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4966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属于太阳能光热转换设施。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包括工程联箱本体,该工程联箱本体的一侧延接有一热水引出接口,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包括一不锈钢管和置入于不锈钢管内的温度传感元件及液位传感元件,不锈钢管的一端经热水引出接口伸入工程联箱本体内,另一端构成为电气连接端,特点是:在电气连接端上配设有一插座,该插座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插脚孔和第四插脚孔,温度传感元件具有一对引出线,其中一根引出线与第一插脚孔电连接,另一根引出线与第二插脚孔电连接,液位传感元件由引线与第三插脚孔电连接,不锈钢管与第四插脚孔电连接。优点:避免了导线的浪费现象,并且连接方便而快捷而有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热转换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 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
技术介绍
申请人在上面提及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的概念是指由若干太阳能集热器阵列 组成,具体的结构形式可通过对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65008A和公布号 CN101776327A得到理解,在这种结构形式下的各太阳能集热器的贮水箱被称之为工程联 箱,而之所以称为工程联箱,这是因为相邻贮水箱之间彼此由管路连接。为了有效地对工程联箱中的水位和水温进行实时控制,通常在工程联箱上配设 有水位水温传感器,水位水温传感器由线路与工程联箱的控制器连接。例如当水位水温 传感器感知工程联箱内的水温达到得以感知的温度时即达到设定的温度时,便由水位水 温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发出指令使进水管路上的进水阀开启,外部水 源进入工程联箱,与此同时,工程联箱中的热水被替代出,经管路引出使用例如印染单 位作为染色的热源(将热水引入染缸)或者储存于热水贮水装置(容器)内待用。以及 当工程联箱中的水位降低时或称缺水时,则同样由水位水温传感器感知,同例当达到设 定的水位时,也由水位水温传感器感知,同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以关闭进水阀,停 止向工程联箱引水。关于水位水温传感器的结构,在专利文献中有所见诸,典型如技术专利授 权公告号CN2589897Y推荐的太阳能热水器水位水温传感器,其是将一根表面被氟塑料 层包裹的导体安装于管壁上多处开有旨在减小水的导电电阻的孔的不锈钢管中,且在不 锈钢管内设置热敏电阻,导体及热敏电阻均由线路(专利称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整个工 作原理由该专利的说明书第2页最后一段说明。应该说,该专利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 的不足(说明书第1页第6至15行描述),体现了期取的技术效果。但是,上述结构形式的水位水温传感器仍存在有缺憾,具体表现为水位水温传 感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导线连接比较麻烦,在通常情况下,由水位水温传感器上引出 的导线长达十几米、数十几米乃至更长,而之所以配备如此冗长的导线,是因为由于太 阳能集热器的安装位置离设置控制器之间的距离是不确定的。再则,对于太阳能热水工程而言,集热器的总面积高达数千甚至万余平方米以 上,对如此大规模的集热器的调控却仍选用普通的水位水温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工程联箱 最近的管路上。这样的举措势必造成以下几种弊端。一是普通水位水温传感器与工程联 箱不配套,两者无法配接;二是水位水温参数与工程联箱中水温参数有较大误差;三是 太阳能集热器矩阵位于工业厂房之顶端,距地面控制室距离甚远,安装时不得不将原有 的水位水温传感器引线剪断重接,而这种重接常因绝缘受损而失控。因此,研发与工程 联箱相配套的水位水温传感器,已是势在必行之举。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认为有必要对水位水温传感器的结构加以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对控制器与集热器之间的距离适应性好而藉以 避免导线浪费并且连接方便可靠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 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 水温传感器结构,所述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包括工程联箱本体,该工程联箱本体 的一侧延接有一与工程联箱本体的容腔相通的热水引出接口,所述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 构包括一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开设有孔的不锈钢管和置入于所述不锈钢管内的并且由 氟树脂包覆的温度传感元件及液位传感元件,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经所述热水引出接口 伸入所述工程联箱本体内,而另一端构成为电气连接端并且位于工程联箱本体外,特征 在于在所述的电气连接端上配设有一插座,该插座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插脚孔和第 