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181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有效分离渣铁的撇渣器。该撇渣器包括在沟头前设置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挡渣板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挡渣板与沟头之间为小井,所述撇渣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沟头,每一个沟头前相应设置有一道下渣沟砂坝和一道挡渣板。其中至少一个沟头所对应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之间设置有残渣沟砂坝,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低于该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该撇渣器在现有撇渣器基础上增设沟头及相应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进行多次分离,延长了渣铁停留时间,有利于渣铁的有效分离;还可利用残渣沟砂坝进一步对渣铁进行分离,极大地改善了渣铁分离效果,尤其适合于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高炉炉前出铁时渣铁分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
中炼铁附属设备,特别涉及高炉炉前出铁时渣铁分离装置,撇渣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炼铁生产中,由于高炉内流出的渣铁密度不同,因此,利用撇渣器来实现渣铁分离。钒钛磁铁矿冶炼中,因存在Ti02过还原问题,炉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渣铁的分离效果。炉温较高时,大部分渣经撇渣器后被分离出去并流入渣罐中,但仍有小部分渣未被有效分离出去而流入铁水罐中。高炉内炉温经常波动,现用撇渣器系在主铁沟的沟头前设置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挡渣板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挡渣板与沟头之间为小井,铁水进入主铁沟经挡渣板后,大部分渣经下渣沟砂坝流入渣罐中,少部分未与铁分离的渣通过过道眼及小井后流入铁水罐。由于高炉炉温一般经常波动,此时经常出现渣铁分离效果差,如下铁水罐上的渣冷却变硬,还将给后步工序如脱硫等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不得不用铁锤将其砸开才能脱硫,影响了正常脱硫生产,给生产组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公开号为CN200967826的中国专利于2007年10月31日公开的一种复合撇渣器,基本解决了撇渣器耐高温铁水冲刷、抗渣侵蚀的问题。公开号为CN2737800的中国专利于2005年11月2日公开的一种撇渣器,延长了挡渣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上述撇渣器都是采用一道挡渣板撇渣,特别是对于含钛炉渣不能有效地分离,经常出现渣铁不分现象,造成铁水损耗和后部工序组织困难。鉴于此,有待于对现有的撇渣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撇渣器渣铁分离效果不好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分离渣铁的撇渣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撇渣器,包括在沟头前设置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挡渣板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挡渣板与沟头之间为小井,所述撇渣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沟头,每一个沟头前相应设置有一道下渣沟砂坝和一道挡渣板。其中至少一个沟头所对应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之间设置有残渣沟砂坝,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低于该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撇渣器基础上增设沟头及相应的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进行多次分离,并延长了渣铁停留时间,有利于渣铁的有效分离;在下渣沟砂坝和挡渣板之间还可设置有残渣沟砂坝,进一步对渣铁进行分离,极大地改善了渣铁分离效果,尤其适合于利用钒钛磁铁矿冶炼的高炉炉前出铁时渣铁分离。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标记为,l一主铁沟;2 —下渣沟砂坝;3 —挡渣板;4一沟头;6 —残渣沟砂坝;9一支铁沟;IO —小井;ll一过道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撇渣器,包括在沟头4前设置的下渣沟砂坝2和挡渣板3,挡渣板3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11 ,挡渣板3与沟头4之间为小井10,铁水流入主铁沟1经第一道挡渣板3后,大部分渣经第一道下渣沟砂坝2流入渣罐中,少部分未与铁分离的渣通过第一个过道眼11及第一个小井10后流向第二道挡渣板3,并经第二道下渣沟砂坝2和残渣沟砂坝6流入渣罐中,铁水中的炉渣被进一步分离后,铁水经第二个过道眼11及第二个小井10后流入支铁沟9。本技术极大地减少了铁水罐内带渣量,有利于炼钢工序的组织生产,并减少了铁水损耗。需要时,也可以在第二个沟头4后再设置第三道下渣沟砂坝、第二道挡渣板和第三个沟头,……。残渣沟砂坝6—般设置在最后一道下渣沟砂坝和最后一道挡渣板之间,且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低于最后一道下渣沟砂坝的坝底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撇渣器,包括在沟头(4)前设置的下渣沟砂坝(2)和挡渣板(3),挡渣板(3)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11),挡渣板(3)与沟头(4)之间为小井(10),其特征是:所述撇渣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沟头(4),每一个沟头(4)前相应设置有一道下渣沟砂坝(2)和一道挡渣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撇渣器,包括在沟头(4)前设置的下渣沟砂坝(2)和挡渣板(3),挡渣板(3)与沟底之间为过道眼(11),挡渣板(3)与沟头(4)之间为小井(10),其特征是所述撇渣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沟头(4),每一个沟头(4)前相应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胜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