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8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漂浮板,两个所述漂浮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汇集框,两个所述汇集框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吸水孔和出水孔。本技术通过循环泵、进水管、回水管、吸水孔、出水孔、软管和汇集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水面上漂浮的鱼便吸入过滤箱内,经过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对水中的鱼便进行过滤拦截,经过过滤后的水在回流至养殖箱内,从而实现对水面上漂浮的鱼便进行循环收集清理,避免漂浮的鱼便污染养殖水,有利于养殖箱内鱼类正常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鱼便收集,尤其涉及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1、鱼类养殖也被称为水产养殖、养鱼和养鱼业,通过鱼类养殖,许多种类被成功地引进新的区域,随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高密度池塘精细养殖技术的突破,养殖鱼类的产量不断得到提高。然而,我国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目前,由于养殖户的高密度养殖,鱼类粪便无法得到快速有效的清理,使得养殖水的环境恶化迅速,污染加重,导致病原菌的滋生,鱼类生病的概率也随之加大,严重影响了鱼类产品的质量。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鱼类捞出,随后排放废水、加注清洁的水,然而该处理方法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且直接以废水形式的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大,处理成本也较高。

2、正常的鱼便通常都是缓慢沉底的,而在鱼类出现肠炎时,其鱼便则会漂浮在水面上,现有的鱼便收集装置多数仅能够对沉底的鱼便进行收集(如申请号为:201620072773.5,名称为:一种网箱养殖鱼类粪便收集装置的中国专利),无法对患有肠炎的鱼类排出的漂浮在水面上的鱼便进行收集,而水面上漂浮的鱼便若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就会对养殖水造成污染,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所述养殖箱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漂浮板,两个所述漂浮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汇集框,两个所述汇集框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吸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养殖箱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水管和回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回水管的另一端均连通有软管,两个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汇集框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有排便组件。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动插设在安装口内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上嵌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安装框过盈配合。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安装框的正面开设有卡紧孔,所述过滤箱的正面与卡紧孔相对应位置处嵌设有卡紧组件。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嵌设在过滤箱上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卡紧孔的内部,所述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的外部,所述拉杆延伸至固定框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滑块的正面且位于拉杆的外侧设置有卡紧弹簧。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排便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在过滤箱底部的排便管,所述排便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两个所述漂浮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通过循环泵、进水管、回水管、吸水孔、出水孔、软管和汇集框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水面上漂浮的鱼便吸入过滤箱内,经过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对水中的鱼便进行过滤拦截,经过过滤后的水在回流至养殖箱内,从而实现对水面上漂浮的鱼便进行循环收集清理,避免漂浮的鱼便污染养殖水,有利于养殖箱内鱼类正常的生长发育。

19、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通过拉动拉块带动拉杆、滑块和卡紧杆同步移动,持续拉动拉块直至卡紧杆完全退出卡紧孔,解除对安装框的卡紧固定,随后工人向上提拉把手带动安装框退出过滤箱,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的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或清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2)固定安装有竖杆(3),两个所述竖杆(3)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漂浮板(4),两个所述漂浮板(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汇集框(5),两个所述汇集框(5)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吸水孔(6)和出水孔(7),所述养殖箱(1)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所述循环泵(8)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水管(9)和回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回水管(10)的另一端均连通有软管(11),两个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汇集框(5)相连通,所述进水管(9)上还设置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箱(12)的底部设置有排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动插设在安装口(13)内的安装框(14),所述安装框(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6),所述安装口(13)的内壁上嵌设有密封圈(17),所述密封圈(17)与安装框(14)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4)的正面开设有卡紧孔(18),所述过滤箱(12)的正面与卡紧孔(18)相对应位置处嵌设有卡紧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嵌设在过滤箱(12)上的固定框(19),所述固定框(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0),所述滑块(2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卡紧杆(21),所述卡紧杆(21)的另一端延伸至卡紧孔(18)的内部,所述滑块(20)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杆(22),所述拉杆(22)的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框(19)的外部,所述拉杆(22)延伸至固定框(19)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块(23),所述滑块(20)的正面且位于拉杆(22)的外侧设置有卡紧弹簧(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便组件包括固定连通在过滤箱(12)底部的排便管(25),所述排便管(25)上设置有电磁阀(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漂浮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养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箱(1)内壁的两侧均通过安装架(2)固定安装有竖杆(3),两个所述竖杆(3)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漂浮板(4),两个所述漂浮板(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汇集框(5),两个所述汇集框(5)相对的一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吸水孔(6)和出水孔(7),所述养殖箱(1)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泵(8),所述循环泵(8)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固定连通有进水管(9)和回水管(10),所述进水管(9)和回水管(10)的另一端均连通有软管(11),两个所述软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汇集框(5)相连通,所述进水管(9)上还设置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且所述过滤箱(12)的底部设置有排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活动插设在安装口(13)内的安装框(14),所述安装框(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类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4)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万朱晓华杨洪生徐志华任娣孟勇葛筱琴张秋云胡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