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棒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3271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肥棒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施肥棒由棒体和肥料构成,棒体的上部开口,底部封口,棒体一侧开有若干个细孔,棒体内填装肥料。所述使用方法如下:沿树木滴水线周围将施肥棒插入或楔入土壤,带孔的一面朝向树干的方向,深度一般是20~30厘米。这种肥料施用方法操作简便,并可以多次反复使用。全层、全时供给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具有缓释、环保,肥料利用率高的优点,可以广泛用于果树、藤本植物、园林树木、盆栽花卉、盆景植物等。减少养分淋失,全层、全时养分供给,一次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劳动力,有效地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尤其在沙土、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使用,减少养分淋失的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果树、园林树木、盆栽花卉、盆栽苗木等的高效低成本的施肥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果树、园林树木以及盆栽花卉、盆景苗木等的施肥常用的方法是撒施、条施等,常常使肥料损失严重。例如,在山地、坡地的果园,施肥后肥料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流失严重;而土质较轻的沙地等土壤,肥料则随降雨后的下渗水流淋失也非常严重;或者肥料在偏碱性的土壤表施,则氮肥挥发损失很大。以上这些损失使氮肥利用率往往不超过25%,3/4的氮肥都损失掉了,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并导致地下水、江河等地表水等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果树或者园林树木,或者盆栽花卉等植物,吸收养分的侧根主要分布于土壤上层,即5~30厘米的土层;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一般与树木的冠幅大小相一致,即主要分布在树冠外围边缘的圆周(滴水线以内),除底肥施入较深外,追肥都是表施,尤其是氮肥表施,会造成肥料的极大损失。深施,并分层施肥是最好的施肥方法。但是,对果树,园林树木等植物,要采用分层施肥费时费力。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棒由棒体和肥料构成,棒体的上部开口,底部封口,棒体一侧开有若干个细孔,棒体内填装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棒由棒体和肥料构成,棒
体的上部开口,底部封口,棒体一侧开有若干个细孔,棒体内填装肥
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沿棒体
纵向交错排列,其直径为2~3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为PVC
塑料管、纸筒或金属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的直径
为1~5厘米,管壁厚3~5毫米,长10~3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为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中农欣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