽的上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装置是由热油泵和导热油箱所组成,热油泵的进油管连 接油槽的右端;热油泵的回油管连接双层U形火管A端头的导热油腔部分;导热油箱通过 补油管连接双层U形火管B端头的导热油腔部分。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 热装置,包括浙青罐体、导热油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装置;浙青罐体呈卧式方向放置,罐 体壁衬保温层;浙青罐体的右端设置浙青吸管,左端设置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的导热油 加热装置是由燃烧器、双层U形火管、火管烟@和油槽所组成;所述的火管烟@和燃烧器分别连接浙青罐内的双层U形火管的B、A端头。油槽位于浙青罐体底部,双层U形火管B端 头的导热油腔部分通过热油管连通油槽的左端;在油槽右端上面有沉积槽;所述的浙青吸 管的吸口位于沉积槽的上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装置是由热油泵和导热油箱所组成,热油 泵的进油管连接油槽的右端;热油泵的回油管连接双层U形火管A端头的导热油腔部分; 导热油箱通过补油管连接双层U形火管B端头的导热油腔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双层U形火管设置在浙青罐体内,在内层与外层之间的导热油腔中充满 导热油,油槽也充满导热油。燃烧器对双层U形火管夹层中的导热油持续加温,受温后的高 温导热油通过热油泵驱动到油槽,持续循环实现对浙青组合加温。导热油箱用于导热油循 环管路补油和排气。浙青罐体保温层减少热量损失。与通常使用的热载体加热炉和CN 2711628Y专利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浙青罐体底部设 置了油槽,结合双层U形火管解决了浙青均勻加热和解决了单层火管外壁浙青因受温度过 高易老化的问题;在油槽右端上面设有沉积槽;浙青吸管的吸口位于沉积槽的上方;解决 浙青管吸口易被低温浙青堵塞的问题。因而具有实质的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专利技术具 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节约能源、产品成本低等优点, 可在浙青洒布车制造业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浙青洒布车浙青罐组合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代表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火管烟囱;2导热油箱;3燃烧器;4热油管;5双层U形火管;6油槽;7保温层;8 回油管;9浙青罐体;10沉积槽;11浙青吸管;12热油泵;13进油管;14补油管;15导热油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解说。如图1所示,一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热装置,包括浙青罐体9、导热油加热装 置和导热油循环装置;浙青罐体9呈卧式方向放置,罐体壁衬保温层7 ;浙青罐体9的右端 设置浙青吸管11,左端设置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是由燃烧器3、双层U 形火管5、火管烟囱1和油槽6所组成;火管烟囱1和燃烧器3分别连接浙青罐内双层U形 火管5的A、B端头;油槽6位于浙青罐体9底部,双层U形火管5B端头的导热油腔15部 分通过热油管4连通油槽6的左端;在油槽6右端上面有沉积槽10 ;所述的浙青吸管11的 吸口位于沉积槽10上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装置是由热油泵12和导热油箱2所组成,热油 泵12的进油管13连接油槽6的右端;热油泵12的回油管8连接双层U形火管5A端头的 导热油腔15部分;导热油箱2通过补油管14连接双层U形火管5B端头的导热油腔15部 分。权利要求一种沥青洒布车用沥青罐加热装置,包括沥青罐体(9)、导热油加热装置和导热油循环装置;沥青罐体(9)呈卧式方向放置,罐体壁衬保温层(7);沥青罐体(9)的右端设置沥青吸管(11),左端设置导热油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油加热装置是由燃烧器(3)、双层U形火管(5)、火管烟囱(1)和油槽(6)所组成;火管烟囱(1)和燃烧器(3)分别连接沥青罐内双层U形火管(5)的A、B端头;油槽(6)位于沥青罐体(9)底部,双层U形火管(5)B端头的导热油腔(15)部分通过热油管(4)连通油槽(6)的左端;在油槽(6)右端上面有沉积槽(10);所述的沥青吸管(11)的吸口位于沉积槽(10)上方;所述的导热油循环装置是由热油泵(12)和导热油箱(2)所组成,热油泵(12)的进油管(13)连接油槽(6)的右端;热油泵(12)的回油管(8)连接双层U形火管(5)A端头的导热油腔(15)部分;导热油箱(2)通过补油管(14)连接双层U形火管(5)B端头的导热油腔(15)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浙青洒布车用浙青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管 烟囱⑴和燃烧器⑶分别连接浙青罐内双层U形火管(5)的B、A端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洒布车用沥青罐加热装置,属于沥青加热
其结构的特点是在加热系统中安装有沥青罐、燃烧器、热油泵。在沥青罐内设有双层U形火管,沥青罐底部制有油槽,导热油由沥青罐内双层U形火管加热,并经过沥青罐底部油槽对沥青罐内沥青和吸油口加热。本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节约能源、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可在沥青洒布车制造业中推广使用。文档编号E01C19/16GK101974880SQ20101054325公开日2011年2月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乾锦冯品德雷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三联路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