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九宏专利>正文

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002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1),引流管(1)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引流管(1)或为“井”字型结构、或为“米”字型结构、或为“十”字型、或为“工”字型交叉结构。它克服了现有的双平行引流管易被引流物凝结导致堵塞引流管的情况增多,降低了引流效率,同时,使创面组织的愈合不同步和引流管出管方向单一,引流出口受到限制,操作不方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引流管分布更加均匀,增加了引流管的出管方向,引流更加方便,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上的一个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是适用于体表创面的一种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技术)是德国ULM大学 Wim Fleischman博士于1992年首创,形成理论雏形,并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1994年中国 裘华德教授首次将VSD技术应用于普外科,开创了 VSD技术在普外科应用的先河,专利技术人为 王彦峰、裘华德的专利CN 2276320[公开(公告)号],为VSD技术的第一个专利。从此, VSD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现有的VSD技术主要配置包括负压源(包括医用吸引机或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 置等),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它医用多孔泡沫、海绵或医用纱布(以下简称多孔泡沫 软垫),可粘贴密封用的透气薄膜(以下简称密封薄膜),引流容器,接头(包括二通接头、 三通接头或多通接头)组成。其结构形式为一端带侧孔的引流管(一般常用为平行放置 的二根管,小规格的为一根管,稍大规格的为三根或多根,以下描述以二根为例说明)通入 已钻好孔的多孔泡沫软垫内,再通过接头将引流管的出口端合并为一个出口,接通负压源 引流,将人体组织内的渗血、渗液、液化坏死的组织碎片以及脓液等液化物质引流至引流容 器内。 实际应用中,将多孔泡沫软垫包裹多侧孔引流管,放置在创面上或创腔内,再用密 封薄膜将多孔泡沫软垫和引流管出口端严密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就形成了一个高效引流系统(VSD系统)。 与现有的普通换药治疗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毒素重吸收率低,创面愈合 效益高,创面愈合时间短,医护人员工作量低,患者痛苦少,交叉感染率低,综合医疗费用低 等优点。 在我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VSD技术在体表创面使用时,仍存在如下问题 ①、常容易发生由于引流管的根数过少,引流管分布不均匀,使负压不能通过引流 管的刚性传导均匀地传递到泡沫内,而造成被引流物凝结导致堵塞引流管的情况增多,降 低了引流效率,同时,使创面组织的愈合不同步。②、引流管出管方向单一,引流出口受到限 制,操作不方便。特别是在腋窝、胭窝、会阴部、股内侧、臀沟等隐蔽复杂部位引流时,由于引 流管出管方向单一 (仅有纵向排列的两个方向有出管口,而侧方没有出管口 ),医生在临床 实际操作中不能根据病人体位和体表上引流管出管方向的不同而任意拼接多孔泡沫软垫。 而且,密封引流管出口处也很麻烦,尤其对大面积创面,往往有数十根引流管,通过多个三 通管、二通管或者多通管连接成一个出口,这时会在创面上形成了密如树枝的网状引流管 (俗称树枝网,如图9所示),十分影响患者的体位变化和正常生活,同时也给密封处留下 了很多可能漏气的隐患。拼接或串联多孔泡沫软垫同时也增加了手术者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甚至造成负压封闭引流的失败-一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 因此,在VSD技术中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引流管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它包 括带侧孔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 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流管或为井字型结构、或为米字型结构、或为 十字型、或为工字型交叉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或为半圆形管,或为扁形管,或为圆形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的连接处为弧形平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管的管孔内有突起的突起。 本技术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具有如下优点①.多根引流管的分布结 构,与两根引流管相比,使负压更加均匀地传导,减少了堵管的可能性,同时使创面组织各 部分的愈合更加同步。②.大面积的创面时,管头的二通接头可相互连接,减少了在手术现 场对引流管重新剪孔、穿孔、拼接、串连的麻烦,縮短了手术的时间,并杜绝了树枝网的情 况发生,方便不同创面的治疗。③.增加了引流管的出管方向,引流更加方便,特别有利于 对隐蔽复杂部位的引流。 .縮短了手术的时间,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縮短患者创面愈合 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井字型)。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米字型)。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十字型)。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工字型)。 图5为二个井字型引流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引流管为扁形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引流管为圆形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引流管为半圆形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装置(双平行管)在体表大创面治疗形成树枝 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突起,3. 二通接头,4.弧形,5.引流容器,6.负压源,7.多孔泡 沫软垫,8.三通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4 专利技术人经过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实践证实在体表组织创面造成引流管被引 流物堵塞与负压源、密封薄膜及引流管的结构有关。其中负压源、密封薄膜的密封要求医护 人员严格按操作规则及要求操作即可。造成引流管被被引流物堵塞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引 流管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如引流管的可供选择的引流出口过少,引流管的数量过少 等)。 参阅附图可知本技术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它包括引流管l,引流管 1上有侧孔(附图中未画出),引流管1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如图1 、图2、图3、图4所示),引流管可为井字型结构(如图1所示)、可为米字型 结构(如图2所示)、可为十字型(如图3所示)、可为工字型交叉结构(如图4所 示),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其它形式交叉的结构。这种结构增加了引流管l的出口方向, 同时增加了引流管1的根数,更方便引流。 引流管1的端头可通过二通接头3相互连接,对于大面积创面时,方便引流管之间 相互连接,不会造成树枝网(如图9所示)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縮短手术时间,同时方便 患者活动,并有利于患面的愈合(如图5所示)。 引流管或为半圆形管,或为扁形管,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方形管。半圆形管或扁 形管相对于圆形管而言,增大了与创面的间接接触面积,可减少负压吸引后引流管在创面 软组织肉芽上留下的压痕(不产生压痕的原因是①、在引流管与创面之间的多孔泡沫软 垫的厚度相对增加了。②、引流管位于多孔泡沫软垫上。③、引流管的端面为平面),甚至导 致肉芽组织的压迫性坏死的情况发生(如图6、图7、图8所示)。弓|流管1的连接处为弧形4平缓连接(如图3所示)。这种结构避免了引流物在 拐角处流动时,因角度急剧变化而发生的阻滞,甚至阻塞现象的发生。 引流管1的管孔内可以有突起2 (如图6、图7、图8所示),这种结构避免了因在负 压吸引后引流管内的空腔完全闭合的情况发生,即使负压过大,突起2之间也会产生间隙。 工作时,将多孔泡沫软垫置于体表组织的创面,因体表组织的创面不同于体腔内 需全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它包括带侧孔的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引流管(1)为至少二根引流管相互交叉连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管头负压引流管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1) 或为井字型结构、或为米字型结构、或为十字型、或为工字型交叉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九宏
申请(专利权)人:宋九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