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庆专利>正文

卡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008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箍,包括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卡箍圈和用于改变该卡箍圈大小的调节器,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该调节器,自由端从该调节器当中穿过;所述调节器包括:呈管状的外壳,其内部通道包括沿轴向连续分布的较宽部分和锥形收缩部分;位于外壳内的阻尼单元,其内部具有与卡箍圈形成可控制的松紧配合的阻尼通道,该阻尼单元可沿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较宽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将阻尼单元推向较宽部分以扩大其阻尼通道的按压件,该按压件具有伸出外壳外部的按压部;以及将阻尼单元推向收缩部分以缩小其阻尼通道的弹性回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节无需任何其它工具即可实现,而且调节时卡箍圈不会发生侧移,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箍,适用于软管与管接头之间的连接固定。
技术介绍
卡箍广泛被用于软管与管接头之间的连接固定。常见的卡箍包括形成有开口环的卡箍圈和设置在该卡箍圈两个端部之间的调节器,通过该调节器改变卡箍圈的大小,以实现软管与管接头之间的连接固定。目前的调节器大多通过拧动螺杆来实现,调节时必须依赖于工具,而且,在拧动螺杆时,由于在软管的轴向上会产生分力,因此还必须腾出手来将卡箍圈固定住,否则卡箍圈会发生侧移,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卡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卡箍,包括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卡箍圈和用于改变该卡箍圈大小的调节器,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该调节器,所述自由端从该调节器当中穿过;其中,所述调节器包括:呈管状的外壳,其内部通道包括沿轴向连续分布的较宽部分和呈锥形的收缩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阻尼单元,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卡箍圈形成可控制的松紧配合的阻尼通道,该阻尼单元可沿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较宽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较宽部分以扩大其阻尼通道的按压件,该按压件具有伸出所述外壳外部的按压部;以及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收缩部分以缩小其阻尼通道的弹性回复部件。所述按压件的内端抵压于所述阻尼单元的一个轴向端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的内端抵压于该阻尼单元的另一轴向端部,该弹性回复部件的外端抵压在一个轴向紧配于所述外壳的限位件上;所述弹性回复部件比该按压件更靠近于所述自由端。所述按压件、弹性回复部件和限位件的内部分别具有供所述卡箍圈穿过的通道。所述弹性回复部件可以为螺旋压缩弹簧。较好地,所述阻尼单元由可相互分离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组成,所述阻尼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半部与第二半部之间。为了增加该阻尼通道的阻尼力,所述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用于形成阻尼通道的内表面分别制有阻尼纹。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卡箍圈整体上是由线体构成的单环或多环结构。其中,所述线体最好为金属线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卡箍圈由调节部分和延长部分连接而成,所述调节部分穿过所述调节器并与所述阻尼单元配合,所述延长部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部分的未穿过调节器的一端,该延长部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优选地,所述调节部分为金属线体,所述延长部分为金属或纤维制成的带体或线束。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具有一连接耳,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在该连接耳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卡箍,当所述按压件没有外力作用时,阻尼单元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向外壳内部通道的锥形收缩部分,从而阻尼单元的阻尼通道缩小以抱紧卡箍圈,使卡箍圈固定于调节器而不能相对移动;当需要调节卡箍圈大小时,只需一手把持住调节器外壳同时利用该手的手指按下调节器一端的按压件,将阻尼单元推向外壳内部通道的较宽部分,使阻尼单元的阻尼通道扩大而与卡箍圈松脱,而另一手就可以拉动卡箍圈以调节卡箍圈的大小,调节无需任何其它工具即可实现;而且,由于调节时仅在卡箍圈的周向上产生作用力,因此卡箍圈也不会沿软管的轴向发生侧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卡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1当中的调节器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调节器的零件分解图;图4是图2所示调节器与卡箍圈配合关系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五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卡箍。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用来指代相同的零部件、特征或者结构。实施例介绍过程中针对的具体结构或者零部件,仅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卡箍的参考性例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例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启示下,还可以设计出或者摹制得到不超出本技术卡箍之技术范围或者技术实质的各种等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构造。