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宗宝专利>正文

双轴间歇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425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间歇联动装置,包括底座,其还包括:第一轴及其驱动装置;第二轴及其减速装置,该第二轴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回转轴线相同,记该回转轴线为枢轴线;第一转动体,固连于所述第一轴并固连于所述减速装置的外壳上;单向止退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输入端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第二轴回转的单向锁定;以及机械正弦机构,其输出轴用于连接待驱动的部分,输入轴则连接所述第二轴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传动环节少,节约了制造、维护成本,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较高的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双轴间隙联动装置,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太阳跟踪设备上以跟 踪太阳的装置。
技术介绍
涉及到太阳跟踪的设备,已经体现在诸如中国第911032479号、981157122号和 011241764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及2007201583065号、2007201583050号技术专利上,这些 专利文献对太阳跟踪的原理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其中中国第981157122号专利技术专利的 授权文本给出的同步跟踪太阳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目前太阳能同步跟踪设备所普遍使 用的原理,也就是需要形成一个跟踪太阳时角的轴和一个修正正弦函数跟踪太阳的机构, 使太阳光直射到采集器上;实现同步跟踪的条件是跟踪时角的运行轴线与地轴平行,跟踪 赤纬角运行的轴线与地轴和太阳的时角垂直。而中国第011241764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则深入 剖析了时间和日视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变化规律,这些自然规律 是太阳跟踪设备设计所依据的自然规律。另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9年7月1日出 版的《太阳能热利用》则更详细、更规范的阐述了上述自然规律,上述981157122号专利技术专 利所公开的方法则是对该自然规律的具体阐释。具体到太阳同步跟踪设备上,中国第981157122号专利技术专利阐述了之前跟踪设备 (包含了中国第911032479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不足,并具体公开了一种能源站,该能源站 的驱动部分使用了两个支架,并基于这两个支架构建了一个平行于地轴的A轴,其结构形 式导致该能源站在A轴轴向尺寸偏长,且采集器受限于其中一个支架的结构尺寸,从传动 原理上看,另一支架也难以做到小型化,使得其整体结构庞大。此外,该能源站的驱动装置 部分的传动环节比较多,且对某些机构或者运动副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势必造成成本高, 可维护性能差,且过多的传动环节会影响整体的传动精度。中国第011241764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则采用了两套驱动装置以相应地进行仰角调 整和自转角调整,但其结构仍然偏复杂,实现难度比较大,体积也比较大,调整起来也不方 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环节少的双轴间歇联动的 装置,以节约制造、维护成本,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和较高的传动精度。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双轴间歇联动装置,包括底座,其还包括第一轴及其驱动装置;第二轴及其减速装置,该第二轴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回转轴线相同,记该 回转轴线为枢轴线;第一转动体,固连于所述第一轴并固连于所述减速装置的外壳上;单向止退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输入端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第二轴回 转的单向锁定;以及机械正弦机构,其输出轴用于连接待驱动的部分,输入轴则连接所述第二轴的输 出端。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双轴间歇联动装置从其基本应用出发,第一转动体跟踪地 球的自转即“时角”的变化。通过单向锁定机构及减速装置相匹配的正弦机构驱动法向轴 跟踪地球的公转即“赤纬角”的变化。第一轴的运动形式跟现在有些跟踪装置的主驱动装置部分没有实质的区别,都是 产生一个正反转,若白天定义为正转,晚上则是反转,那么受其直接驱动的第一转动体则具 有相同的运动形式,相应地,第二轴的座壳或者说机体部分也跟随第一轴转动。匹配地,配 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输入端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单向止退机构用于所述减速装置的单向 锁定,当其锁定时,相应的机械正弦机构就会被驱动;第二轴反转时,解除锁定,那么机械正 弦机构就不会被驱动,第二轴及减速装置同步转动,不形成相对运动,机械正弦机构的位置 保持不变,第二天,机械正弦机构就会从当前位置被驱动,从而,就满足了机械正弦机构被 间歇驱动的形式需要,保证了机械正弦机构被驱动的衔接性。从整体上讲,本装置的传动部 分的传动环节远少于任一既有太阳跟踪装置的传动环节,且传动链短,大大减小了传动误 差,并减少了维护环节。用一套电机驱动,减少了制造和维护成本。机械正弦机构则是产生正弦波运动形式的机械机构,符合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赤纬 角的变化规律,已经为
技术介绍
部分所具体阐明。在多种机械正弦机构中,优选了一种结构进行阐述。所述机械正弦机构包括第二转动体,其座体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并在座体部分安装有轴线垂直 于所述枢轴线的从动轴,记从动轴轴线与枢轴线同属的平面为基准平面;第一传动部,主要由安装于所述第二轴一端的第一构件与安装于从动轴一端的第 二构件所形成,用于第二轴与所述从动轴的传动;且第二构件的反向于从动轴的端面为驱 动平面,该平面的法线与从动轴轴线的夹角为23° 26' 21"或11° 43' 11";法向轴,该轴的轴座从动于第一转动体,且该轴的回转轴线垂直于所述基准平面 并与从动轴的轴线相交;以及第二传动部,主要由所述第二构件与安装于所述法向轴上并作用于所述驱动平面 的第三构件所形成的摩擦副,以驱动第三构件在以法向轴轴线为法线的平面内摆动。在上述基础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或者组合以下技术手段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第三构件为垂直于所述法向轴并平行于驱动平面的 构件,该第三构件与所述法向轴形成十字轴。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第三构件两端设有与所述驱动平面形成滚动摩擦副 的滚轮。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法向轴两端设有用于连接待驱动装置的法兰。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装有指针,并在所述第一转动体上 配有该指针的表盘。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部优选为相互啮合而形成90°传动的一对4锥齿轮所形成。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单向止退机构为超越离合器;且该超越离合器的壳 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枢轴线在配置的底座上与底座基平面的夹角为当地 的纬度。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体介于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进一步地,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双轴间歇联动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N-N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依据的技术路线图。图中1、正反转电机,2、主减速箱,3、支座,4、轴承,5、箱体,6、轴承,7、大锥齿轮, 8、小锥齿轮,9、轴承,10、轴承,11、副减速器,12、超越离合器,13、底座,14、法兰,15、锁紧螺 栓,16、压盖,17、轴承,18、十字输出轴,19、指针,20、刻度盘,21、轴承,22、轴承。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上述双轴间歇联动装置,其示出了一种双轴间歇联动装置的基 础方案,包括底座13,其还包括第一轴及其驱动装置;第二轴及其减速装置,该第二轴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回转轴线相同,记该 回转轴线为枢轴线;第一转动体,固连于所述第一轴并固连于所述减速装置的外壳上;单向止退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输入端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第二轴回 转的单向锁定;以及机械正弦机构,其输出轴用于连接待驱动的部分,输入轴则连接所述第二轴的输 出端。对于正弦传动机构,均可以使用在本方案中,上述基础方案的所使用的机械正弦 机构已进行清楚表述,结构紧凑,传动精度也高,满足太阳跟踪的刚性需要。优选地,所述机械正弦机构包括第二转动体,其座体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体,并在座体部分安装有轴线垂直 于所述枢轴线的从动轴,记从动轴轴线与枢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间歇联动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一轴及其驱动装置;第二轴及其减速装置,该第二轴的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的回转轴线相同,记该回转轴线为枢轴线;第一转动体,固连于所述第一轴并固连于所述减速装置的外壳上;单向止退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二轴的输入端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用于第二轴回转的单向锁定;以及机械正弦机构,其输出轴用于连接待驱动的部分,输入轴则连接所述第二轴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宗宝
申请(专利权)人:靳宗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