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0658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高压进水管、高压水喷嘴、淤泥吸头罩、泥浆出流管道以及一泵体,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与泥浆出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泥浆出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泵体,所述的高压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上,并与所述的高压进水管连接。在所述的高压进水管上还设置有一水压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整体结构合理简约,具有模块化单元组合等功能,重量轻,便于搬运,无运动部件,免维护,规格和性能符合疏浚规范;结构设计独特,根据淤泥特性调节最佳吸喷流量;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河道疏浚
,尤其是一种用于河道疏浚淤泥的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水网地区河湖众多、水系发达,但河道淤积问题日益突出。河道淤积过厚使河 道有效深度变浅,水体容量与排灌能力下降,水体内源污染加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削弱了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疏浚是农村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 的最有效工程措施。 国内外现有的小河道清淤泥技术结构有三种,一是打坝后用水泵抽干河道里的 水,用泥浆泵将泥浆抽到岸边沉淀,但清淤时影响通航或下游供水,板结的泥浆不易抽取; 二是运用抓斗式挖掘机在河堤上作业,将河道内淤泥挖出,就地堆放或用车船运走,但受河 道和河堤宽度限制,不易作业;三是用水下清淤机清淤,特点是整机在水中边行走边将泥浆 抽到岸边沉淀,可以带水作业,但不易控制,机具价格较高,作业完成后搬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成本低的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高压进水管、高压水喷嘴、淤泥吸头罩、泥桨 出流管道以及一泵体,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与泥浆出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泥浆出流管道的另 一端连接所述的泵体,所述的高压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上,并与所述的高压进 水管连接。 在所述的高压进水管上还设置有一水压调节阀。 所述的高压水喷嘴为3个,且均布在淤泥吸头罩的同一圆上。 所述的3个高压水喷嘴喷口方向的延长线交于一点,且交点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 的轴线上。 本技术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一路高压进水管、一路泥浆出流管,高 压水管内通入高压水流,高压水流经高压水喷嘴喷出,形成高压水射流,破坏松动板结的淤 泥,然后高压水与松动的淤泥形成淤泥泥浆,经泵体从泥浆出流管抽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产品整体结构合理简约,具有模块化单元组合等功能,重量轻,便于搬运,无运 动部件,免维护,规格和性能符合疏浚规范; (2)结构设计独特,根据淤泥特性调节最佳吸喷流量; (3)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 (4)易于操作,在浅水中由一人操作,在深水的小河流中由一个人站立在浮体上操 作; (5)安全、环保和成本经济,最终用户可接受的价格; (6)易于生产,材料和生产是基于标准机械车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由高压进水管1 、高压水喷嘴4、 淤泥吸头罩3、泥浆出流管道2以及泵体构成,泵体与泥浆出流管道2连接,其中泵体未示 出。高压进水管1的一端通入高压水,另一端与淤泥吸头罩3内的高压水喷嘴4的进水端 连接,高压水喷嘴4的数量至少为2个,也可以是3个、4个等,从高压水喷嘴4喷出高压的 水射流来松动板结的泥浆,松动的泥浆经泵体抽吸,从泥浆出流管2流出,为了控制调节高 压水管内水的压力和流速,在高压进水管1上设置有水压调节阀5。 通过来自最前端的高压水流,进入淤泥吸头罩内腔,由内腔形成的流体通过吸头 罩上的3个孔径喷射水流松动板结的泥浆,利用动能使液体与淤积物混合后造成流动,由 于理想液体的不可压縮性,因此淤泥直接流向泥桨出流管道,通过泵体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高压进水管、高压水喷嘴、淤泥吸头罩、泥浆出流管道以及一泵体,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与泥浆出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泥浆出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泵体,所述的高压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上,并与所述的高压进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包括高压进水管、高压水喷嘴、淤泥吸头罩、泥浆出流管道以及一泵体,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与泥浆出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泥浆出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泵体,所述的高压水喷嘴设置在所述的淤泥吸头罩上,并与所述的高压进水管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松吸一体化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华李云樊宝康罗勇骆少泽葛九峰孙凤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