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7698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简化设计难度与降低制作成本的充电器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壳体、一设置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的定位盖板、一插头单元以及一电路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可供定位盖板插设定位,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一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以较小面积穿过电路板底抵定位盖板,进而令定位盖板对插头单元产生限位,使得插头单元转动时产生分段定位的功效,相较于现有设置有分段转动插头单元的充电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电路板的设计难度,同时还具有减少制作成本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的充电器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以简化设计工时、降低材料 成本的充电器结构。
技术介绍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电子通讯产品,而手机在使用时必须使用充电 器连接电源来对手机当中的电池充电,以提供手机正常运作所需的电力。所述的充电器的插头端通常包括一本体以及一组突出本体可供插入插座的电源 插接端子,并且,为了方便随身随带使用,所述的电源插接端子通常为转动设置,以方便不 使用时可以收纳在本体内,避免电源插接端子突出于本体造成携带时的不便。虽然,前述充电器插头端的转动式电源插接端子设计,可以达到容易收纳的目的, 但是,在将电源插接端子插入插座时,却容易发生电源插接端子受力转动而难以对位插入 插座的问题,因此,便有厂商针对此问题,特别设计出一款改良式的充电器,所述的改良式 充电器的设计特征在于其电源插接端子具有分段转动的功能,不仅不容易随意受力转动, 而且所述的电源插接端子仅以完全收纳在本体的内,或以最大体积突出于本体的两个转动 位置分段转动,以达到使用方便的目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改良式充电器的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90、一第二壳体 80、一设置在第一、第二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器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容置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的电路板、一定位盖板以及一插头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一供前述定位盖板嵌入固定的定位柱;前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盖合,且所述的第二壳体相对于定位盖板一侧设置有一限位柱;前述电路板设置在定位盖板与第二壳体之间,与插头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上挖设有一供限位柱穿过的穿孔;前述定位盖板安装在电路板与插头单元之间,限位柱穿过穿孔底抵限位定位盖板,定位盖板盖合插头单元于第一壳体上令插头单元分段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一容置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的电 路板、一定位盖板以及一插头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一供前述定位盖板嵌入固定的定位柱;前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盖合,且所述的第二壳体相对于定位盖板一侧设置有一 限位柱;前述电路板设置在定位盖板与第二壳体之间,与插头单元电气连接,所述的电路板上 挖设有一供限位柱穿过的穿孔;前述定位盖板安装在电路板与插头单元之间,限位柱穿过穿孔底抵限位定位盖板,定 位盖板盖合插头单元于第一壳体上令插头单元分段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一收纳板,所述 的收纳板相对于第二壳体一侧设置有一前述定位柱,定位盖板相对于收纳板的一侧延伸有 一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上挖设有一供定位柱嵌入固定的限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挖设有一组供前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雄
申请(专利权)人:西胜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