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02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包括有至少对称设置两个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上设有吊接装置,所述固定构件相对面上设有供安装杆两端插入的凹腔,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位置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定位通孔和一截面轮廓为“Γ”字形缺口,所述凹腔内设有安装杆上、下限位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框架上安装的物体大量采用安装杆安装的方式,即物体各零部件固定 在安装杆上成为一个整体,安装杆成为该物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安装杆两端设有固定 孔,通常一端的孔向下开口,另一端孔还向外开口,框架上的相应位置可以安装螺栓。 安装时,对于固定孔没有开口的安装杆,用螺栓穿过固定孔,拧在框架上;对于固定孔 有开口的安装杆,将向外开口端插入框架上的螺栓上,让该螺栓承受物体一半的重量, 再将安装杆另一端向下插入螺栓上,拧紧螺栓即可完成物体的安装。物体较轻时,可以 人工抬起物体进行安装,但是对于较重的物体,此种安装就会变得很困难;如果采用吊 装,由于物体的结构限制,吊装的部位仅限于安装杆两端的固定孔处,常常由于物体重 心不在安装杆的垂直面上,因此,不能采用软索方式进行吊装,而必须采用硬连接的方 式提高吊装位置后进行吊装,采用硬连接时,往往影响到安装杆在框架上的固定,使得 吊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通过在带有安装杆 的物体外侧设置固定构件,从而提供了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包括有至少对称设置两 个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上设有吊接装置,所述固定构件相对面上 设有供安装杆两端插入的凹腔,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位置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 安装杆的定位通孔,所述凹腔内设有安装杆上、下限位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 以经过固定构件上的吊接装置,采用硬连接吊运,使得带有安装杆的物体运输和安装方 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位置的相对侧壁上还设有一 截面轮廓为“Γ”字形缺口,所述缺口位于定位通孔上方,所述缺口的竖直方向缺口与 所述定位通孔连通,所述缺口的水平方向缺口延伸至固定构件的相对面上。采用上述改 进,使得带有安装杆的物体与框架安装更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腔内设有一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包括一 水平板和竖直板构成截面为“L”字形,所述限位卡板的水平板位于所述缺口的水平方向 缺口内,竖直板延伸至定位通孔的外侧,竖直板对应定位通孔位置设有通孔。采用上述 改进,使得安装杆与固定构件的连接更可靠。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固定构件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固 定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横梁吊接装置。采用上述改进,对于较重的物体, 横梁可起加强作用,方便吊起物体。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对称设置的固定构件底部之间设有底座,所 述底座与固定构件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改进,方便物体安装。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铲槽。采用上述改进,方便铲 车铲起物体。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孔。采用上述改进,使得带 有安装杆的物体与带有底座的该装置能方便地整体固定到包装物的承载梁上,方便物体 的包装和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限位卡板第一种实施方法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卡板第二种实施方法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装杆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安装杆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包 括有至少对称设置两个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上设有吊接装置,所 述固定构件相对面上设有供安装杆两端插入的凹腔3,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3位置的相 对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定位通孔4,所述的相对侧壁为垂直于安装杆插入方向的 相对侧壁,经螺钉、螺栓等固定连接件插入定位通孔4构成对安装杆的固定连接。所述 凹腔3内设有安装杆上、下限位结构。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构件可以为撑条、 撑板等,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撑条2,所述吊接装置为吊孔方式,在所述撑条2上设有 吊孔21,当然也可以为吊钩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杆两端均设有固定孔,一般所 述安装杆8的固定孔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为(如图5所示)在安装杆8两端均设有 固定通孔81;第二种结构为(如图6所示)在所述安装杆8两端均设有固定通孔,其中 一固定通孔82开口延伸至安装杆8 一端面,另一固定通孔83开口延伸至安装杆8 一侧壁 上。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杆上、下限位装置为在所述凹腔3内设有上限位片31 和下限位片32。当然也可以在所述凹腔3上、下位置设有一销孔,经插销构成对安装杆 8的限位。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3位置的侧壁上设有一截面轮廓为“ Γ,,字形缺口 5,所 述缺口 5位于定位通孔4上方,所述缺口 5的竖直方向缺口 51与所述定位通孔4连通, 所述缺口 5的水平方向缺口 52延伸至固定构件的相对面上。所述凹腔3内设有一限位卡板6 (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卡板6包括一水平板 61和竖直板62构成截面为“L”字形,所述限位卡板6的水平板61位于所述缺口 5的水 平方向缺口 52内,竖直板62延伸至定位通孔4的外侧,竖直板62对应定位通孔4位置 设有通孔621。一般限位卡板6的水平板61较厚,但是对于较薄的水平板61也可以将其两侧折起(如图4所示),使得限位更好。所述定位通孔4内设有固定件用于固定安装 杆8和撑条2的连接,一般固定件采用螺钉、螺栓等。在和框架9安装时,可以在安装 杆8和框架9直接安装后再将撑条2由缺口 5拆除,其安装很方便。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框架9对应安装杆8固定通孔位置设有安装孔91,用于固定框架9和安 装杆8的连接。对于较重的物体,在所述固定构件之间设有横梁7,所述横梁7与所述固定构件 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梁7上设有横梁吊接装置,所述的吊接装置可以为在横梁7上设置吊 钩或吊孔,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吊接装置采用吊孔方式,在所述横梁7上设有横梁吊 孔71。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撑条2相对面上设有供所述横梁7两端放置的通槽22,所 述通槽22延伸至所述撑条2上端面,由于横梁7可起加强作用,因此能方便吊起物体。所述对称设置的固定构件底部之间设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与固定构件可拆卸连 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在所述底座1对应所述撑条2位置延伸有凸 块12,所述撑条2相对面上设有容置所述凸块12的凹槽23,所述凹槽23延伸至撑条2 下端面,这样可在保证撑条2不动的情况下,方便拆除底座1,所述撑条2和凸块12对应 位置设有螺纹孔M,经螺钉构成所述撑条2与底座1固定连接。采用该种设置方案,可 方便物体安装到框架9上。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铲槽11,所述铲槽11可方便铲车将物体 铲起,使得包装、运输和安装更方便。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若干孔13。可以方便地将底座1固定到包 装物的承载梁上,便于完成对物体的包装和运输。本技术中安装杆8和框架9的安装方法将物体安装到被安装的框架9时, 首先通过吊运或铲运,将物体移动到待安装处,对于采用吊装的,可以预先拆除底座1。 然后抬升物体到安装杆8将要安装到的相应位置,卸除定位通孔4中的安装杆8与撑条2 的固定连接件和限位卡板6,再更换为用于固定框架9与安装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运输和安装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对称设置两个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上设有吊接装置,所述固定构件相对面上设有供安装杆两端插入的凹腔,所述固定构件位于凹腔位置的相对侧壁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杆的定位通孔,所述凹腔内设有安装杆上、下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时省张奇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正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