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气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279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气夹工装,它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装夹工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外圆工序中采用手摇尾座的方式对工件进行装夹定位,存在速度慢和时间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滑动导轨(3)固定安装在床身(2)上,尾座(1)安装在滑动导轨(3)的尾部,支架(5)固定安装在床身(2)的尾部,汽缸(6)固定安装在支架(5)上,尾座(1)和汽缸活塞杆(6-1)通过连杆(4)连接,汽缸(6)两端的气口各通过一个汽缸导管(9)与气门(7)连通,气门(7)固定安装在支架(5)上,气门(7)与置于气夹工装外部的气泵(8)之间通过气泵导管(10)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工件的大批量生产制造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装夹工具,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外圆工序中是采用手摇尾座的方式对工件进行装夹定位的,手摇装夹速 度慢,装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车外圆工序中采用手摇尾座的方式对工件进行装 夹定位,存在的速度慢和时间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气夹工装。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应用于车外圆 工序中的气夹工装包括尾座、床身和滑动导轨,滑动导轨固定安装在床身上,尾座安装在滑 动导轨的尾部,所述气夹工装还包括连杆、支架、汽缸、两个汽缸导管、气门、气泵和气泵导 管,支架固定安装在床身的尾部,汽缸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尾座和汽缸的汽缸活塞杆通过连 杆连接,汽缸两端的气口各通过一个汽缸导管与气门连通,气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气门与 置于气夹工装外部的气泵之间通过气泵导管连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现有车床的改进,用气动装 夹代替手摇装夹,提高了装夹速度,缩短了装夹时间,每件工件的装夹时间缩短了 1-5分 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工件的大 批量生产制造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于车外圆工 序中的气夹工装包括尾座1、床身2和滑动导轨3,滑动导轨3固定安装在床身2上,尾座1 安装在滑动导轨3的尾部,所述气夹工装还包括连杆4、支架5、汽缸6、两个汽缸导管9、气 门7、气泵8和气泵导管10,支架5固定安装在床身2的尾部,汽缸6固定安装在支架5上, 尾座1和汽缸6的汽缸活塞杆6-1通过连杆4连接,汽缸6两端的气口各通过一个汽缸导 管9与气门7连通,气门7固定安装在支架5上,气门7与置于气夹工装外部的气泵8之间 通过气泵导管10连通。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汽缸活塞杆6-1的中心 线与连杆4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此设置,便于汽缸6带动尾座1运动。其它组成 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气夹工装,它包括尾座(1)、床身(2)和滑动导轨(3),滑动导轨(3)固定安装在床身(2)上,尾座(1)安装在滑动导轨(3)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车外圆工序中的气夹工装还包括连杆(4)、支架(5)、汽缸(6)、两个汽缸导管(9)、气门(7)、气泵(8)和气泵导管(10),支架(5)固定安装在床身(2)的尾部,汽缸(6)固定安装在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波李峰齐晓燕车加轩范永滨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