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9610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外观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包括显示窗及与该显示窗一体成型的键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所述键盘组件装配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提高了装配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括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等的便携式终 端,尤其涉及追求低成本的便携式终端所采用的键盘组件。
技术介绍
通常,便携式终端是指具有数据输入/输出装置、信号收发装置、天线装置、供电 装置等装置的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便携式设备。这种便携式终端主要使用键盘组件作为 数据输入装置,并使用显示装置作为数据输出装置。另外,还可以将触摸屏作为数据输入/ 输出装置来使用。键盘组件是通过按压动作输入所需要的数据,而触摸屏具有触摸感应板, 从而通过触摸动作在输入所需要的数据之后进行确认。作为便携式终端中最为重要的装 置,数据输入/输出装置布置在主体正面部分,以便于用户确认所显示的数据并执行按键 操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100在其主体10的正面依次布置扬声器装置12、 显示装置14、键盘组件16及麦克风装置20。扬声器装置12布置在所述主体10的长度方 向上端,而麦克风装置20布置在所述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下端,以对应用户的耳朵与嘴之间 的距离。同时,在所述主体1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显示装置14布置在主体10上部一侧,因 而便于观察;而所述键盘组件16布置在主体10下部一侧,因而可以将便携式终端握于掌中 而方便地进行按键操作。通常的便携式终端的外部壳体通过装配上部壳体C1和下部壳体 C2而形成其主体外观。从外部观察时,所述显示装置14只露出显示窗14a,所述键盘组件16只露出键盘 组件的键帽16a。所述显示窗14a由透明丙烯酸树脂制成,使得用户可以确认显示装置14 所显示的数据。所述键盘组件16露出键帽16a,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所选择的键帽来输 入需要的数据。如图2所示,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装配工艺中,键盘组件16和显示窗14a分别为 独立部件,键盘组件16和显示窗14a分别通过单独的装配工序装配到主体上部壳体C1 上。尤其,所述显示窗14a —般是利用粘接方法贴附到上部壳体C1的适当位置。尤其,所 述显示窗14a在其底面侧装配显示装置或替换显示装置的触摸感应板(未图示),并与其一 起装配到所述上部壳体C1。如图2、图3所示,在一个圆顶片柔性电路板18a上形成金属圆顶弹片(metal dome) 18,所述圆顶片柔性电路板18a贴附于印刷电路板17,在此状态下金属圆顶弹片18与 接触凸起16b相面对。如图3所示,将所述圆顶片柔性电路板18a所具有的连接器19连接 到印刷电路板17的连接器(未图示)上,以实现电信号连接。根据上述结构,当用户垂直于键帽16a表面向下按压时,所述键盘组件16的接触 凸起16b按压排列在印刷电路板17上的金属圆顶弹片18,从而接通信号。卸去所施加的力 时,所述接触凸起16b返回原位置,所述键帽16a也返回原位置。所述键帽16a和接触凸起 16b由硅橡胶制成,因此具有弹性。并且,作为另一实施例,使用触摸感应板替换所述键盘组件16作为便携式终端的 数据输入装置时,所述触摸感应板和显示窗14a也是分别通过单独的工序进行装配。但是,现有的便携式终端的装配工艺中,键盘组件单独装配于上部壳体,而且显示 窗也是单独地装配、贴附于上部壳体的适当位置,因此所需工时较多,成为生产效率降低的 一大原因。并且,现有的键盘组件的各个键帽需要装配到形成于上部壳体的键盘孔中,因此 存在装配性差的问题。尤其,所述圆顶片柔性电路板是在贴附于印刷电路板上之后,将其连接器连接到 与印刷电路板接通的未图示的连接器而完成装配,因此导致装配工时增加,成为生产效率 下降的一个原因。同时,作为独立部件的键盘组件和显示窗装配于主体上部壳体,因此便携式终端 的外观美感受到限制。即,难以将便携式终端设计为简约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便携式终端的装配工艺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工 时及费用以降低便携式终端成本的键盘组件。并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便携式终端的主体正面的外观以 得到靓丽外形的键盘组件。并且,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按压感觉的键盘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包括 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外观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包括显示窗及与该显示窗一体成 型的键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所述键盘组件装配于所述便携 式终端的正面。本技术中,所述显示窗与所述键区部位于同一平面。本技术中,所述键区部底面具有朝底面方向突出的多个接触凸起,所述接触 凸起由弹性材质制成并贴附于所述键区部底面。本技术中,所述多个键帽呈面板状。本技术中,所述键区部的底面上与所述多个键帽对应的位置印刷有各种数 字、文字或记号。本技术中,所述多个接触凸起一体成型于一个片材上,所述片材贴附于所述 键区部的底面,用于使所述多个接触凸起朝底面方向突出。本技术中,所述片材和所述多个接触凸起均由硅橡胶制成。本技术中,所述键区部的底面与所述片材的上表面均为平面。