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叠合、塔梁固结千米级连跨悬索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5722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钢混叠合、塔梁固结的千米级连跨悬索桥,包括以加劲主梁形成的行车道、用于悬吊加劲主梁的均匀布置的竖向吊索、承受竖向压力的主缆索、承受主缆索拉力的两岸锚碇,以及左右两索塔,其特征是沿桥轴线,在左右两索塔之间增加设置至少一只中塔,各中塔与加劲主梁之间至少一个中塔为固结,相邻塔间形成一跨,共有至少两跨相连形成连跨悬索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单跨悬索桥跨度大于2000m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或工程难度、风险大、造价高的缺点,合理的中塔刚度选择能满足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抗震、车辆荷载等外力作用的变形和稳定要求。其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难度小、经济性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悬索桥,尤其是千米级大跨径悬索桥。
技术介绍
传统的桥梁主要有梁桥、拱桥、斜拉桥、立交桥、悬索桥及其他体系。中小跨径中梁桥、立交桥、拱桥应用较为普遍,斜拉桥、悬索桥主要应用于大跨径,而尤以悬索桥良好的跨越能力越来越为大型通道工程所研究并应用。图1所示,悬索桥是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端锚碇,以承受拉力的缆索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由缆索3a、索塔la、锚碇2a、吊杆4a、桥面系等部分组成。从缆索3a垂下许多吊杆4a,把加劲梁5a吊住,在加劲梁5a之上设置桥面,同缆索形成组合体系。随着现代桥梁工程向超大跨度、跨海(峡)工程的发展,图1所示的传统的双塔悬索桥由于主跨跨度增加带来的工程难度及造价几何级增大,其发展应用在超大跨桥梁上产生了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受力合理、施工难度较小、造价更经济的钢混叠合、塔梁固结千米级连跨悬索桥。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钢混叠合、塔梁固结的千米级连跨悬索桥,包括以加劲主梁形成的行车道、用于悬吊加劲主梁的均匀布置的竖向吊索、承受竖向压力的主缆索、承受主缆索拉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混叠合、塔梁固结的千米级连跨悬索桥,包括,以加劲主梁(9)形成的行车道、用于悬吊加劲主梁(9)的均匀布置的竖向吊索(8)、承受竖向压力的主缆索(7)、承受主缆索拉力的两岸锚碇,以及左右两索塔,其特征是沿桥轴线,在所述左右两索塔之间增加设置至少一只中塔(13),所述各中塔(13)与加劲主梁(9)之间至少一个中塔为固结,相邻塔间形成一跨,共有至少两跨相连形成连跨悬索桥。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混叠合、塔梁固结的千米级连跨悬索桥,包括,以加劲主梁(9)形成的行车道、用于悬吊加劲主梁(9)的均匀布置的竖向吊索(8)、承受竖向压力的主缆索(7)、承受主缆索拉力的两岸锚碇,以及左右两索塔,其特征是沿桥轴线,在所述左右两索塔之间增加设置至少一只中塔(13),所述各中塔(13)与加劲主梁(9)之间至少一个中塔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筱北殷永高杨进张敏张强孙敦华徐宏光杨光武王胜斌章征张立奎车承志吴志刚朱福春吕奖国赵先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