四插脚孔,所述的温度传感元件具有一对引出线,一对引出线中的其中一根引出线与第 一插脚孔电连接,而另一根引出线与第二插脚孔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元件由引线与第 三插脚孔电连接,而所述不锈钢管与第四插脚孔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还包括一与 所述的插座插配的插头,该插头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插脚和第四插脚,其中第一插 脚与所述第一插脚孔相对应并且配合,第二插脚与所述第二插脚孔相对应并且相配合, 第三插脚与所述第三插脚孔相对应并且相配合,而第四插脚与所述第四插脚孔相对应并 且相配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插脚均与导线电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热水引出接口上配接有一三通 接头,该三通接头具有一热水出水口和一配设有一螺套,该螺套上配设有一压帽,压帽 的中央具有一传感器插入孔,所述的不锈钢管的一端携所述的温度传感元件和液位传感 元件自传感器插入孔在依次途经所述螺套、三通接头和热水出水接口后探入到所述的工 程联箱本体的腔体内,用于感知工程联箱本体的腔体内的水温和液位。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不锈钢管的电气连接端配置了插座,因此无 需象已有技术那样盲目地即被动地在水位水温传感器上引出宁长勿短的导线,而是由控 制器上依需长度引出的导线通过插头与插座插配,有效地避免了导线的浪费现象,并且 连接方便而快捷而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结构暨应用例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太阳能热水工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4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 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见图1和图2,在图1中,申请人给出了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的工程联 箱本体1,该工程联箱本体1具有一热水引出接口 11,在热水引出接口 11上以螺纹配接 方式配接有一三通接头111,三通接头111具有一热水出水口 1111,热水出水口 1111与 由图3示意的太阳能热水工程8的热水引出管82连接。在三通接头111上还旋配有一 螺套1112,螺套1112上配置有一压帽11121,压帽11121的中央开设有一传感器插入孔 11122(也可称不锈钢管插入孔)。给出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包括一不锈钢管2,该不锈钢管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 即插入到工程联箱本体1内的一端间隔开设有孔21,孔21的作用如同CN2589897Y所 述;置入不锈钢管2的管腔内的温度传感元件3和液位传感元件4;填充在不锈钢管2的 管腔内的用于对温度传感元件3和液位传感元件4包裹的氟树脂5。不锈钢管2的一端 即图示位置状态的右端从前述的传感器插入孔11122在依次途经螺套1112、三通接头111 和热水引出接口 11后伸展到工程联箱本体1的箱腔12内(图2),而不锈钢管2的另一端 即图示的左端构成为电气连接端22并且位于前述的箱腔12外。作为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电气连接端22的端部固设有一具有第 一、第二、第三插脚孔61、62、63和第四插脚孔64的插座6,前述的温度传感元件3具 有一对引出线31,该对引出线31之一与第一插脚孔61电连接,另一引出线31则与第二 插脚孔62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用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所述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工程联箱包括工程联箱本体(1),该工程联箱本体(1)的一侧延接有一与工程联箱本体(1)的容腔相通的热水引出接口(11),所述的水位水温传感器结构包括一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开设有孔(21)的不锈钢管(2)和置入于所述不锈钢管(2)内的并且由氟树脂(5)包覆的温度传感元件(3)及液位传感元件(4),所述不锈钢管(2)的一端经所述热水引出接口(11)伸入所述工程联箱本体(1)内,而另一端构成为电气连接端(22)并且位于工程联箱本体(1)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电气连接端(22)上配设有一插座(6),该插座(6)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插脚孔(61、62、63)和第四插脚孔(64),所述的温度传感元件(3)具有一对引出线(31),一对引出线(31)中的其中一根引出线(31)与第一插脚孔(61)电连接,而另一根引出线(31)与第二插脚孔(62)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元件(4)由引线与第三插脚孔(63)电连接,而所述不锈钢管(2)与第四插脚孔(6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连兴鲍大同施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阪神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