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200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涉及真空开关管领域,包括触头和导电杆,触头上设有定位槽,导电杆上设有定位橛,其特殊之处是:定位槽为倒锥形,定位橛的端部为管状,且定位橛卡装在定位槽中。优点是可实现触头与导电杆之间的径向与轴向同时定位,进而实现整管一次封排,取消部件焊接,避免零部件二次进炉造成的蒸发污染,减少部件进炉,节约了能源,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涉及真空开关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开关管触头与导电杆之间的装配结构为触头设有定位槽,导电杆设有定 位橛,触头与导电杆之间通过定位橛定位,这种结构只能实现径向定位,不能实现轴向 定位,因此,触头与导电杆需进炉焊接成部件,再进行整管焊接。零部件二次进炉极易 造成蒸发污染,生产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该装配结构 可实现触头与导电杆之间径向与轴向同时定位,进而实现整管一次封排。本技术涉及的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包括触头和导电杆,触头上设有定 位槽,导电杆上设有定位橛,其特殊之处是定位槽为倒锥形,定位橛的端部为管状, 且定位橛卡装在定位槽中。上述的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所述的定位槽的锥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 18° 20°。上述的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所述的定位橛的端部厚度为0.8 1.0mm。本技术的优点可实现触头与导电杆之间径向与轴向同时定位,进而实现 整管一次封排,取消部件焊接,避免零部件二次进炉造成的蒸发污染,减少部件进炉, 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触头局部放大图。图中1 一触头,101-定位槽,2—导电杆,201-定位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触头1和导电杆2,触头1上设有倒锥形定位槽 101,定位槽101的锥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8° 20°。导电杆2上设有定位橛201, 定位橛201的端部为管状,定位橛201的端部厚度为0.8 1.0mm。定位橛201卡装在 定位槽101中。装配时,将触头1放在导电杆2上,用压力机压触头1,使定位橛201变形,沿 定位槽101锥面方向流料,布满定位槽101内部空间,实现触头1与导电杆2之间的径向 与轴向同时定位,进而实现整管一次封排。权利要求1.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包括触头和导电杆,触头上设有定位槽,导电杆上 设有定位橛,其特征是定位槽为倒锥形,定位橛的端部为管状,且定位橛卡装在定位 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槽的锥面 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8° 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其特征是定位橛的端部厚度为 0.8 1.0mm。专利摘要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涉及真空开关管领域,包括触头和导电杆,触头上设有定位槽,导电杆上设有定位橛,其特殊之处是定位槽为倒锥形,定位橛的端部为管状,且定位橛卡装在定位槽中。优点是可实现触头与导电杆之间的径向与轴向同时定位,进而实现整管一次封排,取消部件焊接,避免零部件二次进炉造成的蒸发污染,减少部件进炉,节约了能源,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H01H33/664GK201804787SQ201020536880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颖, 常玉斌, 段文宇, 郭春薇 申请人:东芝白云真空开关管(锦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头与导电杆装配结构,包括触头和导电杆,触头上设有定位槽,导电杆上设有定位橛,其特征是:定位槽为倒锥形,定位橛的端部为管状,且定位橛卡装在定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薇常玉斌刘颖段文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白云真空开关管锦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