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234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一横管和一纵管,所述纵管的一端形成一支脚,该支脚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通孔;所述横管的内壁靠接一螺母架,该螺母架包括一基板,所述横管和所述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支脚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基板通孔的周缘向远离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延伸形成一螺母,所述支脚、横管和螺母架通过与各螺母分别锁结的螺栓固定。该管件的连接机构的连接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外形美观、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尤指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组装铁床、运动器材等负荷较大的器材时,为避免连接部位松动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连接部位的连接强度。现有管件的连接方式一般为在横管和纵管上设置通孔,而后使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但是,在上述的连接方式中,螺栓和螺母均暴落在管件的外侧,外形不美观,容易碰伤使用者;另外,由于横管和纵管之间的各种连接部位均为单纯的点连接,在使用中,一旦纵管或横管发生变形,即可导致螺栓松动脱落。 为提高管件的连接强度,CN2881181Y公开了一种运动器材的管件连接机构,其包括一个主连接管件,一个与该主连接管件垂直设置的被连接管件及一个固设在该主连接管件的上罩板,该被连接管件的连接部位的外侧固设有一个与该上罩板对应的下板罩,而后使用两个锁固件通过该上罩板与该下罩板锁固结合该主连接管件与该被连接管件。上述的结构即使在长期受力、管件轻微变形时亦能保持强有力的连接,可大大提高管件的连接强度。但是,上述的结构仍然存在螺母、螺杆等暴落于管件外侧,外形不美观的问题。 为获得更为美观的连接机构,可以将螺母事先焊接或铆接至横管的内壁上。然而,在使用焊接螺母时,由于螺母事先焊接在铁管内壁上,在后续的喷粉工艺中,会有少量喷粉进入螺孔内部,影响螺纹的连续性,出现螺栓难以锁结在螺母上的问题;使用铆接螺母则存在受力不理想,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管件的连接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 的上述问题。该管件的连接机构的连接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种管件的连接机构,它固定连接一横管和一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管的一端 形成一支脚,该支脚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通孔;所述横管的内壁靠接一螺母 架,该螺母架包括一基板,所述横管和所述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支脚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基 板通孔的周缘向远离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延伸形成一螺母,所述支脚、横管和螺母架通过 与各螺母分别锁结的螺栓固定。 本技术中,所述横管和纵管的形状和材料不限,其形状一般选用中空的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多边形柱体,其材料则一般为钢材,优选使用不锈钢。 本技术的变化实施例中,所述支脚、横管、基板上设置的通孔为螺孔。 优选地,所述支脚上靠近所述横管外壁的一侧形状与横管外壁的形状相配合,所述螺母架上靠近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形状与横管内壁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优选地,该螺母架上远离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形状不限,所述支脚上远离 所述横管外壁的一侧形状不限。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管为方形管,所述螺母架和所述支脚呈水 平板状。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管为圆形管,所述螺母架上靠近所述横管 内壁的一侧形成与之配合的圆弧形,所述支脚上靠近所述横管外壁的一侧形成与之配合的 圆弧形。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在铁管的安装过程中,为便于消费者自行组装,需 要将螺母架预先定位并固定在横管上。因此,所述螺母架和横管上还可以分别设置一定位 螺孔,所述螺母架和所述横管通过一与所述定位螺孔锁结的螺杆固定;当然,上述使用螺纹 锁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如利用插杆和插孔的方式来实现,所述插 杆的插接端为柔性件或可变形件。安装时,仅需将插杆插接到螺母架和横管上设置的插孔 中,即可将螺母架定位在所述横管的内侧。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纵管支脚、横管和螺母架上设置的通孔呈中 心对称分布,所述定位螺孔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对称中心上。这样,在完成管件的连接时,螺 杆可隐藏至纵管内,而不影响管件的外观。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母架一体铸造成型。 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螺栓与支脚之间,支脚与横管之间,及横管与螺母 架之间均设置有垫片。 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
技术介绍
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是 其一,该管件的连接机构的连接强度高、安全性能高、外形美观、安装方便; 其二,该连接机构可适用于任何形状的管件的连接和安装,适用性强; 其三,螺母架可在管件完成喷粉后再装入管件内部,从而无需担忧出现螺栓难以 锁结在螺母上的情况; 其四,螺母架可通过螺杆或插杆等预先安装至设置有螺孔或插孔的横管内侧,可 方便使用者自行组装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铁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连接机构在组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机构在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靠接有一螺母架的横管的剖视图; 图5是螺母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使用一螺杆将螺母架固定至横管内侧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中所示, 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它固定连接铁床的横管1和一纵管2, 横管1和纵管2均为方形钢管。 如图3和图5中所示,纵管2的一端形成一呈水平板状的支脚21,支脚21上设置 沿纵管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两个通孔22。横管1的内壁靠接一螺母架ll,螺母架11包括一 呈水平板状的基板111,横管1上设置有两个与支脚通孔22对应的通孔12,基板111上则 上设置有两个与支脚通孔22对应的通孔112,其中,两个基板通孔112的周缘向远离横管内 壁的一侧延伸形成一螺母116,螺栓114穿过分别设置于支脚21、横管1和螺母架11上的 通孔22、通孔12和通孔112,而后锁结固定于螺母116上。 如图4和图6中所示,为将螺母架11预先定位并固定在横管1上,横管1上在对 应于两个横管通孔12对称中心的位置设置一螺孔13,基板111上则在对应于两个基板通孔 112对称中心的位置设置一螺孔113,而后使用一带有端部螺纹的螺杆115锁结固定于螺孔 13和螺孔113中。 本技术的变化实施例中,螺栓114与支脚21之间,支脚21与横管1之间,及 横管1与螺母架11之间均设置有垫片(图中未示)。 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 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它固定连接一横管和一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管的一端形成一支脚,该支脚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通孔;所述横管的内壁靠接一螺母架,该螺母架包括一基板,所述横管和所述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支脚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基板通孔的周缘向远离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延伸形成一螺母,所述支脚、横管和螺母架通过与各螺母分别锁结的螺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管件的连接机构,它固定连接一横管和一纵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管的一端形成一支脚,该支脚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的通孔;所述横管的内壁靠接一螺母架,该螺母架包括一基板,所述横管和所述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支脚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基板通孔的周缘向远离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延伸形成一螺母,所述支脚、横管和螺母架通过与各螺母分别锁结的螺栓固定。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件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横管、基板上设 置的通孔为螺孔。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管件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上靠近所述横管 外壁的一侧形状与横管外壁的形状相配合,所述螺母架上靠近所述横管内壁的一侧形状与 横管内壁的形状相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管件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鹭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技术集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