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206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梯用门装置,难以脱落且确保安全。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上方部;悬吊轨,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悬吊辊,悬架在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第一厅门,具有第一门悬吊器和第一厅门面板;第二厅门,具有第二门悬吊器和第二厅门面板;第一卡合部件,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件,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具有与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顶箱上位置为,在卡合时与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悬吊辊与悬吊轨的卡合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门装置
技术介绍
即使在门关闭时,对电梯用门作用某种外力而使门倾斜或脱落的情况,对于电梯 的利用者来说也非常危险。因此,提出一种即使作用某种外力门也难以脱落的电梯用门装 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电梯用门装置具备悬吊箱,设置在出入口的上方部;悬吊轨,沿着水平方向铺 设在悬吊箱上;悬吊板,上部安装有悬吊辊,该悬吊辊载放在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滚 动;电梯门,安装在悬吊板的下部,对出入口进行开闭;以及倾斜阻止用挡块,安装在将悬 吊板的上端部延长到悬吊箱的顶板附近而形成的延长部上,在门倾斜时与悬吊箱的内面抵 接而阻止门的倾斜。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37518号公报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梯用门被向上方抬起、或者被作用外力而弯曲的情况下,不能 充分防止门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用门装置,能够可靠 防止电梯用门的脱落而确保电梯利用者的安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 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 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 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 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 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 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 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 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截面 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 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以及 被卡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 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如下位置被安装在上述顶箱上,即在卡合时,与上述第一卡合 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上述悬吊辊与上述悬吊轨的卡合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 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4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 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 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 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 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 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安 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与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二门 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以及第二卡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 时与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卡合,以限制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从上述悬吊轨脱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 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 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 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 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 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 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 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一、第二卡 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方式进 行卡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 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 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 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 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 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 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 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 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一、第二卡 合部件,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至少在门关闭时以夹入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方式进 行卡合。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可靠防止电梯用门的脱落而确保电梯利用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利用图1和图2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门装置 的主要部分构造的立体图。图1(b)是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图1所示的主要部 分的纵截面图。在电梯厅中设置有用于供利用者乘降的乘降口,该乘降口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 的升降通路内连通。位于升降通路内、在乘降口的上方部配置有顶箱1。如图1(a)所示,在 顶箱1的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悬吊轨2。具有载放在悬吊轨2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3的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 门悬吊器5,经由悬吊辊3而悬架在悬吊轨2上。因此,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二门悬吊器5 通过悬吊辊3而能够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移动)。在第一门悬吊器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一厅门面板6。此 外,在第二门悬吊架5的下端面上,安装有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的第二厅门面板7。第一厅门包括第一门悬吊器4和第一厅门面板6。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轨2 上,由此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同样,第二厅门包括第二门悬吊器5和第二厅门面板7。通过悬吊辊3乘载在悬吊 轨2上,由此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截面形状为吊钩状、且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8a的第一卡合部件8,其吊钩状的 长度部被安装在第一门悬吊器4上。此外,截面形状为吊钩状、且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如下位置被安装在上述顶箱上,即在卡合时,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上述悬吊辊与上述悬吊轨的卡合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19 240251/20091.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 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 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 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二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 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二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 的卡合部;第二卡合部件,截面形状为吊钩状,长度部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上,具有向上突出 的卡合部;以及被卡合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 向下突出的卡合部,被卡合部件在如下位置被安装在上述顶箱上,即在卡合时,与上述第一 卡合部件和第二卡合部件的高度方向的间隙比上述悬吊辊与上述悬吊轨的卡合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第二卡合部件和上述被卡合部件被设置于在门关闭时进行卡合的位置上。3.一种电梯用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顶箱,配置在乘降口的上方部,该乘降口设置在电梯厅中、与电梯进行上升、下降的升 降通路内连通;悬吊轨,在该顶箱的上述升降通路侧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第一、第二门悬吊器,具有载放在该悬吊轨上而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的悬吊辊,经由上述 悬吊辊悬架在上述悬吊轨上;第一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一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二厅门面板,安装在上述第二门悬吊器的下端面,对厅出入口进行开闭; 第一厅门,具有上述第一门悬吊器和上述第一厅门面板,通过上述悬吊辊乘载在上述 悬吊轨上,由此该第一厅门被悬架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厅门,具有上述第二门悬吊器和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