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4479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玻璃制品包括玻璃、粘合剂和贴合在玻璃四周的塑胶层,所述玻璃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玻璃四周为玻璃的侧面以及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处,所述塑胶层包括侧壁和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所述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处分别与塑胶层的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贴合,且所述玻璃的侧面与塑胶层的侧壁贴合,所述粘合剂位于玻璃和塑胶层之间,其中,所述玻璃制品还包括在与塑胶层的底壁贴合的玻璃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以及玻璃与塑胶层的接合处的透光涂层,以使得玻璃与塑胶层呈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与塑胶层结合的玻璃制品的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一,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玻璃是一种透明度、强度及硬度较高且不透气的材料。玻璃主要分为普通平板玻 璃和特种玻璃,其中,特种玻璃品种众多,且各自的性能不同,因此用途相当广泛。玻璃主要 应用于建筑、日用、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目前,将玻璃与塑胶层结合的方法主要为点胶贴合工艺。点胶贴合工艺是通过在 塑胶层与玻璃的结合位置涂敷胶水,然后将加工后的玻璃片材与涂胶后的塑胶层结合起 来。现有的玻璃与塑胶层结合得到的玻璃制品易被污物腐蚀,而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和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由玻璃与塑胶层结合的玻璃制品易被污物腐蚀,影响 产品的美观性和手感等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对制品造成腐蚀,使制品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 手感的玻璃制品。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一般来说,现有技术中,在将玻璃与塑胶层结合后,外观面 不再进行后期的处理。当将玻璃与塑胶层结合后,外观面上可看到、摸到玻璃与塑胶层之间 有明显的结合缝,因而,当将所述玻璃与塑胶层结合得到的玻璃制品用于制备数码产品的 屏幕时,很容易造成污物,如汗液、手指印迹等脏污、灰尘等堆积并由玻璃与塑胶层之间的 结合缝进入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制品,该玻璃制品包括玻璃、粘合剂和贴合在玻璃四周的塑胶层,所述玻璃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玻璃四周为玻璃的侧面以及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处,所述塑胶层包括侧壁和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所述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处分别与塑胶层的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贴合,且所述玻璃的侧面与塑胶层的侧壁贴合,所述粘合剂位于玻璃和塑胶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制品还包括在与塑胶层的底壁贴合的玻璃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以及玻璃与塑胶层的接合处的透光涂层,以使得玻璃与塑胶层呈一体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制品,该玻璃制品包括玻璃、粘合剂和贴合在玻璃四周的塑胶层,所述玻璃 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玻璃四周为玻璃的侧面以及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 缘处,所述塑胶层包括侧壁和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所述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边缘处 分别与塑胶层的所述彼此相对的两个底壁贴合,且所述玻璃的侧面与塑胶层的侧壁贴合, 所述粘合剂位于玻璃和塑胶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制品还包括在与塑胶层的底壁 贴合的玻璃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以及玻璃与塑胶层的接合处的透光涂层,以使得玻璃与塑胶 层呈一体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透光涂层的厚度为100-200微米,透光 率为 70-90% 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透光涂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底漆 层、金属镀层和面漆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底漆层的厚度为60-160微米,所述 金属镀层的厚度为2-20纳米,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20-80微米;所述底漆层的透光率为 90-100%,所述金属镀层的透光率为70-90%,所述面漆层的透光率为90-1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在未与塑胶层的底壁贴合的玻璃的上表面 或下表面的四周边缘还包括不透光涂层,所述不透光涂层位于玻璃表面与透光涂层之间, 所述不透光涂层的透光率为0-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不透光涂层的厚度为50-200微米,所述 不透光涂层的宽度为4-8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塑胶层的厚度为0.1-1毫米;所述边缘 处的大小与玻璃大小的比值为0.005-0. 2 1 ;相对于每平方厘米的玻璃和塑胶层之间的 面积,所述粘结剂的用量为2-5克。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志孙立刚毛定文王发根邓陶勇常明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