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升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重载顶门自动升降装置。本专利技术适 用于风洞顶门的自动升降或其它重载物体的自动升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大型低速风洞主要由直流式、闭口串列双试验段组成,风洞结构包 括风洞洞体、测控系统、动力系统、模型支撑系统和顶门升降系统等。由于风洞的顶门自重 为13吨,跨度10米,通过顶门的开启及关闭控制试验模型、试验设备的进洞安装放置或取 出,顶门升降系统控制顶门的开启及关闭。现有的顶门升降系统通常采用液压控制系统,液 压控制系统难以保证如此重载的顶门在运动过程中的同步精度、定位精度,运行过程不平 稳,使用不方便,安全隐患较大。因此现有的低速风洞的改进顶门的升降系统,需要一种新 的、更加安全可靠的自动升降装置用于重载顶门的开闭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低速风洞用顶门的升降系统运行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安全隐患大、 不能满足风洞试验需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载顶门自动升降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重载顶门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所述主体机 构安装在风洞顶门支撑梁上。主体机构部分包括顶门支撑臂、横移滚轮、活动导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重载顶门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控制系统;主体机构固定安装在风洞顶门支撑梁上;所述主体机构包括顶门支撑臂(1)、横移滚轮(2)、活动导轨(3)、导向滚轮Ⅰ(4)、导向滚轮Ⅱ(5)、固定导轨(6)、导向板Ⅰ(7)、导向板Ⅱ(8)、自调整柔性机构(9)、定位支撑柱(10)、顶升螺旋升降机(11)、抽板运动电机(12)、抽板(13)、检测开关(14)、顶升伺服电机(15);其连接关系是所述主体机构的顶门支撑臂(1)通过横移滚轮(2)安装在活动导轨(3)上端;活动导轨(3)下端通过自调整柔性机构(9)与顶升螺旋升降机(11)上端连接;活动导轨(3)两侧通过导向滚轮Ⅰ(4)、导向滚轮Ⅱ(5)与导向板Ⅰ(7)、导向板Ⅱ(8)连接,导向板Ⅰ(7)、导向板Ⅱ(8)与基座及固定导轨(6)连接;活动导轨(3)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可调节定位支撑柱(10);抽板运动电机(12)与抽板(13)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液晶显示器(16)、工业控制计算机(17)、运动控制卡(18)、IO扩展卡(19)、伺服驱动器(20)、交流伺服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浩舟,童卓,李威,刘彬,诸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