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镗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231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镗排机,包括镗杆、齿轮箱、行走机构、支承座,在镗杆内部设有丝杆,齿轮箱置于镗杆外部一端,行走机构和支承座相连接,并置于镗杆的外部,行走机构内设有蜗轮轴套,蜗轮轴套套在镗杆上,蜗轮轴套上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设有蜗轮,置于镗杆上端的蜗轮连接有蜗杆,蜗杆连接有蜗杆轴承座,第一轴承上连接有蜗杆座板,蜗杆座板水平连接有调节支架座板,调节支架座板的侧面与支承座中设有的调节支架的一端相连接,调节支架的内部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连接有推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缩短造船的建造周期,保证船的生产质量,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镗排机。技术背景 目前在船舶的推进系统和舵系装置中,通常会有镗孔或浇注环氧树脂等,而一般 化学品船都采用半悬挂舵、挂舵臂和舵叶系组合匹配来进行镗孔,挂舵臂两轴承与舵叶内两锥孔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理论上要保持同心同轴即i : 15的锥度,这样不仅操作复杂,且使得造船的建造周期较长,生产质量的不到保障,并受外协单位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所影 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縮短造船的建造周期,保证 船的生产质量,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镗排机。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镗排机,包括镗杆、齿轮 箱、行走机构、支承座,在镗杆内部设有丝杆,齿轮箱置于镗杆外部一端,行走机构和支承座 相连接,并置于镗杆的外部,齿轮箱内设有两个座板轴承,两个座板轴承上都连接有座板, 两个座板轴承之间设有变位齿轮和丝杆小齿轮,丝杆小齿轮的一端置于镗杆内,且与丝杆 相连接,变位齿轮为凸字形,变位齿轮的小端上连接有内外齿轮轴承,内外齿轮轴承上 连接有内外齿轮,内外齿轮的一端外部同时与丝杆小齿轮相连接,座板上设有变位小齿轮 轴和座板螺栓,座板螺栓置于变位小齿轮轴上部,变位小齿轮轴上设有变位小齿轮,变位小 齿轮为凸字形,变位小齿轮的大端同时与变位齿轮和内外齿轮相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蜗 轮轴套、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蜗轮、蜗杆、蜗杆轴承座、蜗杆座板,蜗轮轴套套在镗杆上,蜗 轮轴套上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设有蜗轮,置于镗杆上 端的蜗轮连接有蜗杆,蜗杆连接有蜗杆轴承座,第一轴承上连接有蜗杆座板,支承座包括调 节支架座板、调节支架、第三轴承、推环,蜗杆座板水平与调节支架座板相连接,调节支架座 板的底部与蜗轮轴套相连接,调节支架座板的侧面与支承座中设有的调节支架的一端相连 接,调节支架的内部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连接有推环,镗杆的一端连接有镗杆端盖,镗 杆端盖与座板轴承相连接。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这种镗排机,使得在造船建设周 期方面,时间变短,且保证了生产质量,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外协单位各方面的不利因 素影响。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l-镗杆、2-丝杆、3-座板轴承、4-座板、5-变位齿轮、6-丝杆小齿轮、 7_内外齿轮轴承、8_内外齿轮、9-变位小齿轮轴、10-座板螺栓、ll-变位小齿轮、12-蜗轮轴套、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蜗轮、16-蜗杆、17-蜗杆轴承座、18-蜗杆座板、19-调节支架座板、20-调节支架、21-第三轴承、22-推环、23-镗杆端盖。