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355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外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和所述座椅中至少一个与所述主车体通过木榫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装简易、运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 车,尤其涉及一种四轮电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全世界对环境、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动车也逐渐开始普及 起来。这种电动车不但污染小,而且也相对同类型汽车而言重量较轻。目前,传统的旅游观光车采用的装配方式是在工厂中即组装完成。不仅使得成 品车辆零件互换性差,工艺复杂,且由于电动车本身重量不是太重,但体积较大,在运 输电动车时一次装箱数量较少,导致运输成本较高、一批货运输周期较长。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成本较低、运输 周期较短的电动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外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 述前围外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 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围外护 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和所述座椅中至少一个与所述主车体 通过木榫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通过木榫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模块总成与所述顶棚通过木榫连接。又进一步地,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及所述立柱通过木榫连接。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一对前立柱和至少一对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均 支承于所述主车体,且和所述主车体通过木榫连接。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均由至少两个细竖条排列组成,且竖条与所述顶棚通 过木榫连接。所述顶棚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后立柱,且所述顶棚与所述前 挡模块总成和所述后立柱通过木榫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车还包括一左后视镜和一右后视镜,且所述左后视镜和 所述右后视镜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通过木榫连接。所述电动车还包括一连接所述主车体的后保险杠。所述座椅侧面安装有挡板以及与所述挡板配合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装简易,运输成本低。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电动车的右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电动车的后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可拆装的电动车20包括主车体21,和安装于主车体的 前围外护面总成22、前挡模块总成23、顶棚24、支撑前挡模块总成的一组相对的前立柱 25和支撑顶棚一组相对的后立柱26、左后视镜27、右后视镜28,以及后保险杠29和数 个座椅301、302、303、304、305。其中,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22安装于该主车体21的 前端,靠近该电动车20驾驶室,并连接支撑所述前挡模块总成23,在该前围外护面总成 22和前挡模块总成23上装有左后视镜27和右后视镜28,且所述前挡模块总成23还可连 接顶棚24,所述顶棚24通过前挡模块总成23和后立柱26支承于所述主车体21上,所述 前立柱25和所述后立柱26均由至少两个细竖条排列组成,既起到保护作用又使车体古典 美观,该主车体还支承连接有数个座椅301、302、303、304、305,这些座椅均设置于所 述顶棚24下,其中所述座椅303侧面安装有挡板3031及与所述挡板3031配合的滑槽, 所述挡板3031可沿滑槽自由抽出并架于所述座椅303之上作为桌子使用,方便实用,在 车尾处还设置有后保险杠29。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电动车20的元件之间均是通过木榫连接,以方便封装及运输。当运送到目的地,所述电动车20需要安装成整车时,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安装前围外护面总成22 将前围外护面总成22套设于主车体21底盘 上,并插接固定,使该前围外护面总成22与该主车体21保持相对静止连接;步骤二、安装前挡模块总成23:将前挡模块总成23插接固定于该前围外护面总 成22上方;步骤三、安装前立柱25:将前立柱25下端与主车体21插接固定,上端与前挡 模块总成23插接固定;步骤四、安装后立柱26 将后立柱26下部与主车体21插接固定;步骤五、安装顶棚24 将顶棚24前端与前挡模块总成23插接固定,顶棚24后 部与后立柱26插接固定;步骤六、安装左后视镜27、右后视镜28 可直接插接固定于前挡模块总成23上;步骤七、安装座椅301、302、303、304、305 将各个座椅 301、302、303、 304、305插接固定于所述主车体21的底座上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当需要拆分该电动车20时,整车拆分步骤为安装步骤的反步 骤,即从步骤七到步骤一。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 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外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和所述座椅中至少一个与所述主车体通过木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包括一主车体、连接所述主车体前围外护面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 前围外护面总成的前挡模块总成、支承连接于所述主车体的立柱、连接于所述前挡模块 总成并支承于所述立柱的顶棚,以及支承于所述主车体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 外护面总成、所述前挡模块总成、所述立柱、所述顶棚和所述座椅中至少一个与所述主 车体通过木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外护面总成与所述前挡模块 总成通过木榫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与所述顶棚通过木榫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与所述前挡模块总成及所述 立柱通过木榫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至少一对前立柱和至少 一对后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清朱安定吴国军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