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能源范畴,更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是利用 能发射a或|3的放射性元素,通过转换效应转换成电能,这种电池可以实现瞬时或一段 时间的大电流放电,可广泛用于民用、军用等各行各业,如便携式电器(如手机、手提电脑 等)、电动车电池等。
技术介绍
面对当前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学家、金融企业家和学者,都认识到要 发展新能源和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21世纪是能源和环保的时代,也是石油和天然气即将 枯竭的世纪!核能将成为主要能源。因此,21世纪将是核能篷勃发展的时代,据统计,我国 现有11台核电机组一直保持安全运行,未来10年中美两国新建核电站数量将占世界一半。 截止2001年年底,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共有438座,总发电量为353千兆瓦。但专家 们同时还指出,全世界核燃料在反应堆里只消耗了 3%的铀之后就被当做废物处理!每 年要产生成千上万吨这样的废物,因为这些废物不废,所以人们称其为乏燃料。这些乏 燃料一直是被深深的埋藏在偏僻的地方,等待它们的是万年的漫长衰变期。这是很大的浪 费。如果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将乏燃料这座宝库充分利用起来,应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包括同位素热源(10)、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阴极(8)、阳极(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圆柱、扁圆、方形或长方形,由同位素热源(10)和热源包壳(11)构成的同位素热源组件,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与由导热管(7)和导热散热翅(13)构成的导热散热组件成垂直放置;所述的同位素热源(10)通过电子束焊机焊接密封在与不锈钢热源包壳(11)中并固定于凹形真空绝热件(9)中;所述的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热面对中紧贴于电能发生部件(12)上面,凹形真空绝热件(9)四周和上面放上弹性纳米隔热材料构成绝热层(5);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复合式储能同位素电池装置,包括同位素热源(10)、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阴极(8)、阳极(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圆柱、扁圆、方形或长方形,由同位素热源(10)和热源包壳(11)构成的同位素热源组件,电能发生部件(12)、可充电储能部件(4)与由导热管(7)和导热散热翅(13)构成的导热散热组件成垂直放置;所述的同位素热源(10)通过电子束焊机焊接密封在与不锈钢热源包壳(11)中并固定于凹形真空绝热件(9)中;所述的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热面对中紧贴于电能发生部件(12)上面,凹形真空绝热件(9)四周和上面放上弹性纳米隔热材料构成绝热层(5);所述的电能发生部件(12)采用低温或中温或高温温差电材料,热端温度在300℃以下至室温低温区采用Bi2Te3基合金,热端温度在600℃以下至300℃中温区采用PbTe基合金,热端温度在600℃至1100℃高温区采用SiGe基合金;所述的可充电储能部件(4)采用双电层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可充电储能部件(4)压贴在凹形真空绝热件(9)的上方,绝热层(5)覆盖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德,杨京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京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