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仲山专利>正文

牙线器及其所使用的牙线与该牙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748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牙线器及其所使用的牙线与该牙线的制造方法,其牙线器是由本体、定位元件、握把等部分组成的,其中本体前端设置有一对相互对应的钩部,后端设有一可容置牙线的握把,本体中穿设有一可与本体的长槽中滑移并定位于该长槽上适当处的定位元件;握把内形成一可容置牙线的容置空间,该牙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棉纱线材每隔适当长度加以打结成环状,使其形成至少具有一结的复数个签状线体相毗连的预型材。(*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牙齿的。目前,随着人类生活日趋文明,个人的卫生习惯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就口腔保健方面而言,过去人们只是使用一般的竹、木制牙签,但是这些用品大多数无法保证卫生,且于口腔及牙齿的保健不利,现在市面上普遍可见到的牙线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属于一种抛弃型产品,即一次性使用的产品,该牙线器是由塑胶一体成型一概成菜刀状的牙线体A,由于该牙线体A上穿固一供剔牙的牙线A1,消费者每次要使用时就取出一支或一支以上该牙线器进行清理牙缝的工作,用后即抛弃;由于这种清理牙缝的工作可以说是注重口腔卫生者每天甚至每餐之后必做的例行公事,因此,这种牙线器体积虽小,但其使用量日积月累下来也是相当惊人,再加上其牙线体A是塑胶制品,因此,在用完即丢的情形下势必造成环境的污染。另外,上述牙线器,其牙线A1仅为一直线状,这对于牙缝较大者往往不易达到撤底清理的目的,而牙线A1与牙线体A互呈平行,这对于清理口腔内侧的牙缝不甚方便,并且该牙线A1松弛之后便无法使其紧绷,因此,除了环保问题之外,其在使用效果上也仍有不尽理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减少浪费及环境污染、并且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牙线器是由本体、定位元件、握把等部分组成的,其中本体前端设置有一对相互对应的勾部,后端设有一可容置牙线的握把,勾部末端开叉形成一勾嘴,顶端凹设有一与勾嘴连通的凹沟,本体的壁面上与勾部反向处形成一长槽,本体中穿设有一可与本体的长槽中滑移并定位于该长槽上适当处的定位元件,握把呈中空长形体,其一端可与本体的嵌接部相互套接,其内部凸设有一可配合嵌设于本体长槽的凸肋,于凸肋附近设置有一隔板,借助该隔板在握把内形成一可容置牙线的容置空间,再于其上配合螺设一盖体;牙线是一其上形成有至少一结的环状线体,该牙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棉纱线材每隔适当长度加以打结成环状,使其形成至少具有一结的复数个签状线体相毗连的预型材;将预型材浸泡具消毒、杀菌及硬化或治疗效果的药水中;将该浸过药水的预型材上的环状线体制成签状牙线并加以干燥;将预型材的各签状牙线裁开,制成复数个签状牙线。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作进一步的详述。图1为目前使的用牙线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所使用的牙线的制造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牙线器是由本体、定位元件、握把等部分组成的,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包括本体(1),定位元件(2)及握把(3),本体(1)呈中空长形体,后端形成一嵌接部(12),本体(1)壁面上与勾部(11)反向处形成一长槽(13),长槽(13)延伸至嵌接部(12),其两侧对应形成有数组定位齿(131),勾部(11)的末端开叉形成一勾嘴(111),其顶端凹设有一与勾嘴(111)连通的凹沟(112),勾嘴(111)的二开叉端的长短不同,其位于勾部(11)内侧的一端(113)较长且末端往后弯折形成一限位凹弧面(114)。定位元件(2)包括有一固定杆(21),其可穿设于本体(1)内并可于本体(1)中滑移,其上间隔垂设有一末端呈适当开叉状的柱状体(22)及凸柱(23),柱状体(22)上套设有一定位部(24),定位部(24)呈套环状,其底部凸设有一对可配合卡制于本体(1)长槽(13)任一组定位齿(131)上的凸齿(241),由于柱状体(22)末端呈开叉状的设计,故其具有一将定位部(24)往下推移的力量,当将定位元件(2)穿设于本体(1)中时,定位部(24)与凸柱(23)凸伸于本体(1)长槽(13)外,且定位部(24)的凸齿(241)可卡制于长槽(13)的定位齿(131)上;握把(3)呈中空长形体,其一端(31)可与本体(1)的嵌接部(12)相互套接,其内部凸设有一可配合嵌设于本体(1)长槽(13)的凸肋(311),于凸肋(311)附近设置有一隔板(32),借助该隔板(32)在握把(3)内形成一可容置牙线的容置空间(33),该握把(3)的中间一端是开口端(34),可将牙线自该开口端(34)置入容置空间(33)中,再于其上配合螺设一盖体(35)。