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刚专利>正文

整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9073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整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机,它涉及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整体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机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对轨道3分别固定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上弦杆两端的上面,轨道车2设在轨道3上,可沿轨道3长度方向行走,刮平轨道4间隔设置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下面,由沿钢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刮平轨道定位器5连接固定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两个下弦杆之间的腹杆上,刮板6被压在相邻的刮平轨道4的下面,可沿刮平轨道4的长度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建筑物进行楼板施工时,完成整体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任务,使建筑物的楼板在防渗漏,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减轻自重,提高隔音效果,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改善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整体预应 力空心板的施工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由预制构件厂制作的预应力空心板已不能适应建筑的需要。它的 缺点是整体性差,两块预应力空心板之间必然错缝,使楼板(天棚或地面)产生缝隙,一则 破坏室内的美感,二则一但楼上暖气或自来水跑水,会顺着缝隙流到楼下。为解决上述问 题,现在的建筑大都采用楼板整体浇筑。但空心板的浇筑工艺比较复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 改变上述缺陷,直接浇筑实心楼板,而实心楼板的隔音性较差,又影响了房屋的销售。有些 建筑商采用在楼板中埋设内填稻草的薄塑料管浇筑空心楼板,虽然隔音效果较好,但又增 加了成本。公开号为CN1278576A及公开号为CN1368585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 种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楼板的施工方法,但由于其工艺都不很成熟,都不易在实际施工中得 到应用;ZL0326022330是一种两面(楼体)拔管的张拉机(用来制作预应力空心楼板的设 备),建筑物施工时,有一面(楼体)需设置垂直运输设备,对拔管有影响;由于两对轨道居 中布置,其施工三跨房屋时,轨道车需换位,引起施工效率降低;且轨道车作业时的行走对 其下部桁架产生附加弯矩,引起局部钢筋内力增加,对混凝土作业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机。它 具有在建筑物进行楼板施工时,完成整体预应力空心板的施工任务,使建筑物的楼板在防 渗漏,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减轻自重,提高隔音效果,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改善的特点,较 ZL0326022330重量轻、效率高、成本更低、更实用的优点。本技术由桥式可调钢架1、轨 道车2、轨道3、刮平轨道4、刮平轨道定位器5、刮板6构成;一对轨道3分别固定在桥式可 调钢架1的上玄杆两端的上面,轨道车2设在轨道3上,可沿轨道3长度方向行走,刮平轨 道4间隔设置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下面,由沿钢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刮平轨道定位器 5连接固定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两个下玄杆之间的腹杆上,刮板6被压在相邻的刮平轨道4 的下面,可沿刮平轨道4的长度方向滑动;桥式可调钢架1由左钢架7、加长架8、右钢架9 通过销轴16连接成为一体;张拉机构10设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底脚外侧,锚具总成11设 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与张拉机构10相对的钢架底脚外侧,一对立板12分别位于桥式可调 钢架1的下面两端,上部与一对下玄杆的底部相连接,一个立板12底部外侧与加强条14相 连接,另一个立板12底部外侧与加强条14'相连接,两对筋板13分别斜向连接桥式可调 钢架1的两端两个下玄杆和加强条14、14'的外侧两端,加强条14、14'的中部通过中心线 水平间隔设有通透的垂直于中心线的钢筋孔道14"和两个位于外侧的定位孔33",底脚 垫板15设在立板12的底部与立板12垂直相连;张拉机构10由山型支撑架28、拉臂30、梳 筋梁31、螺母32、定位销33、33'、横梁34构成;山型支撑架28的两个外支撑臂通过定位 销33与加强条14的定位孔33"垂直插入相连,支撑架的脊背上设置了两个拉臂孔道29, 一对拉臂30穿过拉臂孔道29分别与梳筋梁31的两端垂直相连,梳筋梁31上半部间隔设 置上部开口的U型钢筋通道31'与加强条14、14'上的钢筋通道14"相对应,山型支撑架 28中间的支撑臂为前端开口的U型支撑臂,梳筋梁31可以在其开口内滑动,拉臂30的臂身 上设有通长的T型螺纹,便于螺母32固定拉臂滑动的位置,梳筋梁31通过其前端的定位销433'保持与加强条14的水平相对位置,一对拉臂30的另一端穿过横梁34的两端U型开口 