由此,如果用这种示例性说明来限制本技术卡箍之权利要求所囊括的保护范围是不适宜的。等同或类似于本技术卡箍的技术方案仍然属于本技术卡箍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卡箍10,包括调节器1和卡箍圈2,调节器1用于改变该卡箍圈2的大小。卡箍圈2整体上是由金属线体(例如铁线)构成的单环结构,其具有一固定端21和一自由端21,该固定端21固定连接于该调节器1,该自由端21从该调节器1当中穿过,从而使整个卡箍圈2形成一闭合环。参见图2至图4,调节器1包括呈管状的外壳11和形成在该外壳11外表面的连接耳12,所述卡箍圈2的固定端21固定连接在该连接耳12上。从外形上看,外壳11由一圆柱部分和一圆台部分构成。外壳11的内部通道包括沿轴向连续分布的较宽部分111和呈锥形的收缩部分112。外壳11的内部通道中设有阻尼单元13,其内部具有与所述卡箍圈2形成可控制的松紧配合的阻尼通道131,该阻尼单元13可沿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较宽部分111与收缩部分112之间。阻尼单元13的轴向一侧设置有一个按压件14,其具有伸出外壳11外部的按压部141,该按压件14的内端142抵压于阻尼单元13的一个轴向端部,用于将阻尼单元13推向所述较宽部分111以扩大其阻尼通道131,该内端142沿径向扩展-->形成一限位凸缘,以防止按压件14从外壳11的一端脱出;阻尼单元13的轴向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螺旋压缩弹簧15,该螺旋压缩弹簧15比按压件14更靠近于卡箍圈2的自由端22。螺旋压缩弹簧15的内端抵压于阻尼单元13的另一轴向端部,用于将阻尼单元13推向所述收缩部分112以缩小其阻尼通道131。该螺旋压缩弹簧15的外端抵压在一个限位件16上,该限位件16通过其外螺纹与外壳11的内螺纹配合,轴向紧配于外壳11内部通道的一端。所述按压件14、螺旋压缩弹簧15和限位件16的内部分别具有供卡箍圈2穿过的通道。所述阻尼单元13由可相互分离的第一半部132和第二半部133组成,所述阻尼通道131形成在第一半部132与第二半部133之间。为了增加该阻尼通道131的阻尼力,第一半部132和第二半部133的用于形成阻尼通道131的内表面分别制有阻尼纹134。上述卡箍10的工作原理为:当按压件14没有外力作用时,阻尼单元13在螺旋压缩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被推向外壳11内部通道的锥形收缩部分112,从而阻尼单元13的阻尼通道131缩小以抱紧卡箍圈2,使卡箍圈2固定于调节器1而不能相对移动;当需要调节卡箍圈2的大小时,只需一手把持住调节器1的外壳11,同时利用该手的手指按下调节器1一端的按压件14,将阻尼单元13推向外壳内部通道的较宽部分111,使阻尼单元13的阻尼通道131扩大而与卡箍圈2松脱,而另一手就可以拉动卡箍圈2以调节卡箍圈2的大小,调节无需任何其它工具即可实现;而且,由于调节时仅在卡箍圈2的周向上产生作用力,因此卡箍圈2也不会沿软管的轴向发生侧移。实施例二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卡箍20的调节器21与实施例一的卡箍1的结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卡箍20的卡箍圈22由调节部分221和延长部分222连接而成,所述调节部分221为金属线体,其穿过调节器21并与其内部的阻尼单元配合,所述延长部分2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卡箍,包括: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卡箍圈;用于改变所述卡箍圈大小的调节器;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该调节器,所述自由端从该调节器当中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呈管状的外壳,其内部通道包括沿轴向连续分布的较宽部分和呈锥形的收缩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阻尼单元,该阻尼单元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卡箍圈形成可控制的松紧配合的阻尼通道,该阻尼单元可沿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较宽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较宽部分以扩大其阻尼通道的按压件,该按压件具有伸出所述外壳外部的按压部;以及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收缩部分以缩小其阻尼通道的弹性回复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卡箍,包括:具有固定端和自由端的卡箍圈;用于改变所述卡箍圈大小的调节器;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该调节器,所述自由端从该调节器当中穿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包括:呈管状的外壳,其内部通道包括沿轴向连续分布的较宽部分和呈锥形的收缩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的阻尼单元,该阻尼单元的内部具有与所述卡箍圈形成可控制的松紧配合的阻尼通道,该阻尼单元可沿轴向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较宽部分与收缩部分之间;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较宽部分以扩大其阻尼通道的按压件,该按压件具有伸出所述外壳外部的按压部;以及将所述阻尼单元推向所述收缩部分以缩小其阻尼通道的弹性回复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的内端抵压于所述阻尼单元的一个轴向端部,所述弹性回复部件的内端抵压于该阻尼单元的另一轴向端部,该弹性回复部件的外端抵压在一个轴向紧配于所述外壳的限位件上;所述弹性回复部件比该按压件更靠近于所述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弹性回复部件和限位件的内部分别具有供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庆谢镇鸿潘延峰潘思上
申请(专利权)人:谢庆潘延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MO[中国|澳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