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及其插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872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及其插孔,其冠簧笼式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外套内孔的端口部对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最小内径。其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包括插针及插孔,该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外套内孔的端口部对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内径,所述插针包括针状插接头,针状插接头的周面上设置有与两弹性卡条卡紧配合的卡接结构。插孔的端口处设置了弹性卡条,在插接时插针上的卡接结构与弹性卡条卡接配合,实现插针插孔的可靠插合,使插针不易由插孔中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簧式插孔插针组件,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组件的插孔。
技术介绍
在设计应用于连接器的插针和插孔时,为了插针和插孔可靠电连一般在插孔中设 置上冠簧,冠簧的形式很多,有冠带式的,冠带一般是一个设置在插孔中的薄壁套筒,套筒 的周面上设置有若干矩形槽,这些矩形槽将套筒的周壁分割成了若干细带,这些细带的中 部向套筒的轴线方向凹陷形成腰形结构,这样在插针插入冠簧中时冠簧的中部会紧贴在插 针上实现插针和插孔的可靠连接。冠簧的强度一般较小,较小的力即能将插针由插孔中拔 出,这就造成了插针和插孔的插接不可靠,两者之间容易产生相对移动,在震动较大的环境 中插针容易由插孔中脱出,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冠簧 实现插针插孔的可靠插合时由于冠簧所提供的插拔力不足而造成的插针和插孔的插接不 可靠,在震动较大的环境中插针容易由插孔中脱出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 该插针插孔组件的插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冠簧笼式插孔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簧笼式插孔, 该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插孔的端口部对 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最小内径。两弹性卡条的一端分别一体设置在一 C形环体的两端部,两弹性卡条的另一端悬 伸至C形环体的环内,C形环体弹性卡设在插孔端口处设置的卡设环槽内。所述外套的外侧套设有后套,后套的一端具有延伸至外套的端面之外的延伸段, 所述卡设环槽设置在后套的延伸段上。所述的冠簧包括位于两端的同轴设置的两端环,两端环之间一体连接设置有连接 线簧条,各连接线簧条的延伸方向与两端环的轴线空间相交并相对于端环的轴线同趋势偏 斜,两端环外侧设置有分别由内套的两端口处翻出并压设在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悬伸结构。所述悬伸结构为一体设置在两端环的外端面上的悬伸线簧条。本专利技术的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该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包括插针及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插孔的端口部对 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最小内径,所述插针 包括针状插接头,针状插接头的周面上设置有与两弹性卡条卡紧配合的卡接结构。两弹性卡条的一端分别一体设置在一 C形环体的两端部,两弹性卡条的另一端悬 伸至C形环体的环内,C形环体弹性卡设在插孔端口处设置的卡设环槽内。所述的冠簧包括位于两端的同轴设置的两端环,两端环之间一体连接设置有连接线簧条,各连接线簧条的延伸方向与两端环的轴线空间相交并相对于端环的轴线同趋势偏 斜,两端环外侧设置有分别由内套的两端口处翻出并压设在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悬伸结构。所述悬伸结构为一体设置在两端环的外端面上的悬伸线簧条。所述的卡接结构为设置在针状插接头周面上的环槽或凸环。本专利技术的外套内孔的端口部对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 的间距小于冠簧的内径,而本专利技术的插针的周面上具有与两弹性卡条卡紧配合的卡接结 构,在插针和插孔插接时,卡接结构与弹性卡条配合将插针和插孔结合,为两者体提供较大 的插拔力,实现两者的可靠插合。本专利技术的插孔内孔的端口部设置有卡设环槽,卡设环槽内弹性卡装有C形环体, C形环体两端头处均一体设置有一向C形环体的环内延伸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相互平 行,两弹性卡条形成的两弹性卡条,由于弹性卡条悬设在C形环体上,一端自由悬伸,其弹 性较好,可以为插孔、插针提供相对较大的插拔力又不至于使两者的结合力过大。