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128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两个塑壳断路器,所述电机与一回转轮固定并驱动其转动,所述回转轮上偏心设有两个滚珠,所述每个滚珠各驱动一个绕轴旋转的叉形回转板,所述叉形两个回转板控制两个塑壳断路器的交替分闸和合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可靠,设计新颖,思路独特;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使采用本机械联锁传动装置的CB级单电机双电源的性能更为优越、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两台塑壳断路器的单电机双电源装置,尤其是一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部分,属于低压开关附件

技术介绍
在专业配套的低压电器行业,现有的双电源控制主要分为CB级和PC级两种,而CB 级双电源又可分为单电机控制和双电机控制,一般采用两台塑壳断路器进行电源的切换。 为了保证只用一台塑壳断路器闭合,除了电气联锁外,还要有结构复杂的机械联锁装置这 样不仅结构复杂,而其还有体积大和成本高的不足。如专利ZL00203798. X揭示的一种机械 联锁传动装置,断路器的手柄均处于绷紧状态,照成断路器中的弹簧易损伤,使用寿命短; 专利ZL02230503. 3揭示的一种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在合闸后电机断电位置难确定、没有余 量,早断电合闸不可靠,晚断电时带动手柄的滑块会压紧手柄,造成塑壳断路器中的手柄常 期处于受力变型状态;同时在合闸过程中会出现带动手柄的滑块对手柄的非正常冲击,影 响塑壳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有较大合闸断电位置余 量,在合闸状态下滑块不压紧手柄;在合闸过程中不会出现非正常冲击;且其他性能优越 于同类产品的用于CB级单电机双电源中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 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两个塑壳断路器,所述电机与一回转轮固定并驱动其转动,所述回转轮上偏心设有两个滚珠,所述每个滚珠各驱动一个绕轴旋转的回转板,所述两个回转板控制两个塑壳断路器的交替分闸和合闸。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回转板的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在电机的两侧,所述回转板的一端控制所述塑壳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另一端呈叉形设置,由两个凸台组成。 再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板的其中一个凸台由触发段和合闸段组成,所述触发段和合闸段为两段相互成角度的直线段。 再进一步地,所述滚珠在回转轮的转动过程中与回转板的凸台滚动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塑壳断路器从分闸切换成合闸时,所述滚珠依次从触发段滚动到合闸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回转轮上设有一圆弧槽,有一轴设于所述圆弧槽内,并与所述圆 弧槽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板上设有与所述回转轮的圆周面滑动连接的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可靠,设计新颖,思路独特;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使采用本机械联锁传动装置的CB级单电机双电源的性能更为优越、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 图2 图3 图4 图5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当塑壳断路器II处于再扣状态时,本技术的俯视图。 当塑壳断路器1、塑壳断路器II均处于分闸状态时,本技术的俯视图。 由塑壳断路器双分位置到塑壳断路器I再扣状态时,本技术的俯视图。 当塑壳断路器I合闸、塑壳断路器II处于分闸电机刚断电的过程状态时,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 :当塑壳断路器I合闸、塑壳断路器II处于分闸最终视图。