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4815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充电器,其包括上盖及与下盖,下盖与上盖对应配合形成充电器壳体;下盖的一端凸设有定位块;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线路板;下盖内对应于定位块的内腔形成插头槽,充电插头通过充电输入线与充电线路板相连,充电线路板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线相连;充电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输出线出口及输入线进口;输入线出口与插头槽间凹设有输入线定位槽,输入线定位槽允许电源输入线嵌置;上盖设有输出线卡槽;下盖的外周面上设有输入线卡槽;电源输入线对应于与充电线路板相连的另一端沿输入线卡槽缠绕在下盖上,且穿过输入线定位槽后,充电插头嵌置在插头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尤其是一种智能充电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 为蓄电池充电的充电器,属于充电器的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设备采用蓄电池 作为能源。而每个蓄电池都需配备相应的充电器,而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对蓄电池的使 用寿命影响最大。目前市场上充电器种类繁多,结构单一。所述充电器的外壳多采用 ABS (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PC (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等塑料制成,阻燃等级差,充电器外壳受热易燃;充电器外壳的散热性 能差,缩短了充电器外壳内相应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充电器体积庞大,结构单一, 不能有效防水防尘,使用场合单一,携带不够方便。充电器对蓄电池充电的参数不匹 配,不是过充,就是欠充;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对蓄电池进行补偿充电;蓄电池电压 不能保持平衡,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充电方法简单,不能有效保护电池,且不能 对蓄电池进行长期充电,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器,其结 构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充电器,包括上盖(1)及与所述上盖(1)相对应配合的下盖(10),所述下盖(10)与上盖(1)对应配合形成充电器壳体;其特征是:所述下盖(10)的一端凸设有定位块(35),所述定位块(35)位于充电器壳体内;所述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线路板(3),所述充电线路板(3)利用定位块(35)与上盖(1)的内壁相紧密接触;下盖(10)内对应于定位块(35)的内腔形成插头槽(9),所述插头槽(9)允许充电插头(8)嵌置;所述充电插头(8)通过充电输入线(7)与充电线路板(3)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充电线路板(3)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出线(4)相连;所述充电器壳体的一端设有输出线出口(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夏晨衡长森潘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帝发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