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结垢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2100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板式热交换器结垢的清洗方法,即采用较高温度与较高浓度的碱液,通过工艺流程的切换,将碱液从正常进料方向的反方向送入板式热交换器内,进行循环化学清洗,板式热交换器流道内的结垢杂质得到清除。所述的碱液的温度在85℃~95℃之间。所述的碱液为Na2O,其浓度为300克/升~350克/升。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板式热交换器的常用清洗方法相比,具有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外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晶种分解都需要经过降温,而降 温的方法一般都采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降温,板式热交换器板片的一侧用冷水或种分母液 作降温介质,另一侧为热的铝酸钠溶液。由于生产的连续性,时间久后换热板片内产生大量 结垢堵塞流道,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差,铝酸钠溶液温度降不下来而影响生产。目前生产中 对板式热交换器产生的结垢,一般采用定期用酸或碱溶液进行顺流(酸或碱的流向与生产 运行时铝酸钠溶液流向相同)清洗。酸洗结垢较好,但对设备腐蚀较大,且洗后的废液不能 回收利用;碱洗(一般为低碱浓度Na2O < 300克/升)结垢对设备无腐蚀,洗后的废液可进 入生产流程回收利用,但是,该种方法只能针对可溶性较好的结垢,而对于难溶结垢,只能 采用拆卸板片的破坏性方式进行人工清理,不但劳动强度大,拆装周期长,而且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克服 现有技术存在的酸洗对设备腐蚀较大,且洗后的废液不能回收利用;碱洗难溶结垢只能采 用拆卸板片的破坏性方式进行人工清理,不但劳动强度大,拆装周期长,而且成本极高等不 足。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采用较高温度与较高浓度的碱液,通过工艺流程的切 换,将碱液从正常生产进料方向的反方向送入板式热交换器内,进行循环化学清洗,清除板 式热交换器流道内的结垢杂质。所述的碱液的温度在85 °C 95 °C之间。所述的碱液为Na20,其浓度为300克/升 350克/升。本方法通过流程切换(开关阀门),将高温、高浓度碱液从正常进料方向(铝酸钠 溶液流向)的反方向送入板式热交换器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循环化学清洗,使板式热交换 器流道内的结垢杂质排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板式热交换器的常用清洗技术相比,具有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效果 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即正常生产时板式热交换器工艺流程及现有循环 化学清洗流程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实线条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化学清洗流程,虚线条表 示正常生产时板式热交换器工艺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意,即采用较高的清洗温度(90°C)、较高的碱液浓度 (Na2O 300克/升)对运行一定周期后换热效率降低的板式热交换器进行反向(碱液的流 向与生产运行时铝酸钠溶液流向相反)循环化学清洗方法消除难溶结垢,从而保证板式热 交换器恢复至正常产能和换热效率,以确保生产的连续平稳运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清洗温度 一般在85°C 95°C之间,碱液浓度在300克/升 350克/升之间。通过流程切换(开关阀门),将高温、高浓度碱液从正常进料方向的反方向送入板 式热交换器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循环化学清洗,使板式热交换器流道内的结垢杂质排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结垢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85℃~95℃温度与浓度为300克/升~350克/升的碱液,通过工艺流程的切换,将碱液从正常生产进料方向的反方向送入板式热交换器内,进行循环化学清洗,清除板式热交换器流道内的结垢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结垢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85°C 95°C温度与浓度为 300克/升 350克/升的碱液,通过工艺流程的切换,将碱液从正常生产进料方向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泽胡志武谢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