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蓝燕专利>正文

裁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947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裁板装置,其原理是令裁切轮配置方向与板体推进方向呈非垂直夹角关系,以控制裁切后的边料卷曲方向。所述裁板装置主要包含一裁切轮组,所述裁切轮组是由第一裁切轮与第二裁切轮边缘交叠而成,各裁切轮滚动方向的后方更设有一导料板;本案有别于现有裁板装置中第一裁切轮位于第二裁切轮正上方,本案中第一裁切轮相对于第二裁切轮轴心是向后偏移某一角度设置、非位于同一铅垂线上。通过本案应用于裁切作业时,裁切过的边料将会趋向下方变形曲卷,配合导料板引导边料至集料区,以达到确实回收边料的功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所述的裁板装置,涉及一种电路板裁切装置的改良,特别指裁切轮偏移设置,以滚压边料令其向下巻曲便于回收的创新。 先前技术 在电子产业界中,电路板是最重要的元件之一,电子产品大部分的零件都装设在 电路板上而互相连结,因此电路板可谓是电子产品的基础。在电路板的制程中,除了需要压 合、浸蚀布线及镀膜等等各种步骤,最后还要经过成型作业才算完成,而所谓成型更包含了 裁切、冲孔及磨边等手续。 现有电路板裁切装置与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包括边缘交叠且可转动的上 裁切轮11及下裁切轮12,利用其转动时交叠处的剪力来裁切板体2(如图1)。其中板体2 以水平方向推送裁切,且上裁切轮11于下裁切轮12的正上方。而板体2被裁切后的边料 21,原本应与板体2循同一方向被推送出;但边料21因受上裁切轮11滚压后,往往会产生 变形而向上翘起(如图2),如此,边料21不易于集中回收或导出,往往卡住机件造成装置损 害。 在追求高产能与低生产成本的要求下,现有电路板裁切装置与方法造成边料21翘起的问题亟待解决,毕竟机件故障损坏而使得生产线停摆的影响甚巨。 创作人有鉴于现有裁切装置仍具缺失,遂特以研创成本案,期能通过本案的提出,改进现有缺点,期使电路板裁切作业能臻致完善与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的裁板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板体裁切装置,以 解决边料回收不易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裁板装置,包括第一裁切轮与第二裁切轮, 所述第一裁切轮与所述第二裁切轮以边缘交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裁切轮位于所述第二裁切 轮上方; 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位置非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正上方,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连线为一轴线,所述轴线与铅垂线间形成有一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裁切轮与所述第二裁切轮出料端后方设置有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导料板是一弯曲向下的板体。 优选的,所述轴线与铅垂线夹角的角度为8。。 优选的,所述轴线与铅垂线夹角的角度区间为1° 15° 。 优选的,所述第一裁切轮的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二裁切轮的轴心后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偏移设置其中一裁切轮,令两个裁切轮轴心连线非为一铅垂线,即轴心连线与受裁切的板体推送方向呈非九十度夹角。所述裁板装置内容则包含有一裁切轮组,其由一本体于适当处设有第一裁切轮、第二裁切轮及导料板。所述 第一裁切轮位于第二裁切轮上方,且两者边缘交叠,而且第一裁切轮的中心轴不在第二裁切轮中心轴正上方,而是依板体推送方向往后偏移,使得两裁切轮的中心轴连线与水平线不相互垂直。 所述结构主要应用于板体裁切作业,其将板体以水平方向推送至第一裁切轮与第二裁切轮间,通过两裁切轮交叠处的剪力裁切板体。由于第一裁切轮向后偏移设置,板体裁切后的边料会被向下滚压,使得边料略微巻曲向下,再透过导料板引导边料至下方的集料区回收。通过此结构可达到确实回收边料的功效,进而保护机台上其他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裁板装置裁剪板体的前视剖面图; 图2是现有裁板装置滚压边料而使其翘起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并包含裁切轮轴心连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A ; 图4是本技术裁切板体,并滚压边料使其巻曲而受导料板引导向下; 图5是本技术的裁切轮组设置于操作平台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l-上裁切轮;12-下裁切轮;2_板体;21_边料;3_裁切轮组;31-本体;32-第一裁切轮;33-第二裁切轮;34-导料板;4-轴线;5_铅垂线;6_操作平台。具体实施方式谨就本技术裁板装置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案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案的裁板内容,利用两裁切轮边缘交互重叠处的剪力裁切板体,而且其中一裁切轮依板体推送方向往后偏移设置,令两裁切轮中心轴连线非为一铅垂线,所述轴心连线与板体推送方向呈一非九十度夹角,以控制裁剪后的边料巻曲方向。 本案的裁剪装置内容请参阅图3所示,主要有一裁切轮组3,其包含一本体31、第一裁切轮32、第二裁切轮33以及导料板34 ;其中第一裁切轮32与第二裁切轮33以边缘交叠而设置于本体31适当处,且第一裁切轮32位于上方而第二裁切轮33位于第一裁切轮32下方;另在两裁切轮交叠处后方本体31适当处设置一导料板34,所述导料板34是一弯曲向下的板体。 上述结构中,第一裁切轮32位置向后方偏移,其轴心位置不在第二裁切轮33轴心正上方。第一裁切轮32轴心与第二裁切轮33轴心连线为轴线4,轴线4与铅垂线5有一夹角A,本实施例中夹角A的角度为8。。当然,所述角度可适当增减调整,其夹角的角度区间得为1° 15° 。 接着请参阅图4所示,将板体2由裁切轮组3前方水平推送向后方,通过第一裁切轮32与第二裁切轮33交叠处的剪力裁切板体2。由板体2切下的边料21受到第一裁切轮32滚压将向下巻曲,再透过导料板34引导边料21向下至集料区(图中未示)中回收。 此外,如图5所示,裁切轮组3更可设置于操作平台6,用于进行电路板裁切作业。通过偏移设置第一裁切轮32,滚压边料21使其向下巻曲,再由导料板34引导收集边料21,达到统一回收边料21的功效。 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裁板装置,包括第一裁切轮与第二裁切轮,所述第一裁切轮与所述第二裁切轮以边缘交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裁切轮位于所述第二裁切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位置非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正上方,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连线为一轴线,所述轴线与铅垂线间形成有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裁板装置,包括第一裁切轮与第二裁切轮,所述第一裁切轮与所述第二裁切轮以边缘交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裁切轮位于所述第二裁切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位置非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正上方,所述第一裁切轮轴心与所述第二裁切轮轴心连线为一轴线,所述轴线与铅垂线间形成有一夹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轮与所述第二裁切轮出料端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蓝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蓝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