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5890 阅读:6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橡胶弹性体在反复的压缩吸震下,周围扩张的变形常会一起破裂,造成使用寿命的减短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的断面为“U”形,外筒内部设有弹性体(2),弹性体和外筒之间穿接有一个连接件(3),连接件的一端伸出外筒(1)外部,连接件的另一端置于弹性体(2)内部;外筒(1)内表面与弹性体(2)外表面之间设有拘束槽(4)。(*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几种吸震装置,如油压避震器,其虽具有缓冲吸震的效果,然而由于流道以及装 备的结构较复杂,因此价格昂贵,较难在大范围应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避震器(授权公告号CN 2415205Y),其包含一容器本体、数个装设在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的吸震元 件,以及受所述吸震元件所顶持的一定位环座及一顶板,容器本体具有一底板,在所述底板 上以同轴心设置一外环框与一内环框,且外、内环框构成具有单向开口朝上的一外容槽与一 内容槽;吸震元件是以橡胶及弹簧相结合组成,而设置在外容槽内,且凸伸出所述内、外环 框的顶缘,并与内、外环框的内、外壁面抵触;定位环座具有一平板,平板中央向下凹设有 一具容室的且套置于内容槽内的套座,平板是延伸至外环框外侧,其底面与吸震元件顶面贴 抵,套座底部外周面上环设一槽沟,槽沟套置一与内环框的内壁面抵触形成止漏的止漏环圈 ,且套座底面上设有数个回流孔及数个逆止阀;顶板是盖覆在定位环座的顶面,并固定机台 底部的脚座;在容器本体的内容槽中容设有具有阻尼效果且为高粘滞性液体的流体;顶板中 央贯设有一螺孔,且在机台脚座的穿孔及所述螺孔中穿设螺杆,螺杆向下延伸并抵触在套座 上。但是这种避震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如果使用价格低廉的合成橡胶作为组件的装置,即在 两个相对移动的金属件之间置入缓冲吸震用橡胶弹性体,以橡胶弹性体受压縮产生的周围外 扩形变的特性作为缓冲吸震之用,然而橡胶弹性体在反复的压縮吸震下,周围扩张的变形常 会一起破裂,造成使用寿命的减短,此为橡胶弹性体使用上的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其主要是解决现 有技术所存在的橡胶弹性体在反复的压縮吸震下,周围扩张的变形常会一起破裂,造成使用 寿命的减短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包括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的断面为3U形,外筒内部设有弹性体,弹性体和外筒之间穿接有一个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伸出外 筒外部,连接件的另一端置于弹性体内部;外筒内表面与弹性体外表面之间设有拘束槽。外 筒的底部形成一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固定件穿孔,且弹性体对应固定件穿孔垂直穿设一结合穿 孔。连接件具有两端,其中一端形成一头部而另一端形成一结合部,固定件以结合部依序穿 设于弹性体的结合穿孔以及固定件穿孔,而头部置于弹性体内部。外筒系设有圆形的筒体, 拘束槽为与该外筒同心的圆形槽,弹性体系圆柱体。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一端伸出拘束槽外,另一端紧贴外筒内部的底面。弹性体为橡 胶弹性体,弹性体高度大于拘束槽的深度,弹性体宽度小于外筒内腔的宽度,弹性体固定于 外筒的内腔内,且顶端伸出该外筒的顶面。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的断面为U形,连接件为螺栓,连接件头部置于弹性体内 ,并且连接件头部的下端压在弹性体内部的底面上。弹性体内部周壁的底端凸设形成一凸缘 ,连接件结合部上端穿设于凸缘,并且连接件头部抵靠在凸缘的顶侧。作为优选,所述的外筒高度h为40 70mm,拘束槽的宽度d为3 5mm。根据所安装的设备 不同,可以是制作不同外筒高度的缓冲吸震机构。因此,本技术具有由于外筒的拘束槽能束箍弹性组件,可限制弹性组件的变形量并 保持其外形,因此,橡胶弹性体于反复的压縮缓冲作用下仍能使用不破裂,可达到延长使用 寿命的功效,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附图3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附图4是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附图5是本技术的起缓冲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外筒l、弹性体2、连接件3、拘束槽4、鞍座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l:本例的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如图l、图2,有一个断面为U形的圆柱 形外筒l,外筒的高度h为45mm,外筒的内部设有一个断面为U形的弹性体2,弹性体上端 伸出外筒的顶部。弹性体2的外表面与外筒的内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即拘束槽4,拘束槽的宽 度d为3mm。外筒l、弹性体2的内部之间纵向穿接有一个连接件3,连接件为螺栓。连接件上端的头部置于弹性体2内,并且头部的底面压在弹性体内部的底面上。如图4,将本技术分别装设于鞍座5的上、下侧,以及主轴滑座顶部所设螺帽的前、 后侧。使用时,系以连接件3将外筒以及外筒内的橡胶弹性体2螺锁定位于鞍座5的表面,并 以橡胶弹性体2的顶端接触其它构造。如图5,当鞍座5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弹性体2被压縮并且周围扩张变形,藉由弹性体的 变形产生缓冲吸震的功效,由于弹性体周围的扩张程度被外筒1的拘束槽4限制,因此在重复 的缓冲使用下能够保持弹性体2的外形,使弹性体在吸震作用的重复压縮使用下,不容易产 生破裂并延长使用的寿命,藉此提供一种价格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的缓冲装置。实施例2:本例的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如图3,外筒的高度h为60 mm,拘束槽的宽 度d为3mm。其余同实施例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的断面为“U”形,外筒内部设有弹性体(2),弹性体和外筒之间穿接有一个连接件(3),连接件的一端伸出外筒(1)外部,连接件的另一端置于弹性体(2)内部;外筒(1)内表面与弹性体(2)外表面之间设有拘束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包括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1)的断面为“U”形,外筒内部设有弹性体(2),弹性体和外筒之间穿接有一个连接件(3),连接件的一端伸出外筒(1)外部,连接件的另一端置于弹性体(2)内部;外筒(1)内表面与弹性体(2)外表面之间设有拘束槽(4)。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拘束槽的缓冲吸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2) —端伸出拘束槽(4)夕卜,另一端紧贴外筒(1)内部的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