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其转接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401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座(2),用于连通换热器的连接管(5)和集流管(3),包括与所述集流管(3)连接的第一段(21)和与连接管(5)连接的第二段(22),且所述第一段(21)的横截面呈扁形。第一段(21)安装入集流管(3)内的部分与扁管(4)产生干涉的可能性减小,从而可以增加连接管(5)的安装位置,使连接管(5)可以安装在集流管(3)上更多的位置,有利于改变换热器的形状,进而提高换热器的适用性,增加换热器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转接座的换热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转接座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多个领域,不同的应用场合中,换热器的结构不尽相同。 换热器的应用场合越多,要求换热器的结构越多,单一的换热器结构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 请参考图1,图1为现在技术中一种典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换热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集流管ll,两集流管11之间具有多根大体上平行设置的扁管12。集流管ll相对应的管壁上各设有多个扁管接口 (图中未示出),扁管12的两端分别通过扁管接口插装入集流管ll,从而实现两个集流管11连通。 换热器工作时,流通介质自一个连接管13流入一个集流管ll,在各扁管12中横向流动,经过另一个集流管ll,最终从另一个连接管13流出换热器,实现热交换。 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现在技术中连接管第一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连接管第二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现有技术中,连接管13与集流管11的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将连接管13直接 插入集流管11内,另一种是在集流管11上焊接铝块14。 图2所示的换热器中,在集流管1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2),用于连通换热器的连接管(5)和集流管(3),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集流管(3)连接的第一段(21)和与连接管(5)连接的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的横截面呈扁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换热器的转接座(2),用于连通换热器的连接管(5)和集流管(3),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集流管(3)连接的第一段(21)和与连接管(5)连接的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的横截面呈扁形。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的宽度小于所述换热 器的两相邻扁管(4)的间距。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渐 扩段(24),该渐扩段(24)向所述集流管(3)的内部渐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渐扩段(24)的外壁紧贴所述集流 管(3)的内壁。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峰陆向迅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