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包括装配于所述便 携式终端的正面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用于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外观,其包括键 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装配于所述键区 部的底面,以根据按压所选择的键帽的动作发生移动;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弹性部 件底面面对面布置的圆顶片;按键支架,该按键支架安装在所述键区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之 间,用于将所述键帽的按压动作传递到所述圆顶片。本技术中,显示窗贴附于所述带窗键盘的底面。本技术中,所述按键支架包括与所述键帽对应的多个按键主体,所述多个按 键主体形成为一体。本技术中,所述按键主体分别由刚性材质制成。本技术中,所述多个按键主体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为一个整体,且所述多个 连接部具有弹性。本技术中,所述按键支架由透明合成树脂制成,起到导光路的作用。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部件在与所述多个按键主体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形成 多个开口,以用于使键帽的按压动作或返回动作顺利进行。本技术中,所述多个开口分别沿着所述按键主体之间的横向延伸,并沿着所 述多个按键主体之间的纵向排列。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沿着其周围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夹持部, 以固定在便携式终端的适当位置。本技术中,在所述弹性部件底面的与所述按键主体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朝 底面方向突出的多个凸出部,所述多个凸出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一体成型。本技术中,在所述弹性部件的底面沿着所述凸出部周围分别形成凹入部,用 于使所述凸出部的按压动作或返回动作顺利进行。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部件由半透明材质形成,以起到导光路作用。本技术中,所述按键支架与设于所述显示窗底部的显示单元连接为一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便携式终端中,位于主体正面的透明显示窗与用户直接 操作的键盘组件,具体来说是键帽,被形成为一体,即被制造为单一部件,由此一次可以装 配两个部件,从而通过减少装配工时来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便携式终端的主体正面外 形的美观性。并且,本技术使用圆顶片代替了圆顶片柔性电路板,从而为降低成本做出了 贡献,尤其通过使用按键支架可以确保键区部与金属圆顶弹片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按压感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外观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包括显示窗及与该显示窗一体成型的键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所述键盘组件装配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9-2-10 10-2009-0010680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键盘组件包括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外观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包括显示窗及与该显示窗一体成型的键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所述键盘组件装配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窗与所述键区部位于同一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区部底面具有朝底面方向突出 的多个接触凸起,所述接触凸起由弹性材质制成并贴附于所述键区部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键帽呈面板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接触凸起一体成型于一个片 材上,所述片材贴附于所述键区部的底面,用于使所述多个接触凸起朝底面方向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和所述多个接触凸起均由硅 橡胶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区部的底面与所述片材的上表 面均为平面。8.一种便携式终端的键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面的带窗键盘,该带窗键盘用于形成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正 面外观,其包括键区部,所述键区部具有与其形成为一体的多个键帽;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装配于所述键区部的底面,以根据按压所选择的键帽的动作发 生移动;电路板,该电路板包括与所述弹性部件底面面对面布置的圆顶片;以及按键支架,该按键支架安装在所述键区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用于将所述键帽的按 压动作传递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廷原申宗澈申宗均池荣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