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989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及上滑块,在下滑块与上滑块之间设有提升机构,在下滑块上设有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构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上卡块组件,在支撑机构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卡块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即在原有产品上增加上卡块组件和下卡块组件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本较为低廉,且操作简单。而上、下卡块组件构成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完全相同,因此制作简单,易于实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用于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是混 凝土固定式布料杆立柱或塔吊的立柱,使立柱能够垂直爬升,并且顶升机构也能自行爬升。
技术介绍
顶升机构自身不能爬升,必须通过外力进行爬升。申请号为200780030343.0的 产品,需要借助电动葫芦和钢丝绳进行提升。其结构是电动葫芦固定在立柱的顶端, 电动葫芦的钢丝绳的下端通过吊钩与顶升机构相连。当立柱被提升到预定位置后,在楼 板上固定好,电动葫芦将顶升机构提起到相应位置,为立柱提供下一次提升。其缺点是 需要增加电动葫芦和钢丝绳的投资成本,同时还需要增加一些机械结构用于固定电动葫 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的自爬升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 置,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及上滑块,在下滑块与上滑块之间设有提升机构, 在下滑块上设有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构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上卡块组件, 在支撑机构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卡块组件。进一步,所述上卡块组件与所述下卡块组件的结构相同,包括支架,在支架的 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旋转的棘轮,两个棘轮之间通过可松脱的弹簧相连。所述支架通过连接块连接所述液压油缸组件。所述棘轮通过销轴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棘轮具有斜锯齿形状并且齿尖向下,斜锯齿侧靠近或接触槽的内侧壁,棘 轮通过斜锯齿侧与槽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及所述弹簧的张紧力卡在槽内侧壁上。本技术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即在原有产品上增加上卡块组件和下卡块组 件即可,因此本技术的成本较为低廉,且操作简单。而上、下卡块组件构成零件的 种类和数量完全相同,因此制作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2为上卡块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下卡块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在本实施例 中,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5及上滑块6,在下滑块5与上滑块6之间设有提升 机构4,在下滑块5上设有支撑机构7,在提升机构4的顶端设有一个上卡块组件2,在支 撑机构7的底部设有一个下卡块组件3。在本实施例中,顶升机构的槽1为1.2V型槽。如图2及图3所示,上卡块组件2及下卡块组件3结构相同,包括支架,支架通 过连接块2.3连接所述提升机构4,在支架的两侧分别通过销轴2.4设置一个可旋转的棘 轮2.1,两个棘轮2.1之间通过可松脱的弹簧2.2相连。棘轮2.1具有斜锯齿形状并且齿尖 向下,斜锯齿侧靠近或接触槽1的内侧壁。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安装上的方便,上卡块 组件2的支架采用T字形结构,而下卡块组件3的支架采用倒T字形结构。在本实施例 中,提升机构4采用液压油缸组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第一步、当被提升物处于提升作业状态时,上卡块组件2和下卡块组件3的弹 簧2.2处于松脱状态,混凝土布料杆的支撑横梁处于收缩状态,棘轮2.1与槽1不发生作 用。被提升物和顶升机构通过下滑块5的挡板支撑在固定结构上,固定结构在本实施例 中为楼板。第二步、当被提升物提升到预定位置后,抽出支撑横梁,通过控制顶升机构的 提升机构4将提升物的重力作用于固定结构上,用楔块将提升物在不同的楼板层固定 好。此时整个顶升机构处于被提升物下端,液压油缸组件处于伸出状态。第三步、将上卡块组件2和下卡块组件3的弹簧2.2扣上,使处于拉伸状态。弹 簧2.2的张紧力使棘轮2.1卡在槽1内两侧壁上。同时通过调整液压油缸组件的伸缩,收 回下滑块5的挡板。由于棘轮2.1具有斜锯齿形状并且齿尖向下,使得整个爬升装置只能 向上单向运动。第四步、通过液压油缸组件上下腔的进油、出油运动,整个顶升机构很快能够 到达被提升物的顶端。第五步、抽出下滑块5的挡板,将顶升机构固定在楼板上,将弹簧2.2处于松脱 状态。工作过程结束。弹簧2.2的预紧力可以根据棘轮2.1与槽1的接触情况调整,确保顶升机构能够 可靠卡在槽1内。权利要求1.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5)及上滑块 (6),在下滑块(5)与上滑块(6)之间设有提升机构(4),在下滑块(5)上设有支撑机构(7),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构(4)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上卡块组件 (2),在支撑机构(7)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卡块组件(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块组件 (2)与所述下卡块组件(3)的结构相同,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可旋转的棘轮(2.1),两个棘轮(2.1)之间通过可松脱的弹簧(2.2)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连接 块(2.3)连接所述提升机构(4)。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2.1) 通过销轴(2.4)设于所述支架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2.1) 具有斜锯齿形状并且齿尖向下,斜锯齿侧靠近或接触顶升机构的槽(1)的内侧壁,棘轮(2.1)通过斜锯齿侧与槽(1)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及所述弹簧(2.2)的张紧力卡在槽 (1)内侧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及上滑块,在下滑块与上滑块之间设有提升机构,在下滑块上设有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构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上卡块组件,在支撑机构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卡块组件。本技术的制作过程比较简单,即在原有产品上增加上卡块组件和下卡块组件即可,因此本技术的成本较为低廉,且操作简单。而上、下卡块组件构成零件的种类和数量完全相同,因此制作简单,易于实现。文档编号B66C23/16GK201794308SQ20102053975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汤传彬 申请人:上海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 普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机构的自爬升装置,包括被爬升导轨所引导的下滑块(5)及上滑块(6),在下滑块(5)与上滑块(6)之间设有提升机构(4),在下滑块(5)上设有支撑机构(7),其特征在于,在提升机构(4)的顶端设有至少一个上卡块组件(2),在支撑机构(7)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下卡块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传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改装厂有限公司普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