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487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次由衬底层、前面接触层、缓冲层、光吸收层、背面接触层和减反射层叠制而成;所述衬底层为硼硅玻璃片基材层;所述前面接触层为含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缓冲层为n型掺铟硫化镉薄膜层;所述光吸收层为p型棕黑色碲化镉光吸收薄膜层;所述背面接触层为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所述减反射层为氟化镁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通过渐变带隙的层次结构使得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达16.1%以上,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采用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作为背面接触层,进一步降低了吸收层的厚度。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尤其是涉及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
技术介绍
碲化镉是一种化合物半导体,在太阳能电池中一般作吸收层。由于它的禁带宽度为1.45eV,最适合于光电能量转换,因此使得约2ym厚的碲化镉吸收层在其带隙以上的光学吸收率达到90%成为可能,允许的最高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在大气质量AMI. 5条件下高达27% 。碲化镉容易沉积成大面积的薄膜,沉积速率也高。因此,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较低,是应用前景较好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但现有的大规模制造的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在11 %以下,距最高理论光电转换率相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技术所述的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次由衬底层、前面接触层、缓冲层、光吸收层、背面接触层和减反射层叠制而成;所述衬底层为硼硅玻璃片基材层;所述前面接触层为含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缓冲层为n型掺铟硫化镉薄膜层;所述光吸收层为P型棕黑色碲化镉光吸收薄膜层;所述背面接触层为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所述减反射层为氟化镁薄膜层。 所述缓冲层厚度为0. 1 ii m ;所述光吸收层厚度为2 5 ii m。 本技术优点在于将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设置为依次由衬底层、前面接触层、缓冲层、光吸收层、背面接触层和减反射层叠制而成;这样通过渐变带隙的层次结构使得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达16. 1%以上,大大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采用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作为背面接触层,进一步降低了吸收层的厚度。同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次由衬底层1、前面接触层2、缓冲层3、光吸收层4、背面接触层5和减反射层6叠制而成;所述衬底层1为硼硅玻璃片基材层;所述前面接触层2为利用电化学沉积镀膜机镀上的一层均匀含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缓冲层3为通过化学水浴工艺制得的厚度为0. 1 ii m的n型掺铟硫化镉薄膜层;所述光吸收层4为通过近空间升华工艺制得的厚度为2 5 ii m的p型棕黑色碲化镉光吸收3薄膜层;所述背面接触层5为利用电化学沉积镀膜机镀上的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所述减反射层6为氟化镁薄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次由衬底层(1)、前面接触层(2)、缓冲层(3)、光吸收层(4)、背面接触层(5)和减反射层(6)叠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为硼硅玻璃片基材层;所述前面接触层(2)为含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缓冲层(3)为n型掺铟硫化镉薄膜层;所述光吸收层(4)为p型棕黑色碲化镉光吸收薄膜层;所述背面接触层(5)为碲化锌和掺铜碲化锌复合层;所述减反射层(6)为氟化镁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依次由衬底层(1)、前面接触层(2)、缓冲层(3)、光吸收层(4)、背面接触层(5)和减反射层(6)叠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1)为硼硅玻璃片基材层;所述前面接触层(2)为含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缓冲层(3)为n型掺铟硫化镉薄膜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得治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金土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