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073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及一个灯座。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散热装置,该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一散热装置分别设置在该基板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且该第一散热装置与基板热连接以疏散由发光二极管产生而传递至基板上的热量。该灯座包括第二散热装置及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可拆卸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且该第二散热装置与第一散热装置热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散发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装置传导至灯座的第二散热装置上,进而借助灯座散热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可拆卸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方便发光二级管光源的组装、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
技术介绍
现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尤 其是照明灯具。由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工作时间一般较长,其产生的热量也较多,当温度达到一 定程度时,将会导致发光二极管低落的内部量子效应并且明显缩短其寿命。除此之外,当发 光二极管光源损坏后,存在有不易更换光源的问题,需要维修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去维修。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率且组装、更换方便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率且组装、更换方便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源及一个灯座,该发光二极管光 源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散热装置,该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基板的一个表面上,该 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该基板的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另一表面上,该第一散热装置与基板 热连接以疏散由发光二极管产生而传递至基板上的热量;该灯座包括第二散热装置及固定 装置,该固定装置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可拆卸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且该第二散热装 置与第一散热装置热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发光二极管灯具散发的热量可通过第一散热装置传导至灯 座的第二散热装置上,进而借助灯座散热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并且所述第一散热装置 可拆卸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可方便发光二级管光源的组装、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拆解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拆解图。图7是图5所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固定装置变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10,其包括一个发 光二极管光源11及一个灯座12。该发光二极管光源11包括基板110、发光二极管112以及第一散热装置114。该基板110可为印刷电路板,用于承载发光二极管112并向发光二极管112提供 电力。本实施例中,该基板110呈平板状。该发光二极管112可为单个或多个,其设置在基板110的一个平坦表面上。本实 施例中,设置在基板Iio上的发光二极管112为多个。该第一散热装置114设置在基板110的相对远离所述发光二级管112的另一个平 坦表面上,并与该基板110热连接,从而用于疏散由发光二级管112产生而传递至基板110 上的热量。该第一散热装置114由高导热率材料制成,如铝、金、银、铜、钢等金属或其合金。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装置114的热辐射系数大于或等于0. 8,以保证其散热效率。该灯座12包括第二散热装置120及固定装置122。该第二散热装置120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其材质选择范围可与第一散热装置114相 同。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散热装置120呈拱形,从而具有较大的散热表面积,便于快速疏散热量。该固定装置122固定在第二散热装置120上,其可与第二散热装置120—体成型。 该固定装置120用于卡持第一散热装置114以将其固定在灯座12的第二散热装置120上。 该固定装置122同样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为保证热传递效率,其热辐射系数也大于或等于 0.8。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22为利用导热性佳的弹性材料(如弹片)制成的卡榫,其 与第一散热装置114的形状相匹配,以将第一散热装置114卡持住。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122为利用导热性佳的弹片弯折而成具有“十”字形卡持 部的卡榫。同样,该发光二极管光源11的第一散热装置114成“十”字形。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一散热装置114可被卡入固定装置122的“十”字形卡持部而 被固定,无需螺钉或其他的固定方式,从而简化了组装过程。并且,该第一散热装置114通 过固定装置122将热量疏散至第二散热装置120,从而利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快速疏 散至外界,以保证发光二极管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在更换光源过程中,该旧发光二极管光源11的第一散热装置114被从固定装置12 中拉出后,卡榫在本身的弹性作用下可恢复原状,从而新发光二极管光源11的第一散热装 置114可被卡入卡榫,进而被固定在第二散热装置120上,并通过卡榫与第二散热装置120 保持热连接。当然,所述卡榫的卡持部以及第一散热装置114的形状并不局限为“十”字形,二 者还可为相互匹配的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椭圆形等。参见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具20,其包括一个发光 二极管光源21及一个灯座22。该发光二极管光源21包括基板210、发光二极管212以及第一散热装置214。该基板210可为印刷电路板,用于承载发光二极管212并向发光二极管212提供 电力。本实施例中,该基板210呈平板状。该发光二极管212可为单个或多个,其设置在基板210的一个平坦表面上。本实 施例中,设置在基板210上的发光二极管212为多个。该第一散热装置214设置在基板210的相对远离所述发光二级管212的另一个平 坦表面上,并与该基板210热连接,从而用于疏散由发光二级管212产生而传递至基板210 上的热量。该第一散热装置214包括多个沿远离基板210方向延伸的散热鳍片2140。该第 一散热装置214由高导热率材料制成,如铝、金、银、铜、钢等金属或其合金。本实施例中,第 一散热装置214的热辐射系数大于或等于0. 8,以保证其散热效率。该灯座22包括本体220,第二散热装置222及固定装置224。该本体220用于承载第二散热装置222,该本体220可为灯座的壳体。本实施例 中,该本体220为平板状,但其形状并不局限为图3、图4中所示的平板状。该第二散热装置222采用导热材料制成,其材质选择范围可与第一散热装置214 相同。该第二散热装置222包括多个沿远离本体220方向延伸的散热鳍片2220。该固定装置2M为夹持件,用于在第一散热装置214的散热鳍片2140与第二散热 装置222的散热鳍片2220相互贴合时,从鳍片两侧进行夹持固定。本实施例中,该固定装置224为利用导热性佳的弹片弯折而成的“几”字形夹持 件,该弹片包括一弯折部2240以及自弯折部2240延伸出的两个夹持臂2242、2对4,该两个 夹持臂2242、2244的末端互不接触并相互远离,且该两个末端与弯折部2240之间的夹持臂 部分相互贴合。在组装过程中,可将该第一散热装置214的散热鳍片2140与第二散热装置222的 散热鳍片2220 —对一地两两贴合,再用“几”字形夹持件分别从相互贴合的一个散热鳍片 2140和一个散热鳍片2220的两侧将二者夹持固定。该种“几”字形夹持件使用方便,可简 化组装过程。并且,该第一散热装置214的散热鳍片2140与第二散热装置222的散热鳍片 2220相互贴合而形成热连接,利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快速疏散至外界,以保证发光二 极管在较低温度下工作。在更换光源过程中,将“几”字形夹持件抽出后即可将旧发光二极管光源21的第 一散热装置214与灯座22的第二散热装置222相互分离,再将新发光二极管光源21按照 前述组装过程固定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散热装置,该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基板的一个表面上,该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该基板的远离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另一表面上,该第一散热装置与基板热连接以疏散由发光二极管产生而传递至基板上的热量;一个灯座,其包括第二散热装置及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可拆卸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且该第二散热装置与第一散热装置热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基板、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一散热装置,该 发光二极管设置在该基板的一个表面上,该第一散热装置设置在该基板的远离所述发光二 极管的另一表面上,该第一散热装置与基板热连接以疏散由发光二极管产生而传递至基板 上的热量;一个灯座,其包括第二散热装置及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将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可拆卸 地卡持在第二散热装置上,且该第二散热装置与第一散热装置热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电路板,所述多个发 光二极管与电路板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设置在第二散 热装置上的弹性卡榫,用于卡持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并热连接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及第二散热直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榫采用导热材料制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及第二散热 装置各包括多个散热鳍片,该第一散热装置的散热鳍片与第二散热装置的散热鳍片相互贴 合以形成热连接并被固定装置夹持固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弹片,该弹片 包括一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延伸出的两个夹持臂,该两个夹持臂的末端互不接触并相互远 离,且该两个末端与弯折部之间的夹持臂部分相互贴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具有一个散 热面,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具有一个与该散热面紧密贴合的受热面,所述固定装置为扣具,该 灯座通过扣具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铭刘育彬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