部分,由螺母32固定横梁34在拉臂30上的位置,在横梁34与山型支撑架28的脊背之间 设有双作用千斤顶;锚具总成11由对开卡环垫片35、螺杆36、螺母37、垫片38构成;垫片 35的底面与螺杆36的顶面接触,螺杆36的另一端与螺母37由螺旋连接在一起,螺母37的 另一端压在垫片38上,由预应力钢筋的锚头依次将垫片35、螺杆36、螺母37、垫片38压紧 在加强条14的侧面上;刮平轨道定位器由压杆39、压板40、压板41、压板42、螺杆43、螺母 44构成;螺杆43的下部设有螺纹,一对压板42和螺母44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夹紧倒C型 刮平轨道4的上部,螺杆43的中部垂直设置了压杆39,压杆39的端部设有螺纹,根部设有 孔45,螺杆43穿过孔45,压板40和压板41分别从上下夹紧钢架下部的腹杆,并被螺母44 从根部压紧在压杆39和螺杆43上。轨道车2是由车体左钢架17、加长架18、右钢架19、销轴20、拔管机构20'、拔管 提升臂21、提升机构22、牵引钢丝绳23、A型牵引支架24、一对站笼25、行走机构26、布料 机构27构成;拔管提升臂21与车体左钢架17、加长架18、右钢架19通过销轴20依次连接 成一体,行走机构26设在车体的底部,提升机构22设置在拔管提升臂21的中部,牵引钢丝 绳23 —端连接拔管提升臂21的端部另一端绕过A型牵引支架24的顶部与车体钢架的中 部连接固定,A型牵引支架24底部固定在车体左钢架17的下玄杆上,一对站笼25分别吊 装在拔管提升臂21的根部和车体右钢架19的外侧,布料机构27设在车体钢架的上部一 侧,可沿车体钢架的长度方向行走。拔管机构20'由拔管限位器46、铁钩47、47'、滑轮48、48'、钢丝绳49、49'构 成;钢丝绳49的一端与卷扬机滚轴的左半部分连接,另一端绕过两个滑轮48并穿过拔管 限位器46与铁钩47的尾部相连,拔管限位器46安装在铁钩47和下部滑轮48之间,控制 模管的位移,铁钩47的头部钩在模管内的拉环上,钢丝绳49'的一端与卷扬机滚轴的右半 部分连接,用隔板与左半部分钢丝绳49隔离,另一端穿过车体钢架,向右钢架19方向绕过 两个滑轮48'与铁钩47'的尾部相连,用于反向牵引模管和刮板6;提升机构22由提升架 50、一对拉杆51、链轮52、链条53、前滚轮54、后滚轮55、支架总成56、链条支座57、油缸支 座58构成;提升架50吊装在拔管提升臂21的两个下玄杆上,拉杆51 —端与提升架50相 连,另一端通过滚轮55的轴连接链条支座57可沿拔管提升臂21的上玄杆依靠滚轮55行 走,链条支座57的另一端与链条53的一端连接,链条53的另一端绕过链轮52与油缸支座 58相连接,油缸支座58的底部安装在拔管提升臂21的上玄杆上,油缸支座58的顶部分别 与链条53和油缸根部连接,油缸的顶部连接支架总成56的一端,支架总成56的另一端与 链轮52的轴相连。布料机构27由小轨道59、布料斗60、下料管61、行走机构62构成;一对轨道59分 别同方向安装在车体钢架一侧的上玄杆和下玄杆的外侧面,布料斗60通过行走机构62挂 在轨道59上,可沿轨道行走,下料管61安装在布料斗60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建筑物进行楼板施工时,完成整体预应力空心板的施 工,使建筑物的楼板在防渗漏、增加建筑物的刚度(与预制板相比),减轻自重,隔声(与实 心板相比),降低成本等方面得到改善。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组成示意图,其中空心模管65、墙体66、底模板67、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整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机,它是由桥式可调钢架(1)、轨道车(2)、轨道(3)、刮平轨道(4)、刮平轨道定位器(5)、刮板(6)构成;其特征在于一对轨道(3)分别固定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上玄杆两端的上面,轨道车(2)设在轨道(3)上,可沿轨道(3)长度方向行走,刮平轨道(4)间隔设置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下面,由沿钢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刮平轨道定位器(5)连接固定在桥式可调钢架(1)的两个下玄杆之间的腹杆上,刮板(6)被压在相邻的刮平轨道(4)的下面,可沿刮平轨压板(42)、螺杆(43)、螺母(44)构成;螺杆(43)的下部设有螺纹,一对压板(42)和螺母(44)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夹紧倒C型刮平轨道(4)的上部,螺杆(43)的中部垂直设置了压杆(39),压杆(39)的端部设有螺纹,根部设有孔(45),螺杆(43)穿过孔(45),压板(40)和压板(41)分别从上下夹紧钢架下部的腹杆,并被螺母(44)从根部压紧在压杆(39)和螺杆(43)上;轨道车(2)由车体左钢架(17)、加长架(18)、右钢架(19)、销轴(20)、拔管机构(20′)、拔管提升臂(21)、提升机构(22)、牵引钢丝绳(23)、A型牵引支架(24)、一对站笼(25)、行走机构(26)、布料机构(27)构成;拔管提升臂(21)与车体左钢架(17)、加长架(18)、右钢架(19)通过销轴(20)依次连接成一体,行走机构(26)设在车体的底部,提升机构(22)设置在拔管提升臂(21)的中部,牵引钢丝绳(23)一端连接拔管提升臂(21)的端部另一端绕过A型牵引支架(24)的顶部与车体钢架的中部连接固定,A型牵引支架(24)底部固定在车体左钢架(17)的下玄杆上,一对站笼(25)分别吊装在拔管提升臂(21)的根部和车体右钢架(19)的外侧,布料机构(27)设在车体钢架的上部一侧,可沿车体钢架的长度方向行走;拔管机构(20′)由拔管限位器(46)、铁钩(47)、(47′)、滑轮(48)、(48′)、钢丝绳(49)、(49′)构成;钢丝绳(49)的一端与卷扬机滚轴的左半部分连接,另一端绕过两个滑轮(48)并穿过拔管限位器(46)与铁钩(47)的尾部相连,拔管限位器(46)安装在铁钩(47)和下部滑轮(48)之间,控制模管的位移,铁钩(47)的头部钩在模管内的拉环上,钢丝绳(49′)的一端与卷扬机滚轴的右半部分连接,用隔板与左半部分钢丝绳(4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