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105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提供一种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将鲍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升温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饵料组成及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在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5-羟色胺,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将精子与卵子人工授精,得杂交后代。可保证长途运输存活率,采用合理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上以台湾群体自繁的方式生产鲍苗,这种生产方法的缺点在于近交导致性状衰退导致鲍苗抗病力差,存活率低,频繁出现大规模死亡。采用不同群体间杂交的方法利用其杂种优势是提高抗逆性以及生产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Pedro Cruz等利用不同的扇贝群体进行杂交,结果表明幼体阶段杂交组在生长与存活两方面都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PedroCruz,Ana M Ibarra.Larval growth and survival of two catarina scallop (Argopectencirularis,Sowerby,1835)population and their reciprocal crosses.Journal of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1997,21295-110.)。国内在贝类中也有见类似的研究,如刘小林等对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的杂交进行了报道(刘小林,常亚青,相建海,等.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早期生长发育.水产学报,2002,26(5)385-390.)。但长期以来未能解决采用不同地理群体间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的杂交问题,其主要障碍是地理分布差异,性腺成熟季节以及配子排放生理差异,至今关于如何克服这一障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已有的鲍苗生产方法中存在的缺点,以及长期以来未能解决采用不同地理群体间杂色鲍进行杂交的问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其步骤为1)、将2-4cm规格的鲍按照每小时1~3℃的降温速度逐步降温到16~18℃,放入16~18℃,最好为18℃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2~1℃的升温速度逐步升温;2)、根据杂色鲍的生活习性,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投喂的饵料其组成及其按质量比的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最好为江蓠100、石莼40~50、裙带菜30~40、螺旋藻2~10;3)、在每只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0.8~1.2ml,最好为1ml,浓度为(0.8~1.2)×10-3mol/L,最好为10-3mol/L的5-羟色胺,使其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4)、将雄杂色鲍排放的精子与雌杂色鲍排放的卵子人工授精,得到杂交后代。与已有的鲍苗生产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效果1)、可以很好地保证杂色鲍长途运输的存活率,通常可达到90%;2)、采用多种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3)、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以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4)、所得到的杂交后代在受精率、孵化率、附着率等指标方面与自交组相当,可操作性强,不存在种间杂交所出现的受精率低、畸形率高等问题;5)、在后期的养成阶段,该技术所得鲍苗的生长以及存活率都优于传统育苗方法所得的鲍苗。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日本原产地,将2.5~3cm规格的鲍从正常水温按照每小时2℃的降温速度逐步降到18℃运输温度。运输抵达目的地之后,放入18℃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1℃的升温速度逐步升至正常水温,运输过程存活率达到90%。根据日本杂色鲍的生活习性,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按照江蓠100、石莼40、裙带菜30、螺旋藻8的比例混合饵料喂养。挑选性腺饱满的日本鲍,每只头部或腹足部注射1ml浓度为10-3mol/L的5-羟色胺,2~3小时后排精。将日本杂色鲍(雄)排放的精子与台湾杂色鲍(雌)排放的卵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受精率、孵化率、附着率等均与自交组相当的杂交后代。采苗后8个月壳长比自交组高10.2%,体重高13.2%,10月龄杂交组的存活率比自交组高46.7%。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将2~2.5cm规格的鲍从正常水温按照每小时3℃的降温速度逐步降到17℃运输温度。运输抵达目的地之后,放入17℃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2℃的升温速度逐步升至正常水温。进行亲鲍同步促熟培养时,按照江蓠100、石莼30、裙带菜50、螺旋藻15的比例混合饵料喂养。在每只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1ml浓度为1.2×10-3mol/L的5-羟色胺,2~3小时后排精。实施例3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将3.5~4cm规格的鲍从正常水温按照每小时1℃的降温速度逐步降到16℃运输温度。运输抵达目的地之后,放入16℃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5℃的升温速度逐步升至正常水温。进行亲鲍同步促熟培养时,按照江蓠100、石莼60、裙带菜20、螺旋藻1的比例混合饵料喂养。在每只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0.8ml浓度为0.8×10-3mol/L的5-羟色胺,2~3小时后排精。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将2-4cm规格的鲍按照每小时1~3℃的降温速度逐步降温到16~18℃,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2~1℃的升温速度逐步升温;2)、根据杂色鲍的生活习性,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投喂的饵料其组成及其按质量比的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3)、在每只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0.8~1.2ml,浓度为(0.8~1.2)×10-3mol/L的5-羟色胺,使其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4)、将雄杂色鲍排放的精子与雌杂色鲍排放的卵子人工授精,得到杂交后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2-4cm规格的鲍按照每小时1~3℃的降温速度逐步降温到16~18℃,放入18℃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2~1℃的升温速度逐步升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投喂的饵料其组成及其按质量比的含量为江蓠100、石莼40~50、裙带菜30~40、螺旋藻2~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每只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1ml,浓度为10-3mol/L的5-羟色胺,使其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全文摘要涉及一种杂色鲍遗传改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是采用不同地理种群的杂色鲍进行杂交的方法。提供一种。将鲍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升温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饵料组成及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在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5-羟色胺,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将精子与卵子人工授精,得杂交后代。可保证长途运输存活率,采用合理饵料搭配饲养促成两群体亲鲍同步成熟;采用5-羟色胺注射催产达到配子的同步排放,克服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性成熟和配子排放生理差异,可促进性腺的同步成熟与配子同步排放。文档编号A01K61/00GK1736344SQ200510096770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柯才焕, 游伟伟 申请人:厦门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不同地理种群杂色鲍间的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将2-4cm规格的鲍按照每小时1~3℃的降温速度逐步降温到16~18℃,放入16~18℃的海水中,再按照每小时0.2~1℃的升温速度逐步升温;2)、根据杂色鲍的生活习 性,进行亲鲍的同步促熟培养,投喂的饵料其组成及其按质量比的含量为江蓠100、石莼30~60、裙带菜20~50、螺旋藻1~15;3)、在每只杂色鲍的头部或腹足部注射0.8~1.2ml,浓度为(0.8~1.2)×10↑[-3]mol/L 的5-羟色胺,使其与另一产地杂色鲍同步产卵排精;4)、将雄杂色鲍排放的精子与雌杂色鲍排放的卵子人工授精,得到杂交后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才焕游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