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太平专利>正文

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及升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6168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的升降方法,将最终传动箱铰接在动力传动轴上,动力传动轴将动力输入给最终传动箱内供最终传动箱上的驱动轮轴带动驱动轮产生驱动动力,并且通过控制使最终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为中心摆动,驱动轮通过最终传动箱的摆动,实现驱动轮的上下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旋转臂、最终传动箱和驱动轮;所述最终传动箱铰接安装在动力传动轴上,最终传动箱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轮轴,通过本技术方案,机耕船的最终传动箱可以前后翻转,机耕船可以在旱地和水田分别轮换作业,在进行机耕时能够调整和改变机耕船的重心位置和高度,从而可以调整和改变耕作层深浅度,进行湖区淤泥田耕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适用水田和旱地的农田耕整的多 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及升降方法。
技术介绍
在长江中下游粮食种植区的水、旱田田块大小不一,地势高低不平,土壤结构复 杂,目前从事农田耕整的拖拉机、机耕船通用性差,使用范围窄,不能够适应复杂农田作业, 如拖拉机耕整泥较深的水田时,因车轮接触地表面积较小,压强大,轮子易打滑或下陷,造 成无法正常作业,在耕作一般水田时,因为一些大中型拖拉机自身重量大,再成自身下陷, 造成耕作时耕作层越耕越深,破坏了原有的土壤耕作层,出现漏水漏肥现象,目前的机耕船 不能耕旱田,特别是近年来水旱轮作的那些半干状态的田现在的机械难以完成耕作任务, 根据土壤结构复杂性及耕整条件恶劣的情况,现有耕作机械主要存在以下的缺陷1.现有技术中,不同的耕作土壤下,车轮与底盘之间的距离不能进行调整。2.不能够根据需要改变机身的重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水田和旱地的农田耕整的多 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及升降方法,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调整底盘与地面之间 的距离,并且同时改变机身的重心,提高驱动轮的附着力,可以方便的变换调整,以适用水 田和旱地的不同需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的升降方法,是将最终传动箱铰接在动力传动轴 上,动力传动轴将动力输入给最终传动箱内供最终传动箱上的驱动轮轴带动驱动轮产生驱 动动力,并且通过控制使最终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为中心摆动,驱动轮通过最终传动箱的 摆动,实现驱动轮的上下位移。一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旋转臂、最终传动箱和驱动 轮;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液压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最终传动箱的上端相 连接相连接,所述最终传动箱铰接安装在动力传动轴上,最终传动箱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轮 轴,所述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轮轴上。所述最终传动箱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水田连接点和旱地连接 点,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固定连接板上的水田连接点或旱地连接点相铰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由油箱和油泵、分配器、油缸构成,所述油箱和油泵、分配器、油 缸通过油管构成工作回路,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旋转臂的一端相铰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及方 法,通过本技术方案,机耕船的驱动轮可以前后翻转,机耕船可以在旱地和水田分别轮换作 业,在进行机耕时能够调整和改变机耕船的重心位置和高度,从而可以调整和改变耕作层深浅度,还可以进行湖区淤泥田耕作。各项作业转换灵活,耕整质量符号要求,作业效率高, 使用方便功率消耗可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水田作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旱地作业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耕船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仰视图。图中,1油箱、2油泵、3分配器、4油缸、5活塞杆、6旋转臂、7动力传动轴、8最终传 动箱、9驱动轮轴、10油管、11操纵杆、12水田连接点、13旱地连接点、14固定连接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的升降方法,是将最终 传动箱8铰接在动力传动轴7上,动力传动轴7将动力输入给最终传动箱8内供最终传动 箱8上的驱动轮轴9带动驱动轮产生驱动动力,并且通过控制使最终传动箱8沿动力传动 轴7为中心摆动,驱动轮通过最终传动箱8的摆动,实现驱动轮的上下位移。本专利技术涉及的 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包括液压驱动装置,旋转臂6、最终传动箱8和驱动轮;所述旋 转臂6的一端与液压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旋转臂6的另一端与最终传动箱8的上端相连接 相连接,所述最终传动箱8铰接安装在动力传动轴7上,最终传动箱8的下端设置有驱动轮 轴9,所述驱动轮安装在驱动轮轴9上。所述最终传动箱8上设置有固定连接板14,在固定 连接板14上设置有水田连接点12和旱地连接点13,所述旋转臂6的另一端与固定连接板 14上的水田连接点12或旱地连接点13相铰接。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由油箱1和油泵2、分 配器3、油缸4构成,所述油箱1和油泵2、分配器3、油缸4通过油管10构成工作回路,所 述油缸4的活塞杆5端部与旋转臂6的一端相铰接。在应用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对 液压驱动装置中的分配器3进行操作,油缸4中的活塞杆5在向前或向后移动时,带动旋转 臂6和最终传动箱8上固定连接板,以动力传动轴7为中心,下端驱动轮前后翻转,驱动轮 前后翻转的角度<160°,实现以下变化情况a、水田作业时,旋转臂6与最终传动箱8相连接的固定连接板14上的水田连接 点12相铰接,驱动轮向前翻转当油缸活塞杆5在向前移动至顶点时,驱动轮向下移至最低 点,船底与地面的距离出现最大值可达250mm,这时船的重心向前移至最前端41处,同理, 当油缸活塞杆5在向后移动至顶点时,驱动轮向上移至最高点,船底工与地面的距离出现 最小值可达100mm。b、旱田作业时,旋转臂6与最终传动箱8相连接的固定连接板14上的旱地连接 点13相铰接,驱动轮向后翻转当油缸活塞杆5在向前移动至顶点时,驱动轮向上移至最高 点,船底与地面的距离出现最小值可达100mm。这时船的重心向后移至最后端42处,耕旱田 时,船由船头导向轮和船尾驱动轮支撑,导向轮与驱动轮距离最大,防止船头上翘,当油缸 活塞杆5在向后移动至顶点时,驱动轮向下移至最低点,船底与地面的距离出现最大值可 达 250mm。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调整船的高度和重心, 调整耕作层深浅度,水田和旱地作业转换,还有利于湖区淤泥田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终传动箱铰接在动力传动轴上,动力传动轴将动力输入给最终传动箱内供最终传动箱上的驱动轮轴带动驱动轮产生驱动动力,并且通过控制使最终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为中心摆动,驱动轮通过最终传动箱的摆动,实现驱动轮的上下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最终传动箱铰接在动 力传动轴上,动力传动轴将动力输入给最终传动箱内供最终传动箱上的驱动轮轴带动驱动 轮产生驱动动力,并且通过控制使最终传动箱沿动力传动轴为中心摆动,驱动轮通过最终 传动箱的摆动,实现驱动轮的上下位移。2.一种多功能机耕船单边升降机构,包括液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臂、最 终传动箱和驱动轮;所述旋转臂的一端与液压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最终 传动箱的上端相连接相连接,所述最终传动箱铰接安装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平
申请(专利权)人:杨太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