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369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组装于基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盖于基体上的盖体以及组装于盖体并用于驱动盖体使其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凸轮,其中盖体与基体中其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具有至少一个可与凸块相接触并与盖体移动方向偏离一个角度的一个抵持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凸块与凹槽相配合,可有效防止盖体变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性连接芯片模块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25645号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的基 座、收容于端子收容孔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盖接于基座上并可相对于基座滑动的盖体以及装 设于基座与盖体间的驱动构件。基座一端设有座孔,盖体对应基座的端子收容孔设有若干贯 穿孔以及对应基座座孔设有盖孔。驱动构件收容于盖体的盖孔以及基座的座孔内以驱动盖体 相对于基座滑动。转动凸轮时,凸轮向盖体施加一个沿盖体移动方向的推动力,用于驱使盖体于基体上移 动。同时凸轮与盖体之间产生一个横向的与前述推动力方向相垂直的摩擦力。此摩擦力使得 盖体形成一个扭转趋势并导致盖体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影响到芯片模块的针脚与基体中导电 端子之间的可靠连接。因此,有必要对所述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盖体变形的电连接器。本技术电连接器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组装于基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盖于基体上的盖体以及组装于盖体并用于驱动盖体使其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凸轮,其中盖体与基体中其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具有至 少一个可与凸块相接触并与盖体移动方向偏离一个角度的一个抵持面。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配合,可有效防止盖体变形。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凸轮。图6为图4中圈内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l为本技术电连接器l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及图3为图1的分解图。电连接器1包括基体2、组装于基体2中的若干导电端子8、盖于基体2上的盖体5以及用于驱动盖体5相对于基体2移动的凸轮6。基体2包括相邻的端子收容部20以及凸轮定位部21,其中端子收容部20中形成若干以矩阵方式排列的端子收容孔200,导电端子8分别收容于端子收容孔200中。盖体5外形和基体2相似,其包括相邻的一个承载部50以及一个凸轮收容部51,以分别与基体2的端子收容部20以及凸轮定位部21相对应。承载部50用来搭载芯片模块(未图示),其上设有若干供芯片模块底部针脚穿过的通孔500。凸轮收容部51靠近基体2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511, 一个容纳孔510从第一凹槽511底部将盖体5贯穿。凸轮定位部21靠近盖体5的一侧设有一个第二凹槽210,并于第二凹槽210底部开设一个贯穿基体2的椭圆形穿孔211。盖体5的两侧向下延伸出侧壁501,侧壁501卡于基体2的两侧,用于导引盖体5的移动。承载部50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未设有端子孔的平整平面502。第一凹槽511的对称两侧向基体2垂直凸伸出两个截面呈四边形的凸块52。凸块52包括一个顶面522以及位于凸块5右侧的抵持壁521。凸轮收容部51的第一凹槽511中收容一个加强件4,加强件4紧密地结合在第一凹槽511中并于其上开设一个驱动孔40。凸轮定位部21的第二凹槽210中收容一个加强片3,其上开设一个与第二凹槽210底部穿孔211相对应的椭圆形定位孔30。第二凹槽210的两侧对应凸块52的位置各设有一个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四边形凹槽22以与盖体5的凸块52相配合。凹槽22包括相对的前侧壁222、后侧壁223以及位于凹槽22右侧的抵持面221。所述凸块52的抵持壁521可抵持于凹槽22的抵持面221上。如图5所示,凸轮6为金属材质制成,其收容在盖体5中,用于驱动盖体5于基体2上方移动。凸轮6为四个圆柱体结构叠加而成,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减小,依次为扭转头部61、驱动部62、定位部63以及固定端64。其中扭转头部61位于凸轮收容部51的容纳孔510中,其上设有一个供工具如螺丝刀操作的狭槽611。驱动部62收容于加强件4的驱动孔40中,用于驱动盖体5移动。定位部53位于加强片3的椭圆形定位孔30以及第二凹槽210底部的穿孔211中,用来保证凸轮6于盖体运动方向上的定位。固定端64穿至基体2的底部,用来和一个固定片7相结合,以防止凸轮6从电连接器1中脱落。以上扭转头部61与驱动部62为共享一条中心线,而定位部63与固定端64为共享一条中心线,两条中心线相偏离,驱动部62与定位部63的边缘相切重点参照图l,当盖体5处于开启状态时,通孔500与导电端子7相对应,此时可将芯片模块(未图示)放置到承载部50上,芯片模块底部的针脚穿过通孔500而插入到导电端子7中。当凸轮6顺时针旋转时,盖体5由开启状态转至闭合状态。由于凸轮6的驱动部62与定位部63之间的直径不等且中心线相偏离,同时由于定位部63被限制于定位孔30中而在盖体5移动方向上没有活动的空间,故驱动部62可于盖体5移动方向上驱动加强件4,即而驱动整个盖体5移动。顺时针转动凸轮6时,凸轮6对盖体5产生一个方向与盖体5移动方向垂直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在图4中为水平向右。从电连接器的底部观察,如图4所示,凸轮6对盖体5产生一个方向与盖体5移动方向垂直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并产生一个使盖体5具有逆时针旋转趋势的力矩。凹槽22的位于右侧的抵持面221为沿顺时针方向偏离盖体5运动方向一定角度,且该角度为一个锐角。凸块52的位于右侧的抵持壁521亦为沿顺时针方向偏离盖体5运动方向一定角度,且该角度为一个锐角。盖体5处于开启状态时,凸块52的顶面522抵持于凹槽22的前侧壁222上,抵持面221与抵持壁521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从而提供凸块52在凹槽22中移动的空间。当凸轮6顺时针旋转时,凸块52于凹槽22中由前侧壁222向后侧壁223方向移动,抵持壁521抵靠于抵持面221上滑动直至最终抵止于抵持面221上,盖体5处于关闭状态。抵持壁521抵持于抵持面221上的过程中,抵持面221提供给凸块52—个沿垂直于抵持面221方向上的抵持力,此抵持力可分解为一个向上以及一个向左的分力。其中该向左的分力可平衡上述凸轮6转动对盖体5产生的向右的摩擦力,抵销了凸轮6运动对盖体5造成的沿逆时针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可有效抵抗盖体5的旋转效应并防止盖体5变形。同理,若凸轮向相反方向转动为闭合电连接器,只需要将抵持面设置成向相反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即可。此外,本技术电连接器也可以将凸块设置于基体上并将凹槽设置于盖体上。凸块和凹槽的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另外,电连接器的凸块和凹槽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其它的形状,而非四边形。抵持面与抵持壁偏转的角度亦可不同,并可根据需要作出调整,同样可以实现有效抵抗盖体的旋转效应并防止盖体变形的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组装于基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盖于基体上的盖体以及组装于盖体并用于驱动盖体使其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凸轮,其特征在于:盖体与基体中其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具有至少一个可与凸块相接触并与盖体移动方向偏离一个角度的一个抵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基体、组装于基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盖于基体上的盖体以及组装于盖体并用于驱动盖体使其相对于基体移动的凸轮,其特征在于盖体与基体中其一设有凹槽,另一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具有至少一个可与凸块相接触并与盖体移动方向偏离一个角度的一个抵持面。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凹槽的 截面为四边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凸块的 数目分别为两个并对称分布于凸轮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于基体 上,凸块设于盖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 收容部,凸轮收容部靠近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第一[ 收容有一个加强件,加强件设有一个驱动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具有端子 收容部以及一个凸轮定位部,所述凸轮定位部和所述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明伦郑志丕钱正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