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51578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衍生物有两种,其结构通式如下:制备方法是:取代酰卤或卤化物与芳香醛(酮)肟在二氯甲烷或DMF条件下进行酰基化或烷基化反应得到衍生物I;各种取代芳醛(酮)肟与制备的芳基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II。用作制备杀灭棉铃虫、小菜蛾、蚜虫、甜菜夜蛾、粘虫等主要生物害虫的杀虫剂或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物活性的肟醚(酯)类衍生物,原料易得,对生产设备要求简单、操作十分简便。该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简单新颖的芳基肟醚(酯)类化合物,有可能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的害虫综合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及化学农药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新 型肟醚或酯衍生物的制备。即用化合物取代(杂)芳醛(酮)肟与不同烷基化、酰基化试 剂或芳基异(硫)氰酸酯等制备新型肟醚及肟酯类化合物,以及在杀灭棉铃虫、小菜蛾、蚜 虫等主要生物害虫中的应用。新农药的创制是事关工农业进步、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重要科学技 术问题。农药作为害虫综合治理过程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广泛用于林业、水产、畜牧业、卫生害虫及传染病的防控等多个领域。而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环境保护、抗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均从不同的方面要求不断加强新农药的创制研 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据大量文献报道,肟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不仅 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用化学品研究领域也是重要的活性单元,如公开号 CNl 188764、CN101372470A、CN101602695A 和 EP0234045、US4843068 公开的化合物大多 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快速击倒等活性优点。如杀虫剂硫氟肟醚(HNPC-A2005)、 除草剂肟草安(Fluxofenim)、禾草灭(Alloxydim),杀菌剂霜脲霉(Cymoxan)、肟菌酯 (Trifloxystrobin)、啶斑肟(Pyrifenox)等农药结构中均含有肟醚特征结构,因此,该类 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和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是新农药创制的热点之一。本申请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系列含有肟醚单元的化合物,经活性筛选 发现了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虫活性,随后,为了进一步优化化合物结构,本申请人运用 生物电子等排原理、活性因子叠加法、含氟结构先导策略等对所设计的化合物进行了较为 系统的结构及活性优化,经初筛、复筛发现了部分结构简单且活性优良的肟醚、肟酯衍生 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 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杀灭棉铃虫、小菜蛾、蚜虫等主要生物害虫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其连接在肟醚 或酯单元上的芳杂环为含氟芳香基团,衍生物I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权利要求1.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其特征在于其连接在肟醚或酯单元上的芳 杂环为含氟芳香基团,衍生物I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其特征在于衍生物 I的结构通式中R1为氟、三氟甲基或氢;R2、R3为氢、卤素或氰基;Q为氢、苯基、苯氧基或苯硫基;G为2-氯噻唑-5-甲基、2-氯吡啶-5-甲基、对氟苄基、对溴苄基、甲磺酰基、异丁酰基、 α, α-二甲基正丁酰基或乙氧羰基;X为碳。3.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I,其特征在于其连接在肟醚或酯单元上的 芳杂环多为含氟芳香基团,衍生物Π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R1、R2、R3、R4、R5为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含氟烷氧基、羟基、卤素、硝基、三氟甲 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氰基或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I,其特征在于衍生物 II的结构通式中R1为氟、三氟甲基或三氟甲氧基或氯;Q为氢或苯基;R2、R3、R5为氢或卤素;R4为4-氯、 三氟甲基、4-氟或2-氟;X为碳;Y为氧或硫。5.生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中间体取代芳甲醛或酮肟的制备,用含有多种取代基的芳醛或酮与盐酸羟胺或硫 酸羟胺反应,具体反应式如下6.生产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中间体取代芳甲醛或酮肟的制备,用含有多种取代基的芳醛或酮与盐酸羟胺或硫 酸羟胺反应,具体反应式如下7.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或II的用途,其特征 在于用作制备杀灭棉铃虫、小菜蛾、蚜虫、甜菜夜蛾和粘虫生物害虫的杀虫剂或杀虫剂的活 性成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衍生物有两种,其结构通式如下制备方法是取代酰卤或卤化物与芳香醛(酮)肟在二氯甲烷或DMF条件下进行酰基化或烷基化反应得到衍生物I;各种取代芳醛(酮)肟与制备的芳基异氰酸酯或异硫氰酸酯进行加成反应,得到衍生物II。用作制备杀灭棉铃虫、小菜蛾、蚜虫、甜菜夜蛾、粘虫等主要生物害虫的杀虫剂或杀虫剂的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具有生物活性的肟醚(酯)类衍生物,原料易得,对生产设备要求简单、操作十分简便。该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简单新颖的芳基肟醚(酯)类化合物,有可能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的害虫综合防治。文档编号C07C249/12GK102030680SQ201010518800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亚妮, 张志刚, 杨自文, 柯少勇, 梁英, 江爱兵, 王开梅, 龙同 申请人: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肟醚或酯衍生物I,其特征在于其连接在肟醚或酯单元上的芳杂环为含氟芳香基团,衍生物I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R↑[1]、R↑[2]、R↑[3]为烷基、烷氧基、含氟烷基、含氟烷氧基、羟基、卤素、硝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氰基或氢;Q为氢、取代C↓[1]~C↓[10]烷基、含氟C↓[1]~C↓[10]烷基、取代芳基、芳甲基、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或芳硫基;G为取代C↓[1]~C↓[10]烷基、取代芳C↓[1]~C↓[4]烷基、杂环C↓[1]~C↓[4]烷基、芳甲酰基、芳乙酰基、脂肪C↓[1]~C↓[10]酰基、三氟乙酰基、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酰基、二甲氨基磺酰基或含氟C↓[1]~C↓[10]磺酰基;X为碳或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少勇张志刚杨自文王开梅梁英张亚妮龙同江爱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