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638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在不破坏司机室现有外壳主体承载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过渡头罩结构,以形成与外壳主体外形曲面平顺的过渡安装、密闭连接结构。以提高现有前端开闭机构的安装可靠性,降低因制造、安装误差而造成的司机室头部外观曲面不平顺度,提高整体外观造型的一致。该过渡头罩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紧固连接。过渡头罩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的连接部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结构,在翻边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螺孔。为保证与前端开闭机构的密闭性能,所述的过渡头罩采用与前端开闭机构相同的材质,如采用玻璃钢材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具体地应用于带有前端开闭机构的高速轨道车辆司机室壳体结构改进,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轨道车辆的时速已达到300公里以上速度级,因此对于司机室头部壳体的动力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轨道车辆的车头均采用流线型设计,为满足车辆之间连挂的使用需求而配置有分体式自动开闭的前端开闭机构。当车辆正常运行时,前端开闭机构闭合以减少空气阻力。当需要另行连挂其他车辆时,前端开闭机构打开从而为车钩连挂留出必要的空间。 现有高速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头部一般采用外壳主体+前端开闭机构的形式。由于前端开闭机构罩体的制造、安装等工艺问题,通常会形成开闭机构罩体与司机室外壳主体之间外形曲面过渡不平顺、施工及维修不方便等现象。 另外,司机室外壳主体与前端开闭机构也采用不同的材质,这也是就造成前端开闭机构关闭后,外壳主体与前端开闭机构留有一定间隙、关闭不严密的主要原因。 上述结构缺陷通常会造成司机室头部漏入空气而形成气流负压区域,从而增加车辆运行时的头部空气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在不破坏司机室现有外壳主体承载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过渡头罩结构,以形成与外壳主体外形曲面平顺的过渡安装、密闭连接结构。 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加一过渡安装、连接结构以提高现有前端开闭机构的安装可靠性,降低因制造、安装误差而造成的司机室头部外观曲面不平顺度,提高整体外观造型的一致。 另一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前端开闭机构拆卸维修的连接、密闭结构。 设计目的还在于,提高前端开闭机构关闭时的密闭性能,有效地降低司机室外壳主体受到的空气阻力。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是在现有高速轨道车辆的司机室头部的外壳主体与前端开闭机构之间增加一过渡头罩,该过渡头罩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紧固连接。 过渡头罩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的连接部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结构,在翻边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螺孔。 如上述基本方案,过渡头罩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采用螺接的安装方式。 为保证与前端开闭机构的密闭性能,所述的过渡头罩采用与前端开闭机构相同的材质,如采用玻璃钢材料。 为进一步提高所述过渡头罩的刚性强度、以及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的外观曲面协调性,可采取如下改进方案 过渡头罩是通过整体冲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并具有与司机室外壳主体相同的外 部表面轮廓曲线。 过渡头罩采用整体成型工艺,根据强度要求进行局部造型的设计,从而充分考虑 到制造、安装误差,以及与外壳主体之间外观曲面的平顺度。 所述过渡头罩的宽度并不是一定值,可根据前端开闭机构的头罩尺寸进行优化选 择。 为优化安装协调性能,在所述过渡头罩的翻边结构与司机室外壳主体之间的螺栓 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垫片。 为增加与司机室头部外壳主体之间的连接紧固性,在所述过渡头罩的翻边结构与 司机室外壳主体之间的螺栓连接处,涂抹有粘合剂和聚酯腻子。 如上所述,本技术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增加的过渡安装和连接结构,有效地提高前端开闭机构的安装可靠性,降低因制造、安装误差而造成的司机室头部外观曲面不平顺度,提高整体外观造型的一致。 2、便于前端开闭机构拆卸维修的连接、密闭结构。比如,遇到碰撞等意外情况造成的开闭罩体的损坏,但是司机室外壳主体结构并不损坏时,即可拆卸过渡头罩后对开闭机构进行检查或是直接更换相应损坏部件,从而提高了前端开闭机构可维护性。 3、提高前端开闭机构关闭时的密闭性能,有效降低司机室外壳主体的空气阻力。 4、不破坏现有司机室外壳主体的承载结构,保证其机械强度,并且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强。附图说明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所述轨道车辆司机室头部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过渡头罩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过渡头罩的后部连接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过渡头罩l,前端开闭机构2,司机室外壳主体3,螺栓4,调整 垫片5,粘合剂7,聚酯腻子8,翻边结构11,螺孔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如图1至图3所示,应用于高速轨道车辆的司机室过渡头罩l,设置在司 机室外壳主体3与前端开闭机构2之间,过渡头罩1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紧固连接。 过渡头罩1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的连接部,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结构ll,在翻边结构 11上设置有若干个螺孔12。 过渡头罩1采用玻璃钢材料,并具有通过整体冲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并具有与 司机室外壳主体3相同的外部表面轮廓曲线。 在安装紧固螺栓4处设置有用于安装的调整垫片5,以及涂抹有用于密闭和表面 平整的粘合剂7和聚酯腻子8。 将制作完成后过渡头罩1通过螺栓4固定在司机室外壳主体3的前部后,再进行螺接紧固,在安装时还需增加有调整垫片5。 固定后,需在过渡头罩1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的接缝处,先涂抹粘合剂7、再 涂抹聚酯腻子8,以保证过渡头罩1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之间的外曲面连续、平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其特征在于:过渡头罩设置在司机室外壳主体(3)与前端开闭机构(2)之间,过渡头罩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紧固连接;  过渡头罩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的连接部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结构(11),在翻边结构(11)上设置有若干个螺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其特征在于过渡头罩设置在司机室外壳主体(3)与前端开闭机构(2)之间,过渡头罩的后部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紧固连接;过渡头罩与司机室外壳主体(3)的连接部设置有向内的翻边结构(11),在翻边结构(11)上设置有若干个螺孔(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司机室的过渡头罩,其特征在于过渡头罩是通过整体冲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明马云双丁叁叁王京军陈文宾段浩伟付善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