本专利技术的冠簧包括两端同轴设置两个端环,两端环的外端面均设置有外悬伸的悬 伸线簧条,两端环上的悬伸线簧条由各自对应的内套端口处翻出并压设在内套的外周面与 外套的内周面之间,这样冠簧就不会由内套中脱出了,提高了插孔的使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插针上的卡接结构为设置在针状插接头周面上的环槽或凸环,当卡接结 构为环槽时,在插接的过程,当插针的环槽移动到弹性卡条时,弹性卡条卡滑进在环槽内 时,会发出声音提醒操作人员已经插接到位,防止过度插接或是插合不到位;当卡接结构为 凸环时,在插合过程中,当弹性卡条遇到凸环时会向两侧张开并越过凸环,这时也会发出声 音提醒操作人员已经插接到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冠簧笼式插孔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3是图1右视图4是图1中C形环体与弹性卡条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冠簧的剖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的实施例,在图广7中,该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包 括插孔,插孔内插设有插针8,该插孔包括内套4,内套4的外侧间隙套设有外套3,内套4的 内孔中设置有冠簧1,冠簧1的两端具有两个端环10,两端环10之间一体设置有将两端环 10连成一体的连接线簧条11,两端环10相对的端面为内端面,相背的端面为外端面,连接 线簧条11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环10的内端面连接,各连接线簧条11的延伸方向与两端环10 的轴线空间相交并相对于轴线同趋势偏斜并形成笼状。两端环10的外端面上均固连有向 外悬伸的悬伸线簧条12,两端环10与内套4内孔的两端头部配合,悬伸线簧条12由各自对 应的内套端口处翻出并压设在内套4的外周面与外套3的内周面之间,实现冠簧在内套中的可靠定位,防止冠簧由内套中脱出。外套3的外侧套设有后套2,后套2与外套3之间为紧配合。后套2的一端略长出 外套3的端面一点,后套2的另一端则比外套3的对应端面长出一段,后套2比外套长的这 一段为延伸段,延伸段内孔的端口部设置有卡设环槽,卡设环槽内弹性卡装有C形环体6,C 形环体6吻合嵌设在卡设环槽内。C形环体6的两端头处均一体设置有一个弹性卡条7,弹 性卡条7延伸至C形环体的环内,两弹性卡条7相互平行并对称地设置在C形环体的两端 头上,两弹性卡条7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1的内径。插针8包括针状插接头,针状插接头用于插设在插孔中,针状插头的周面上设置 有凸环9,凸环9与两弹性卡条7卡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凸环9设置在针状插头的后部, 插针由插孔设置弹性卡条的一端插入,当两弹性卡条7遇到凸环9时在插合力的作用下会 向外张开,供凸环9通过,这时插孔与插针插合到位,两弹性卡条7收缩回归常态并与凸环 9挡止实现可靠挡止。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的实施例,在图广5中,该冠簧笼式插孔即为上述图广7中 的插孔。该插孔的主要特点在于冠簧的形式以及固定方式,另外就是该插孔的一端口部位 设置了弹性卡条,弹性卡条用以与插针周面上的凸环配合增加插孔与插针的插合力,防止 插针由插孔中脱出影响信号的传输,同时,该弹性卡条的结构巧妙,其C形环体卡设在内孔 壁上设置的环槽中不会脱出,固定十分可靠,C形环体上一体设置的两悬伸条状端部在插接 时与插针上的凸环卡接,在将插孔和插针分开时,向两者上施加分离力,这时,凸环会作用 于两弹性卡条,使其张开,凸环由两者之间脱出。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卡条设置在C形环体上,也可以不设置C形环体。仅设置两个 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并在后套的端口处设置贯穿内外周面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插孔的端口部对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最小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包括内套,内套的外周套设有外套,内套的 内孔中穿设有冠簧,所述插孔的端口部对称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弹性卡条,两弹性卡条之 间的间距小于冠簧的最小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两弹性卡条的一端分别一体设 置在一 C形环体的两端部,两弹性卡条的另一端悬伸至C形环体的环内,C形环体弹性卡设 在插孔端口处设置的卡设环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的外侧套设有后套,后 套的一端具有延伸至外套的端面之外的延伸段,所述卡设环槽设置在后套的延伸段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簧包括位于 两端的同轴设置的两端环,两端环之间一体连接设置有连接线簧条,各连接线簧条的延伸 方向与两端环的轴线空间相交并相对于端环的轴线同趋势偏斜,两端环外侧设置有分别由 内套的两端口处翻出并压设在内套和外套之间的悬伸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簧笼式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悬伸结构为一体设置在两 端环的外端面上的悬伸线簧条。6.一种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冠簧笼式插针插孔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红伟吴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