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牙线的制造方法为1、将棉纱线等线材每隔适当长度加以打结成环状,使其形成复数个至少具有一结的环状线体相毗连的预型材;2、将1所述的预型材浸泡于具消毒、杀菌及硬化或治疗效果的药水中;3、将2所述的浸泡过药水的预型材上的环状线体制成签状牙线并加以干燥;4、将3所述的预型材的各签状牙线裁开,制成复数签状牙线。另外要注意的是该环状线体上的结也可设成大小不同状,以增进其使用效果;该预型材是可依使用上的不同需求而选择浸泡于不同药水中,例如其可浸泡于具治疗口内疱疹、牙周病等牙齿症状的药水或预防蛀牙的药水中,分别制成具特别治疗效果的牙线,以提供患者于清洁齿缝之余兼具治疗效果;或者其也可浸泡于一般具消毒、杀菌的药水中,提供一般使用者干净、卫生的牙线;至于其浸泡的药水须兼具硬化效果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使其干燥时固定成签状造型,以方便容装于本专利技术牙线器的容置空间(33)中,另一方面是在于方便辨识,因其一旦经使用过之后便不可能再恢复签状外观,以使消费者可很容易地辨识出是否已被使用过,以防止有重复使用而造成细菌感染的情事产生。至于该签状牙线于制造时,其长度大小是应与握把(3)的容置空间(33)相配合,以可储存于其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如图4所示,在使用时可打开盖体(35)取出一签状牙线B,将牙线放在于心上搓揉,使对合的部位分开而恢复成一环状线体,将其勾设于牙线器本体(1)的二开叉状勾嘴(111)上,及套设于凸柱(23)上,然后将定位部(24)往上拉动,调整定位元件(2)与本体(1)的长槽(13)的相对位置,直到牙线B限位于本体(1)勾部(11)的凹沟(112)中并紧紧地撑设于勾嘴(111)与凸柱(23)上时,再放开定位部(24),使定位部(24)上的凸齿(241)卡制于与其相对应的定位齿(131)上,即完成了牙线B的安装,此时使用者便可以手握住该握把(3),以位于该二勾部(11)之间呈紧绷状态的牙线部位进行剔牙;当不使用时,可将定位部(24)往上拉动,使凸齿(241)脱离与本体定位齿(131)的卡制,即可将牙线B取出丢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体(1)勾嘴(111)其位于勾部(11)内侧的一端(113)是较长且末端往后弯折形成一限位凹弧面(114),因此,该牙线B是可轻易地勾设于该勾嘴(111)上而抵靠于限位凹弧面(114)上以及限位于凹沟(112)中,形成一稳固套设状态。此外,该牙线B上的结B1是可更紧密的贴合于齿缝较大者的齿缝中,并更彻底的清除其齿垢;当然若一般人使用时,若不须使用到该结B1的部份,则可转动该牙线B使该结B1移开本体(1)二勾部(11)之间的位置即可。参阅第五图,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亦包括有本体(4)、定位元件(5)及握把(6);本体(4)亦呈中空长形体,其前端往前向下凸伸有一对相互对应之勾部(41),后端形成有一嵌接部(42);本体(1)壁面上与勾部(41)反向处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线器及其所使用的牙线与该牙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有本体、定位元件、握把及牙线;本体是呈中空长形体,其前端往前向下凸伸有一对相互对应的勾部,后端形成有一嵌接部;各勾部末端开叉形成有一勾嘴,顶端凹设有一与勾嘴连通的凹沟,本体壁面上与勾部反向处形成有一长槽,该长槽是延伸至该嵌接部;定位元件是供穿设于该本体中并可于本体中滑移,其上设有一定位部及一凸柱,当将该定位元件穿设于该本体中时,该定位部是与凸柱凸伸于该本体长槽外,其并可定位于该长槽上适当处;握把呈中空长形体,其一端可配合套接该本体的嵌接部,另一端是形成有一可容置牙线的容置空间,再于其上配合螺设一盖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线器及其所使用的牙线与该牙线的制造方法,其中,本体勾部勾嘴的二开叉端的长短不相同,其位于勾部内侧的一端是较长且末端往后弯折形成一限位凹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仲山
申请(专利权)人:沈仲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