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镗排机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镗杆1、齿轮箱、行走机构、支承座,镗杆为圆柱形,在镗杆1内部设有丝杆2,齿轮箱置于镗杆1外部一端,行走机构和支承座相连接,并置于镗杆1的外部,所述齿轮箱内设有两个座板轴承3,两个座板轴承3上都连接有座板4,两个座板轴承3之间设有变位齿轮5和丝杆小齿轮6,丝杆小齿轮6的一端置于镗杆1内,且与丝杆2相连接,变位齿轮5为凸字形,变位齿轮5的小端上连接有内外齿轮轴承7,内外齿轮轴承7上连接有内外齿轮8,内外齿轮8的一端外部同时与丝杆小齿轮6的另一端相连接,座板4上设有两个变位小齿轮轴9和八个座板螺栓10,八个座板螺栓10分别置于两个变位小齿轮轴9上部,两个变位小齿轮轴9上设有两个变位小齿轮ll,变位小齿轮11为凸字形,变位小齿轮11的大端同时与变位齿轮5和内外齿轮8相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蜗轮轴套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蜗轮15、蜗杆16、蜗杆轴承座17、蜗杆座板18,在行走机构内设有蜗轮轴套12,蜗轮轴套12套在镗杆1上,蜗轮轴套12上连接有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在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之间设有蜗轮15,置于镗杆1上端的蜗轮15的一端连接有蜗杆16,蜗杆16连接有蜗杆轴承座17,第一轴承13上连接有蜗杆座板18,支承座包括调节支架座板19、调节支架20、第三轴承21、推环22,蜗杆座板18水平连接有调节支架座板19,调节支架座板19的底部与蜗轮轴套12相连接,调节支架座板19的侧面与支承座中设有的调节支架20的一端相连接,调节支架20的内部设有第三轴承21,第三轴承21连接有推环22,镗杆1的一端连接有镗杆端盖23,镗杆端盖23与座板轴承3相连接。在工作时,通过电机带动减速箱运动,减速箱通过带动丝杆2运动,通过丝杆2依次带动丝杆小齿轮6转动,并由丝杆小齿轮6带动变位齿轮5和内外齿轮8转动,这样变位小齿轮11转动,齿轮箱开始工作,同时丝杆2带动镗杆1运动,镗杆1上的蜗轮15和蜗杆16开始运动,这样就使得行走机构开始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镗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排机包括镗杆(1)、齿轮箱、行走机构、支承座,所述镗杆(1)内部设有丝杆(2),所述齿轮箱置于镗杆(1)外部一端,所述行走机构和支承座相连接,并置于镗杆(1)的外部,所述齿轮箱内设有两个座板轴承(3),所述两个座板轴承(3)上都连接有座板(4),所述两个座板轴承(3)之间设有变位齿轮(5)和丝杆小齿轮(6),所述丝杆小齿轮(6)的一端置于镗杆(1)内,且与丝杆(2)相连接,所述变位齿轮(5)为“凸”字形,所述变位齿轮(5)的小端上连接有内外齿轮轴承(7),所述内外齿轮轴承(7)上连接有内外齿轮(8),所述内外齿轮(8)的一端外部同时与丝杆小齿轮(6)相连接,所述座板(4)上设有变位小齿轮轴(9)和座板螺栓(10),所述座板螺栓(10)置于变位小齿轮轴(9)上部,所述变位小齿轮轴(9)上设有变位小齿轮(11),所述变位小齿轮(11)为“凸”字形,所述变位小齿轮(11)的大端同时与变位齿轮(5)和内外齿轮(8)相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蜗轮轴套(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蜗轮(15)、蜗杆(16)、蜗杆轴承座(17)、蜗杆座板(18),所述蜗轮轴套(12)套在镗杆(1)上,所述蜗轮轴套(12)上连接有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所述的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之间设有蜗轮(15),所述置于镗杆(1)上端的蜗轮(15)连接有蜗杆(16),所述蜗杆(16)连接有蜗杆轴承座(17),所述第一轴承(13)上连接有蜗杆座板(18),所述支承座包括调节支架座板(19)、调节支架(20)、第三轴承(21)、推环(22),所述蜗杆座板(18)水平与调节支架座板(19)相连接,所述调节支架座板(19)的底部与蜗轮轴套(12)相连接,所述调节支架座板(19)的侧面与调节支架(2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调节支架(20)的内部设有第三轴承(21),所述第三轴承(21)连接有推环(22),所述镗杆(1)的一端连接有镗杆端盖(23),所述镗杆端盖(23)与座板轴承(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镗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镗排机包括镗杆(1)、齿轮箱、行走机构、支承座,所述镗杆(1)内部设有丝杆(2),所述齿轮箱置于镗杆(1)外部一端,所述行走机构和支承座相连接,并置于镗杆(1)的外部,所述齿轮箱内设有两个座板轴承(3),所述两个座板轴承(3)上都连接有座板(4),所述两个座板轴承(3)之间设有变位齿轮(5)和丝杆小齿轮(6),所述丝杆小齿轮(6)的一端置于镗杆(1)内,且与丝杆(2)相连接,所述变位齿轮(5)为“凸”字形,所述变位齿轮(5)的小端上连接有内外齿轮轴承(7),所述内外齿轮轴承(7)上连接有内外齿轮(8),所述内外齿轮(8)的一端外部同时与丝杆小齿轮(6)相连接,所述座板(4)上设有变位小齿轮轴(9)和座板螺栓(10),所述座板螺栓(10)置于变位小齿轮轴(9)上部,所述变位小齿轮轴(9)上设有变位小齿轮(11),所述变位小齿轮(11)为“凸”字形,所述变位小齿轮(11)的大端同时与变位齿轮(5)和内外齿轮(8)相连接,所述行走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军李勋六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