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方炯专利>正文

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04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它包括有主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分为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及降主动脉段,它还包括有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分别固定在主动脉支架血管主动脉弓段的圆弧表面上,并构成五通型,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依次分别对应主动脉弓上的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本方案,可以使手术过程大为简化,大大缩短了整个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省去了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弓三个分支的吻合,降低了出血的机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手术中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使术式由部分血管置换加部分腔内修复改为完全腔内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架血管,特别是涉及一种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累及主动脉弓的疾病,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 瘤、全胸主动脉扩张等,治疗的方法多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 手术的复杂程度和风险都较大,手术中需要用带侧支的人工血管和支架血管。通常 采用右腋动脉插管灌注,行体外循环,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切除升主动脉、部分 或全部主动脉弓,将支架血管释放入降主动脉,并完成支架血管近端与带侧支的人 工血管及主动脉的吻合。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大多长于20分钟。在此阶段,脊 髓没有供血。术后有可能出现截瘫,据报道记载这种情况的截瘫发生率可高达20%: 恢复循环后,还要再逐一将人工血管的侧支与主动脉弓的分支无名动脉、左颈总 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做吻合。手术操作繁锁、复杂,所需时间较长。由于人工移植 物与自体血管的吻合口较多,出血的机率较大,手术的死亡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 高,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减化手术,缩短手术中 深低温和停循环的时间,降低出血的机率,从总体上降低手术的风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它包括 有主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分为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及降主动脉 段,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 分别固定在主动脉支架血管主动脉弓段的圆弧表面上,并构成五通型,所述三个侧 支动脉支架血管依次分别对应主动脉弓上的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 脉。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的直径大于20毫米,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的直径小于 或等于18毫米。所述位于升主动脉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造纹或间断造纹的薄型血 管。所述位于升主动脉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造纹或间断造纹的薄型血 管,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所述位于主动脉弓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造纹或间断造纹的薄型血管。所述位于主动脉弓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造纹或间断造纹的薄型血 管,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所述位于降主动脉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薄型血管,其整体呈直圆筒 或渐细直圆筒形。所述位于降主动脉段的主动脉支架血管,其覆膜为薄型血管,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其整体呈直圆筒或渐细直圆筒形。所述侧支动脉支架血管,呈直圆筒或渐细直圆筒形,覆膜为薄型血管,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侧支动脉支架血管与主动脉支架血管通过造纹 薄型血管连接。本专利技术在手术时,采用右侧腋动脉插管灌注,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沿轴向切 开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将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整体释放入主动脉,其上的三 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分别送入对应的主动脉弓的三个分支血管,钳闭主体的升主动 脉段,即可恢复全身灌注。动脉血流的方向是右侧腋动脉、无名动脉(右颈总动 脉)、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及其以远血管。然后行 主体升主动脉段近端与升主动脉的腔内吻合,最后,缝合升主动及主动脉弓切口。 停循环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将大大降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最终,主动脉三侧 支支架血管完全位于主动脉内部,外部只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切口,没有外露 的吻合口,手术中出血的机率大为降低。本专利技术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方案,应用到手术 中可以使手术过程大为简化,大大縮短了整个手术中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省去 了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弓三个分支的吻合,简化了手术,降低了出血的机率,降低了 手术的风险。手术中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使术式由部分血管置换加部分腔内修 复改为完全腔内修复,主动脉弓三个分支变异较大,直径各不相同,间隔的距离不 同,且与主动脉弓所呈的角度各不相同,而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解决适应这些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 -种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主动脉支架血管、2侧支动脉支架血管、3金属支架、4造纹、5降主 动脉段、6主动脉弓段、7升主动脉段、8无名动脉、9左颈总动脉、IO左锁骨下 动脉、11主动脉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它包括有主动脉支架血 管1,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1分为升主动脉段7、主动脉弓段6及降主动脉段5,它 还包括有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分别固定在主动 脉支架血管1主动脉弓段6的圆弧表面上,并构成五通型,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 血管2依次分别对应主动脉弓11上的无名动脉8、左颈总动脉9和左锁骨下动脉 10。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1的直径为20-40毫米,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的直径 为5-18毫米。所述位于升主动脉段7的主动脉支架血管1,其覆膜为造纹4或间断造纹的薄 型血管,其长度为30國至80咖。所述位于升主动脉段7的主动脉支架血管1,其覆膜为造纹或间断造纹的薄型 血管,其长度为30mm至80mm,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3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所述位于主动脉弓段6的主动脉支架血管1,其覆膜为造纹4或间断造纹的薄 型血管。所述位于主动脉弓段6的主动脉支架血管1,其覆膜为造纹4或间断造纹的薄 型血管,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3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所述位f降主动脉段5的主动脉支架血管l,其覆膜为薄型血管,其整体呈直 圆筒或渐细直圆筒形,长度由30mm至200國。所述位于降主动脉段5的主动脉支架血管1,其覆膜为薄型血管,其整体呈直 圆筒或渐细直圆筒形,长度由3(km至200mm,至少有一段金属支架位于覆膜内或覆膜外。所述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形,至少有一金属支架3位于 覆膜内或覆膜外,总长度为lOmm至60mm,侧支与主体的连接部为一段有造纹4的 薄型血管,连接部除了有一定的伸缩性外,还可与主动脉支架血管1呈任意角度, 满足了主动脉弓11上三个分支所呈角度不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覆膜为薄型血管,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纺织 物、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纺织物、聚丙烯纺织物。所述支架的材料为医用合金,如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超弹合金、钴铬镍钼铁合金、316L医用不锈钢合金等,呈 "Z"形结构或编织结构。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头'施例中,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主体的三段依次位 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分别送入对应的主动 脉弓11的三个分支血管,钳闭升主动脉段7,即可恢复全身灌注。动脉血流的方向 是右侧腋动脉、无名动脉(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11 (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 动脉)、降主动脉及其以远血管。然后行升主动脉段7近端与升主动脉的腔内吻合, 最后,缝合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切口,停循环的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将大大降低 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最终,主动脉弓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2完全位于主动脉内部, 外部只有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的切口,没有外露的吻合口,从而使术中出血的机率 大为降低,手术过程也大为简化。总之,整个手术縮短了深低温、停循环的时间, 省去了人工血管与自体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吻合,大大简化了手术,并降低了出血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脉弓三侧支支架血管,它包括有主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主动脉支架血管分为升主动脉段、主动脉弓段及降主动脉段,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分别固定在主动脉支架血管主动脉弓段的圆弧表面上,并构成五通型,所述三个侧支动脉支架血管依次分别对应主动脉弓上的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方炯许尚栋
申请(专利权)人:黄方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