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成本低且具有防EMI功能 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第US7303438号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内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置于绝缘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及与印刷电路板相焊接并自绝缘本体后端延伸而出的线缆,绝缘本体成型于印刷电路板中后端及线缆前端。 线缆连接器组件一般应用于服务器内部,由于其外部为绝缘本体,故其容易受到服务器内其它电子元件的电磁干扰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另外,如果将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本体设计成金属壳体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金属壳体本身的制程难度也比较大。 是以,需要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具有防EMI功能的线缆连接器组 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 由上、下盖体组合而成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及与印刷电路板电性 连接并自绝缘本体内延伸而出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上具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前端面向 前延伸一定距离的上、下舌板部,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具有对接用接触点的前端缘及与前 端缘相对具有供线缆连接的接触点的后端缘,所述印刷电路板前端缘自绝缘本体主体部前 端面向前延伸一定距离且位于上、下舌板部中间,所述上、下舌板部与印刷电路板前端缘平 行间隔设置,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包围于部分印刷电路板及线缆外并收容于绝缘本 体内的金属遮蔽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优点在于由于线缆连接器组件 内设置有金属遮蔽壳体,这样使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由上、下盖体组合而成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及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并自绝缘本体内延伸而出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上具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前端面向前延伸一定距离的上、下舌板部,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具有对接用接触点的前端缘及与前端缘相对具有供线缆连接的接触点的后端缘,所述印刷电路板前端缘自绝缘本体主体部前端面向前延伸一定距离且位于上、下舌板部中间,所述上、下舌板部与印刷电路板前端缘平行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包围于部分印刷电路板及线缆外并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金属遮蔽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由上、下盖体组合而成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及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并自绝缘本体内延伸而出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上具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前端面向前延伸一定距离的上、下舌板部,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具有对接用接触点的前端缘及与前端缘相对具有供线缆连接的接触点的后端缘,所述印刷电路板前端缘自绝缘本体主体部前端面向前延伸一定距离且位于上、下舌板部中间,所述上、下舌板部与印刷电路板前端缘平行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包围于部分印刷电路板及线缆外并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金属遮蔽壳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遮蔽壳体由上壳体及 下壳体组合而成并分别置于印刷电路板的上、下两侧,所述金属遮蔽壳体遮蔽于印刷电路 板后端缘、线缆的前端及其二者的连接处。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壳体两侧均设有的卡 钩及卡槽,上壳体的卡钩穿过印刷电路板与下壳体上的卡槽相配合,下壳体上的卡钩穿过 印刷电路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刘苏峰,赖金德,李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