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辊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406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托辊轴承,轴承内圈沟径为24.250~24.280mm,钢球直径为8.720~8.745mm,粒数为7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轴承对污物的敏感性,有效地解决了轴承的防卡问题,并且大大地延长了托辊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用带式输送机高效防卡托辊轴承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及露天选煤工作场所条件恶劣,带式输送机械配套的普通轴承内的钢球直径较小,仅为7. 938mm,因此对进入轴承的污物极为敏感,容易卡死;且普通轴承的内圈沟道较宽,在经过工作的磨损之后,钢球易从中脱落出来,不但縮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也因此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托辊轴承,可以有效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托辊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及圈内的钢球,轴承内圈沟径为24. 250 24. 280mm,钢球直径为8. 720 8. 745mm。 —种托辊轴承,所述内圈沟径为24. 269mm,钢球直径为8. 731mm。 —种托辊轴承,所述的钢球为7粒。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托辊轴承所采用的钢球直径调整为8. 720 8. 745mm,内圈沟径调整为24. 250 24. 280mm,并且在钢球直径加大的前提下,将原有的8粒钢球縮减为7粒,增大钢球直径可以降低轴承对污物的敏感性,有效地解决了轴承的防卡问题;縮减内圈的沟道直径,保证沟道即使受到磨损,钢球也不会从中脱落出来,大大地延长了托辊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种托辊轴承,轴承内圈1及外圈2内有钢球3,轴承内圈1沟径范围为24. 250 24. 280mm,最佳直径为24. 269mm ;钢球2直径为8. 720 8. 745mm,最佳直径为8. 731mm,并且在钢球2直径加大的前提下,将钢球2縮减为7粒,增大钢球2直径可以降低轴承对污物的敏感性,有效地解决了轴承的防卡问题;縮减内圈1的沟道直径,保证沟道即使受到磨损,钢球也不会从中脱落出来,大大地延长了托辊轴承的使用寿命,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托辊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及圈内的钢球,其特征在于轴承内圈沟径为24.250~24.280mm,钢球直径为8.720~8.74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托辊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及圈内的钢球,其特征在于轴承内圈沟径为24.250~24.280mm,钢球直径为8.720~8.745mm。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徐伟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黄山市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