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中空玻璃辅 助生产设备及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玻璃镀膜技术的兴起,镀膜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除膜是镀膜玻璃深 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传统的除膜机是单缸控制磨头的进给,由于传统的除膜机 的磨轮和电机的连接方式采用带传动而不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直连方式,这就导致磨头部分 重量大、惯性大,在能够实现磨头进给的压力下,经常会出现压碎薄玻璃的情况。另外 传统的除膜机的锁紧方式是用气缸的活塞杆压紧开口套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实现锁紧, 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支撑玻璃辊体的情况,所以传统的除膜机不能很好的实现薄镀 膜玻璃的除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磨轮进给控制系统,磨轮的行程由两个进给装置 控制,利用其可以在除膜前先校准,防止磨损支撑玻璃辊体的情况并能实现薄镀膜玻璃 的除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磨轮进给控制系统,用于玻璃除膜机上控制磨轮进给运动,所述玻璃除膜机包 括机架、磨轮和控制的磨轮转动的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固定在电机座板上,其包括设 置于磨轮前方的基准块、与机架相连的滑板、用于控制电机座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轮进给控制系统,用于玻璃除膜机上控制磨轮进给运动,所述玻璃除膜机包括机架(26)、磨轮(3)和控制的磨轮(3)转动的伺服电机(9),该伺服电机(9)固定在电机座板(7)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磨轮(3)前方的基准块(4)、与机架(26)相连的滑板(10)、用于控制电机座板(7)相对于滑板(10)沿X方向运动的第一进给装置和用于控制滑板(10)相对机架(26)X方向运动的第二进给装置,所述滑板(10)一端通过第二进给装置与机架(26)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进给装置与电机座板(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轮进给控制系统,用于玻璃除膜机上控制磨轮进给运动,所述玻璃除膜机 包括机架(26)、磨轮(3)和控制的磨轮(3)转动的伺服电机(9),该伺服电机(9)固定在电机座板(7)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磨轮(3)前方的基准块 (4)、与机架(26)相连的滑板(10)、用于控制电机座板(7)相对于滑板(10)沿 X方向运动的第一进给装置和用于控制滑板(10)相对机架(26) X方向运动的第二进 给装置,所述滑板(10) —端通过第二进给装置与机架(26)相连,另一端通过第一进 给装置与电机座板(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磨轮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包括第 一驱动缸(13)和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缸(13)的缸体与电机座板(7)相 连,第一驱动缸(13)的缸杆与滑板(10)相连,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位于滑板(10)下 方;所述第二进给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缸(20)和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缸(20) 的缸体与滑板(10)相连,第二驱动缸(20)的缸杆与机架(26)相连,所述第二传动 单元位于滑板(10)下方且与机架(2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磨轮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为第一 导轨滑块副,所述第一传动单元为第二导轨滑块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磨轮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13) 的缸杆通过第一浮动接头(15)与滑板(10)相连,第二驱动缸(20)的缸杆通过第二 浮动接头(27)与机架(26)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磨轮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13)和 第二驱动缸(20)为电动缸、液压缸或气缸。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磨轮进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0) 末端连接导向轴(24)的一端,所述导向轴(24)的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机架(26)并 通过锁紧单元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荣,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德佳玻璃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