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9263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该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上的数个灯管夹,数个灯管夹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两侧,所述灯管夹包括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一端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灯管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从灯管夹中脱落,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属于液晶显示器制造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LCD)属于被动发光装置,主要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构成。由于液晶面板中液晶层本身并无发光的功能,所以需要设置背光模组为LCD提供光源以实现图像显示。 在现有技术中,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一般采用侧光式背光源,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一般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一般采用组合的U型冷阴极灯管架固定垂直于液晶面板下的冷阴极灯管。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灯管架包括支撑扩散板的支撑柱4、用于固定灯管的灯管夹2、用于与背板相连接的灯管脚3以及灯管支座1。冷阴极灯管卡合在灯管夹2中,灯管脚3卡合在背板上,以此固定冷阴极灯管。现有技术的灯管架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灯管从灯管夹2中脱落,从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和背光源,以解决灯管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从灯管夹中脱落,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上的数个灯管夹,所述灯管夹包括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一端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所述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上设置有上述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 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设置为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使得灯管在使用或者运输途中,不会从弧形凹槽中冲出开口而脱落,而且通过将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与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设置,使得灯管在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的过程中,交叠的部位可以给灯管施加反作用力,从而避免灯管冲出开口从灯管夹中脱落。综上可知,本技术通过将灯管夹设置成非对称结构,使得灯管架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避免由于灯管从灯管夹中脱落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中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的组合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中灯管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1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1上的数个灯管夹2、灯管脚3和支撑柱4,数个灯管夹2设置在支撑柱4的两侧,其中灯管夹2包括第一弧臂21和第二弧臂22,第一弧臂21的第一端(未示出)与第二弧臂22的第一端(未示出)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23,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位于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的上方且与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在垂直方向上交叠,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的端头与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 具体地,本技术对现有技术中的灯管夹进行了改进,本技术中的灯管夹2为非对称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弧臂21和第二弧臂22为非对称结构,第一弧臂21的第一端和第二弧臂22的第一端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弧臂21和第二弧臂22形成用于容纳灯管的弧形凹槽23,该弧形凹槽23的大小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位于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的下方,从而与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形成开口 24,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的端头2121到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的距离中,例如图4中虚线所示的端头2121到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灯管横截面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24的宽度即为这些距离中的一个距离,可以假设开口 24的宽度小于灯管横截面的直径。在将U形灯管的两臂安装到相邻两个灯管夹2的过程中,灯管的两臂可以被外力挤压通过该开口 24,然后被容纳在弧形凹槽23中。由于开口 24的宽度小于灯管横截面的直径,因此,灯管在使用或者运输途中,不会从弧形凹槽23中冲出开口 24而脱落。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弧臂22的第二端222与第一弧臂21的第二端212在垂直方向上交叠,因此,当灯管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 24时,该交叠的部位会给灯管施加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灯管回到弧形凹槽23中,而不会冲出开口 24,从而避免灯管从灯管夹2中脱落。 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设置为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使得灯管在使用或者运输途中,不会从弧形凹槽中冲出开口而脱落,而且通过将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与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设置,使得灯管在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的过程中,交叠的部位可以给灯管施加反作用力,从而避免灯管冲出开口从灯管夹中脱落。综上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将灯管夹设置成非对称结构,使得灯管架在运输过程或者使用过程中,避免由于灯管从灯管夹中脱落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质量。 图5为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与图3所示的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邻两列灯管夹2呈镜面对称设置。U形灯管的两臂可以夹设在两两呈镜面对称设置的灯管夹2中。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U形灯管的两臂可以在外力按压下通过灯管夹2和灯管夹5的开口被分别容纳在灯管夹2和灯管夹5的弧形凹槽中。U形灯管的两臂在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因此,U形灯管不会从弧形凹槽中冲出开口而脱落。而且,对于灯管夹2和灯管夹5来说,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与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因此,当灯管受到外力作用冲向开口时,该交叠的部位会给灯管施加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灯管回到弧形凹槽中,而不会冲出开口,避免灯管从灯管夹中脱落。更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灯管夹2与灯管夹5为镜面对称设置,因此,当灯管冲向灯管夹2与灯管夹5的开口时,灯管夹2与灯管夹5均可以向灯管施加沿第二弧臂的径向向内的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灯管回到弧形凹槽中,而不会冲出开口脱落。 本技术液晶显示器灯管架第二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设置为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使得灯管在使用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上的数个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夹包括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一端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包括灯管支座以及设置在灯管支座上的数个灯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夹包括第一弧臂和第二弧臂,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一端连接并形成与灯管横截面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在垂直方向上交叠,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的端头到所述第二弧臂的第二端的距离中,至少有一个距离小于所述灯管横截面的直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列灯管夹呈镜面 对称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的直径A 在R-0. 4至R+0. 4毫米范围内,其中R为灯管直径。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灯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臂的第二端 与所述第二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