其中l轴2回转板21回转板凸台22回转板凸台3轴4滚珠5回转轮6滚珠7轴8回转板81回转板凸台82回转板凸台9轴10电机11轴12塑壳断路器I13塑壳断路器I114圆弧槽15触发段16合闸段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结合图1和 图2所示,包括电机IO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塑壳断路器12、13,所述电机10与一回转轮5固 定并驱动其转动,所述回转轮5上偏心固设有两个滚珠4、6。所述电机10还对称设有两个 回转板2、8,所述滚珠4驱动回转板2绕轴1旋转,所述滚珠6驱动回转板8绕轴9旋转。 所述两个回转板2、8控制两个塑壳断路器12、13的交替分闸和合闸。 所述两个回转板2、8的形状和功能相同,现已其中一个回转板2为例。该回转板2 的一端控制所述塑壳断路器112的分闸和合闸,另一端呈叉形设置,如图2所示,由两个凸 台21、22组成。所述凸台21的表面为一圆弧的导向段。所述凸台22由触发段15和合闸 段16组成,所述触发段15和合闸段16为两段相互成角度的直线段,其作用容后详述。同 样,回转板8控制塑壳断路器1113的分闸和合闸,由两个凸台81、82组成。该凸台81、82 与凸台21、22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 当回转轮5被电机10驱而的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滚珠4、6会与回转板2、8的凸台 按顺序滚动连接。进一步地,当所述塑壳断路器从分闸切换成合闸时,所述滚珠依次从触发 段滚动到合闸段。 下面通过双电源装置对塑壳断路器的控制的过程来进一步说明。 塑壳断路器II从合闸到分闸的过程中塑壳断路器II达到再扣位置时(见图2所 示),该机构所起的作用由电机10带动与之固定回转轮5逆时针旋转,使铆牢在回转轮5 上的滚珠6绕电机10转动,进一步滚珠6带动回转板8绕轴9转动,到达图2所示位置,此 时塑壳断路器II到达最大分断位置即再扣位置,塑壳断路器1113的手柄不能再向下动作,否则会使手柄断裂;本技术通过图2所示结构来解决,滚珠6逆时针转到回转板8的回 转板凸台81时回转板8绕轴9顺时针旋转到极限,此时滚珠6完全抵接在回转板凸台81 上,确保手柄不再向下动作,且到分闸位置(见图3)有段过程确保塑壳断路器II13分闸的 可靠性。 由当塑壳断路器I、II处于分闸状态(见图3)到塑壳断路器I最终合闸(见图6) 的过程中需经历图4,图5两个状态。 如图4至图6所示,由电机10带动与之固定回转轮5逆时针旋转,使铆牢在回转轮 5上的滚珠4绕电机10转动,进一步滚珠4带动回转板2绕轴1转动,到达图4所示位置, 此时塑壳断路器112到达最大分断位置即再扣位置。进一步电机10继续带动与之固定回 转轮5逆时针旋转,使铆牢在回转轮5上的滚珠4绕电机10转动,进一步滚珠4带动回转 板2绕轴1转动,到达图5所示位置,此时塑壳断路器112合闸同时电机断电。更进一步, 电机及机构由于惯性原因,回转轮5继续逆时针转动,但回转板2不转动,最终在轴11的限 位和电机刹车的双重作用下停在图6所示的最终位置。 相反电机10带动与之固定回转轮5顺时针旋转则塑壳断路器112分闸操作进一 步塑壳断路器II合闸操作。 所述轴ll的限位具体结构为所述回转轮5上设有一不完全的圆弧槽14,轴11设于所述圆弧槽14内,并与所述圆弧槽14滑动连接。当电机10带动回转轮5转动时,轴11相当于在圆弧槽14内滑动,而圆弧槽14的两端即起到对轴11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板2、8上设有与所述回转轮的圆周面滑动连接的轴3、7。由轴3、7和回转轮5的作用下,使塑壳断路器I、 II无法同时合闸,起到互连锁的作用。 本技术还有多种实现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两个塑壳断路器,所述电机与一回转轮固定并驱动其转动,所述回转轮上偏心设有两个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滚珠各驱动一个绕轴旋转的回转板,所述两个回转板控制两个塑壳断路器的交替分闸和合闸。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及两个塑壳断路器,所述电机与一回转轮固定并驱动其转动,所述回转轮上偏心设有两个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滚珠各驱动一个绕轴旋转的回转板,所述两个回转板控制两个塑壳断路器的交替分闸和合闸。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回转板的形状相同,并对称设置在电机的两侧,所述回转板的一端控制所述塑壳 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另一端呈叉形设置,由两个凸台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铭达徐惠兴毛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未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