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强度胀接的管板开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2930 阅读:4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强度胀接的管板开槽结构,包括一管板(1),该管板(1)上开有一用于插入传热管的通孔,该通孔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开有多个围绕通孔内壁一周的环形凹槽(2),凹槽的深度为0.5mm,所述凹槽的槽宽为6至7mm,凹槽离管板表面距离为11至12mm,凹槽(2)与凹槽(2)之间间隔7至8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利于强度胀接的管板开槽结构特别适合运用在换热器制造过程中换热管与管板的强度胀连接。对原来的胀接结构做了一定修改后,增大了槽宽和槽间距,保证了换热管与管板的紧密贴合,增大了换热管的抗拉脱力。该结构可以在换热器中广泛推广,节约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中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的管板。
技术介绍
在换热器的制造过程中,为了满足换热管和管板的强度胀连接,一个合适的管板 开槽型式将对胀管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国内的换热器制造过程中,主要采用 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标准,在该标准中,规定了强度胀接的槽宽为3mm,深度为 0. 5mm,槽离管板表面距离为8mm,槽间距为6mm。以上规定是人们多年来对机械胀管经验的 总结,主要是为了在较薄的管板(如25mm厚)开两个槽的需要,当管板较厚时,这个尺寸不 见得合适,因此,GB151中规定可根据不同的胀接方法修改有关尺寸。同时,容规第105条 推荐柔性强度胀接时,槽宽等于(1. 1-1.3) (dt5(d-换热管的平均直径,t-换热管壁厚), 如025X2. 5的换热管开槽宽度应为8. 7至10. 3mm之间。因此,对于机械胀接3mm宽的槽 是可行的。然而,当使用新型的柔性(液压)胀接时,必须加宽槽的宽度尺寸。但是目前尚 没有最理想的适合于换热器的管板开槽,无法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很多厂家还是就使用 8-3-6-3标准,此结构运用比较成熟,但弱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于强度胀接的管板开槽结构,包括一管板(1),该管板(1)上开有一用于插入传热管的通孔,该通孔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开有多个围绕通孔内壁一周的凹槽(2),凹槽(2)的深度为0.5mm,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槽宽为6至7mm,凹槽(2)离管板表面距离为11至12mm,两个凹槽(2)之间间隔7至8m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于强度胀接的管板开槽结构,包括一管板(1),该管板(1)上开有一用于插入传热管的通孔,该通孔内壁上沿轴向间隔开有多个围绕通孔内壁一周的凹槽(2),凹槽(2)的深度为0.5mm,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槽宽为6至7mm,凹槽(2)离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联生陈立伟刘素华吴继新严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奇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