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拱坝,具体涉及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
技术介绍
拱坝为超约束的复杂壳体结构,在水压作用下,上游坝面周边多表现为受拉区,一 旦周边约束不规则,受拉集中容易导致应力恶化甚至开裂破坏。同时,为减少工程开挖量, 在满足拱坝结构空间要求及边坡稳定的前提下,拱肩槽上游侧坡可贴近上游坝面开挖,但 由此导致侧坡与上游坝面之间的空间狭小,形成角缘区域,造成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 坡粘连而带来应力恶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粘连带来应力恶化问题的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拱坝上游坝面与基岩的分离结构,侧坡与上游坝面之间形成角缘区域,在所述角缘区域中填设有上游坝踵贴脚。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角缘区域内填设上游坝踵贴脚的方式 来克服角缘区空间狭小无法设立模版的限制,直到将上游坝踵贴脚筑至能够设立模版的高 度,使基岩与上游坝面之间脱开,有效解决了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粘连带来的应力 集中问题。另一方面,该结构对上游侧基岩的开挖量少,可以有效节约坝基 ...
【技术保护点】
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侧坡(1)与上游坝面(2)之间形成角缘区域(4),其特征是:在所述角缘区域(4)中填设有上游坝踵贴脚(5)。
【技术特征摘要】
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侧坡(1)与上游坝面(2)之间形成角缘区域(4),其特征是在所述角缘区域(4)中填设有上游坝踵贴脚(5)。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其特征是在形成角缘区域(4)的侧坡(1)表面涂有抗粘性材料(7),所述上游坝踵贴脚(5)填设在抗粘性 材料(7)与上游坝面(2)之间的夹角中。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其特征是在形 成角缘区域(4)的侧坡(1)表面涂有混凝土层,所述抗粘性材料(7)涂布在所述混凝土层 上。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坝上游坝面与基岩的分离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抗粘性材料 (7)采用沥青、牛皮纸、编织袋或土工布。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坝上游坝面与拱肩槽上游侧坡的分离结构,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坤,张冲,陈丽萍,尹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