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1017 阅读:1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河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后,进行交配;对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长成大眼幼体;在经仔蟹,长成幼蟹、蟹种再到成蟹。在从大眼幼体经仔蟹长成幼蟹的过程中,培育池水质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Ⅰ期仔蟹后喂新鲜的鱼糜加猪血,豆腐糜;幼蟹培育阶段的七月前、九月后动物性饵料占70%以上,七月至九月期间动物性饵料占90%以上。从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养殖方法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群体增重较现有的养殖方法提高10.2%,病害发生率由8%-10%降低到3%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河蟹的一种养殖方法,属于渔业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介绍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sensis H.)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辽河、瓯江,其中以长江水系河蟹生长快、规格大、抗病力强、味道鲜美而著名。河蟹产的卵,生成蚤状幼体,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河蟹的蚤状幼体经过大眼幼体、仔蟹、幼蟹、蟹种演变为成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是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重要的养殖对象,其养殖历史已有二十多年。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河蟹养殖业现已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产业,2005年全国河蟹养殖产量超35万吨。特别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田转向养殖河蟹,可以说河蟹养殖业已成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也是我国渔业生产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江苏省是我国河蟹养殖的重点区域。江苏省2005年河蟹育苗生产量达20万公斤,河蟹养殖面积达340万亩,养殖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随着河蟹养殖业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种质混杂、环境恶化、病害频发。发展河蟹养殖,需要有优质的蟹种,培育优质的蟹种需要健康的蟹苗,繁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河蟹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亲蟹选育:选择雌性个体在100克以上、雄性个体在150克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为亲蟹;将雌雄亲蟹分开进行暂养;期间要以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b、亲蟹交配及饲养:将雌雄亲蟹按3∶1的比例放在注有海水的水塘中进行交配;两周后干塘将雄蟹捕出,重新注入盐度相同的海水,进行抱卵蟹饲养;抱卵蟹放养密度以每亩500~600只为宜,并投喂鲜活动物性饵料为主,辅投一些植物性饵料;抱卵蟹在水温5℃以下饲养2个月以上;c、河蟹育苗:即从抱卵蟹产出卵,生成蚤状幼体,再长成大眼幼体;d、强化培育:从大眼幼体,生成仔蟹,再长成幼蟹:培育池水温15~30℃,溶氧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朱清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