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井导水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360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阴井导水槽结构,是于一阴井置设一管体,阴井具有一容置空间,阴井的侧壁开设有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的至少二管口,管体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分别对应该至少二管口承接,在该管体位于该容置空间处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开口;为此,将二污水管分别连接至管口,以令一污水管的污水经由管体而流至另一污水管,可令污水中的杂物沉积于管体内后再予以清除,以维持下水道的排水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水道设施,特别涉及一种阴井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下水道的建构规范中即有明确规定,下水道之间需设置阴井来作污水的清理维 护作业,以使下水道可正常排水。一般来说,阴井的使用是将其设于一长水管的中段,该阴井的壁面设有多个插孔 以供污水管插接在其二侧;使用时,污水是自该阴井的一侧而流入阴井的导水槽内,经由该 导水槽再续流至阴井的另一侧而流出,依此,使污水管内的杂物沉淀并累积于该导水槽中, 一段时间后再清理该导水槽,以维持下水道的排水功能。传统上,建构该阴井内的导水槽 时,是依该导水槽的形状而预设一金属模或一木板模,将该金属模或木板模置设于预定处 后再注入水泥混凝土,待该水泥混凝土凝固后,取出该金属模或木板模,并对该导水槽的表 面进行二次加工,将其表面整平以防止阻碍污水的行进。上述结构中,该阴井内的导水槽在设置上费时又费工,不符工程上讲求施工质量 好且效率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的阴井导水槽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质量佳的阴井导水槽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阴井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阴井,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井导水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阴井,具有一容置空间,该阴井的侧壁开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至少二管口;以及一管体,容设于该容置空间中且分别对应该至少二管口承接,在该管体位于该容置空间处设有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一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柏青
申请(专利权)人:辰固营造工程有限公司辰竣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