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1017 阅读:1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河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后,进行交配;对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长成大眼幼体;在经仔蟹,长成幼蟹、蟹种再到成蟹。在从大眼幼体经仔蟹长成幼蟹的过程中,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Ⅰ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幼蟹培育阶段的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从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养殖方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群体增重较现有的养殖方法提高10.2%,病害发生率由8%-10%降低到3%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河蟹的一种养殖方法,属于渔业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辽河、瓯江,其中以长江水系河蟹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味道鲜美而著名。河蟹产的卵,生成蚤状幼体,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河蟹的蚤状幼体经过大眼幼体、仔蟹、幼蟹、蟹种演变为成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是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的养殖对象,其养殖历史已有二十多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河蟹养殖业现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2005年全国河蟹养殖产量超35万吨。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田转向养殖河蟹,可以说河蟹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也是我国渔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江苏省是我国河蟹养殖的重点区域。江苏省2005年河蟹育苗生产量达20万公斤,河蟹养殖面积达34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随着河蟹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种质混杂、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发展河蟹养殖,需要有优质的蟹种,培育优质的蟹种需要健康的蟹苗,繁育健康的蟹苗离不开生长快、品质优的河蟹亲本。但由于条件所限,渔农所提供的亲蟹并没有完全脱离地域的概念,极易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此外对种质的来源没有采取有效的跟踪手段,一般情况下,全凭经验来控制。而且有时所用亲蟹出自养殖老区性状变化较严重。另外,现在的人工养殖往往忽视河蟹养殖的生态环境、随意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使用工业配合饲料,造成河蟹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蟹苗成活率低、成蟹早熟化、个体小、品质下降。再者,由于放养蟹生态环境差,如水生植物减少、水生动物繁殖量少、PH值和溶氧量等不能满足河蟹正常发育生长需要,也致使成蟹的规格过小。恶劣的养蟹生态环境差还会造成病害蔓延。这些养殖方法,不注意养蟹的生态技术,严重影响了河蟹的品质和养蟹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专利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的造成河蟹个体小、易患病害,河蟹的品质和养蟹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公害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生态学原理,完善了河蟹良种选育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创建了新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创建适宜河蟹的栖息活动和生长育肥的优良环境,有效降低了河蟹主要病害的发生,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成活率,增加了养殖效益,提升了产品品质,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效益同步提高。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亲蟹选育选择雌性个体在100克以上、雄性个体在150克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放养密度每亩100千克。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暂养时间按河蟹育苗生产的需要有所不同,主要以交配时间为准,一般暂养至交配时,通常暂养时间在15天左右。b、亲蟹交配及饲养将雌雄亲蟹按3∶1的比例放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并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河蟹育苗采用工厂化育苗或者土池育苗。d、强化培育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培育池水温15~30℃,溶氧量≥5毫克/升,pH7.0~9.0,NH3-N含量≤0.1毫克/升,硫化氢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含量<0.1%。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4月中旬开始在培育池种植水草。水草分布要均匀;水草种植面积占培育池面积的2/3左右。放大眼幼体时培育池水位60~80cm,透明度为50cm。放养的大眼幼体日龄必须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规格16万只/kg左右。放养密度0.5-1kg/亩。大眼幼体下池后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I期仔蟹。I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III期仔蟹为止。III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V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I期仔蟹后,逐步加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大眼幼体经四周培育变成V期仔蟹后即转入幼蟹培育阶段。幼蟹培育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SC1052的规定。幼蟹培育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投喂时间七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生态养殖可采用池塘生态养殖或者湖泊网围生态养殖。本专利技术的,与现有的河蟹的养殖方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群体增重较现有的养殖方法提高10.2%,病害发生率由8%-10%降低到3%以下。具体设施方式实施例1在江苏省的宜兴、金坛、宝应三个示范区按以下步骤进行河蟹养殖试验a、亲蟹选育选择高淳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要求其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性腺发育良好,无病无损,雌性个体100克以上,雄性个体150克以上。亲蟹选择时间为10月下旬到11月初;雌雄比3∶1。将雌雄亲蟹分别放入专池中进行暂养,放养密度每亩100千克为宜。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b、亲蟹交配及饲养按雌雄3∶1的比例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水温为10~12℃、盐度为1.8%-2.5%;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投喂新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投喂量以每天基本吃完为宜。抱卵蟹应处在水温5℃以下条件下饲养,抱卵蟹的饲养时间可根据育苗生产来控制,建议不得少于2个月,以室外土池越冬为好。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河蟹育苗采用工厂化育苗。先将育苗池进行清池消毒(先用80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并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洗充气管和加热管,注意不能留有死角。然后育苗池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200目筛绢网袋过滤的新鲜海水冲洗全池)。抱卵蟹入池孵卵,幼体孵出后的开口饵料一般为单细胞藻。在幼体孵出后3-4小时用显微镜检查幼体胃部和肠腺是否饱满。大约2天后开始投喂活轮虫或丰年虫灯笼幼体。一般情况下每2-3个小时投饵一次。育苗池水质各项理化指标应保持正常,在换水时应尽可能避免环境突变,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水温期控制范围依次为蚤状幼体1-2期在19-21度,蚤状幼体3-4期在22-24度,蚤状幼体5期-大眼幼体在24-25度。大眼幼体出池规格在140000只-180000只/kg。d、强化培育即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亲蟹选育:选择雌性个体在100克以上、雄性个体在150克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b、亲蟹交配及饲养:将雌雄亲蟹按3∶1的比例放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并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d、强化培育: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培育池水温15~30℃,溶氧量≥5毫克/升,pH7.0~9.0,NH↓[3]-N含量≤0.1毫克/升,硫化氢不能检出,淤泥厚度<10cm,底泥总氮含量<0.1%;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4月中旬开始在培育池种植水草;水草分布要均匀;水草种植面积占培育池面积的2/3左右;放大眼幼体时培育池水位60~80cm,透明度为50cm;放养的大眼幼体日龄必须达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盐度3‰以下、规格16万只/kg左右;放养密度0.5-1kg/亩;大眼幼体下池后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Ⅰ期仔蟹;Ⅰ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日投饵量约为蟹体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现Ⅲ期仔蟹为止;Ⅲ期后,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蜕变为Ⅴ期;此后投喂量减少至蟹体重的20%上下,同时搭喂浮萍;投饵方法为全池均匀泼洒;Ⅰ期仔蟹后,逐步加新水,水深达100cm以后开始换水,先排后进,日换水量为培育池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泼洒石灰水上清液,调节池水pH值在7.5~8.0之间;大眼幼体经四周培育变成Ⅴ期仔蟹后即转入幼蟹培育阶段;幼蟹培育饲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SC1052的规定;幼蟹培育日投喂量为池内蟹体重量的5%以内;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投喂时间:七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时投;九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时投;e、生态养殖:即从幼蟹长成蟹种再到成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朱清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