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1205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包括下座板、上座板、挡块、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归位弹簧,还包括抗剪螺栓、拉索和螺栓自动脱位装置。抗剪螺栓穿置在下座板、第一缓冲板、中间板、减磨板、第二缓冲板和上座板上,抗剪螺栓分别与两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联结,抗剪螺栓的中部构成有一剪切口。拉索分别与上、下座板联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消耗地震发生时对桥梁所产生的作用能量,在发生较大水平位移超过限制时,挡块与下座板接触限制上部结构继续位移,同时拉索承受拉力,进而与挡块一起参与受力,即使得支座两侧挡块联合限位,避免钢挡块单边承受冲击受剪作用,增强了抗震能力,改善有竖向组合振动可能引起的纵横向限位失效的现象。(*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地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将拉、剪效应结合起 来的新型减隔震支座特别涉及一种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减隔震支座作为桥梁减隔震的重要措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 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盆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FPS(摩擦摆锤体系)逐步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并成为了国内外桥梁支座的主流。在几种减隔震支座中,盆式橡胶支座在遭遇地震 或重大的振动性冲击时,上、下座板之间的水平位移得不到有效的缓冲;铅芯橡胶支座耗能 能力强,温度、徐变等蠕变变形引起的支座次内力较小,但支座的剪切性能受竖向荷载的影 响较大,且随着铅芯的增加,支座自恢复能力逐渐减弱,不能在具有多频谱效应的地震动中 有效的减隔震;FPS (摩擦摆锤体系)的自恢复能力强、摩擦耗能性能稳定,但是在摩擦耗能 的过程中会导致梁端的竖向位移而产生次内力。鉴于上述不同类型支座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在普通球型支座、盆式抗震支座的 基础上,结合目前在大型桥梁抗震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在上部梁体与下部桥墩之间的弹 性索装置,设计形成了 一种拉索减震支座。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30991U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包括座体(34),并且座体(34)具有座腔(30)的下座板(1)、上座板(2)和依次叠置于所述座腔(30)内的第一缓冲板(3)、中间板(4)、减磨板(5)以及第二缓冲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抗剪螺栓(7)、拉索(23)、挡块(8)、第三缓冲板(11)和两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所述抗剪螺栓(7)依次穿过下座板(1)、第一缓冲板(3)、中间板(4)、减磨板(5)、第二缓冲板(6)和上座板(2),其上端探出上座板(2)上的第六螺栓孔(21)与其中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联结,下端探出下座板(1)上的第一螺栓孔(14)与另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联结,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包括座体(34),并且座体(34)具有座腔(30) 的下座板(1)、上座板( 和依次叠置于所述座腔(30)内的第一缓冲板(3)、中间板(4)、减 磨板(5)以及第二缓冲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抗剪螺栓(7)、拉索、挡块(8)、第 三缓冲板(11)和两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所述抗剪螺栓(7)依次穿过下座板(1)、第一 缓冲板(3)、中间板(4)、减磨板(5)、第二缓冲板(6)和上座板(2),其上端探出上座板(2) 上的第六螺栓孔与其中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联结,下端探出下座板(1)上的第 一螺栓孔(14)与另一个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联结,并且在抗剪螺栓(7)的中部构成有一 剪切口(19);所述拉索03)的一端与上座板(2)联结,另一端与下座板(1)联结;所述上 座板O)的每侧下方各锚固有一组挡块(8),其高度应能保证在支座移位时能够与下座板 (26)有合适的接触,挡块(8)内侧粘结有第三缓冲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螺栓 (7)的两端均具有联结螺纹(27),螺栓自动脱位装置(9)通过该联结螺纹(XT)与抗剪螺栓 (7)联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挡块组合限位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城朱钊伍勇吉韦正华魏凯党新志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