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循环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6441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炉门、加热炉、炉膛,加热炉加热型式采用辐射管加热形式,辐射管为上、下水平放置,且加热炉自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成预热段、升温保温段、恒温活化区、缓冷室,恒温活化区底部配置有蒸汽管,盘绕成之字形,蒸汽喷口错列设置;加热炉内装置托辊传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经低温炉化学热处理后的粘胶无纺毡碳化和活化的循环辊 底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经低温炉化学热处理后的粘胶无纺毡碳化和活化的循环辊底式加热 炉,由于结构等原因,工作性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的热风循环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炉门、加热炉、炉膛,其特征是加热炉加热型式采用 辐射管加热形式,辐射管为上、下水平放置,且加热炉自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成预热段、 升温保温段、恒温活化区、缓冷室,恒温活化区底部配置有蒸汽管,盘绕成之字形,蒸汽喷口 错列设置;加热炉内装置托辊传送机构。预热段有18根辐射管,每相3根串联,接成星形,呈二组并联形式;升温保温段有 24根辐射管组成,每相2根接成△,呈四组并联形式;恒温活化区有27根辐射管组成,每相 3根串联,成三组接成星形并联形式。炉壳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成长方体;炉膛内壁涂刷有耐火涂料层。预热段辐射壳采用lCrl8Ni9不锈钢,升温保温段及恒温活化段采用Cr25Ni20耐 热钢及WCO合金浇注而成。在炉门口上设有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的气帘。缓冷室部位的炉壳上、下分别通水冷却,上、下为独立进出水源。在炉壳侧墙和顶盖上分别设有N型热电偶测温孔。在炉壳出料端外设置保证碳布运行时张力的压轮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图。图2是图1恒温活化区蒸汽管结构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1、炉门4、加热炉、炉膛2,加热炉加热型式采用辐射管 加热形式,辐射管9为上、下水平放置,且加热炉自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成预热段5、升温 保温段6、恒温活化区7、缓冷室8,恒温活化区底部配置有蒸汽管10,盘绕成之字形,蒸汽喷口错列设置;加热炉内装置托辊传送机构3。预热段有18根辐射管,每相3根串联,接成星形,呈二组并联形式;升温保温段有 24根辐射管组成,每相2根接成△,呈四组并联形式;恒温活化区有27根辐射管组成,每相 3根串联,成三组接成星形并联形式。炉壳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成长方体;炉膛内壁涂刷有耐火涂料层。预热段辐射壳 采用lCrl8Ni9不锈钢,升温保温段及恒温活化段采用Cr25Ni20耐热钢及WCO合金浇注而 成。在炉门口上设有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的气帘。缓冷室部位的炉壳上、下分别通水冷却, 上、下为独立进出水源。在炉壳侧墙和顶盖上分别设有N型热电偶测温孔。在炉壳出料端 外设置保证碳布运行时张力的压轮装置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炉门、加热炉、炉膛,其特征是:加热炉加热型式采用辐射管加热形式,辐射管为上、下水平放置,且加热炉自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成预热段、升温保温段、恒温活化区、缓冷室,恒温活化区底部配置有蒸汽管,盘绕成之字形,蒸汽喷口错列设置;加热炉内装置托辊传送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炉门、加热炉、炉膛,其特征是加热炉加热型式采用辐射管加热形式,辐射管为上、下水平放置,且加热炉自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分成预热段、升温保温段、恒温活化区、缓冷室,恒温活化区底部配置有蒸汽管,盘绕成之字形,蒸汽喷口错列设置;加热炉内装置托辊传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炉,包括炉壳、炉门、加热炉、炉膛,其特征是预热 段有18根辐射管,每相3根串联,接成星形,呈二组并联形式;升温保温段有24根辐射管组 成,每相2根接成Δ,呈四组并联形式;恒温活化区有27根辐射管组成,每相3根串联,成 三组接成星形并联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循环炉,其特征是炉壳采用碳素结构钢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植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通碳纤维有限公司江苏科力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